返回

天子掌中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7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很快到了盛夏时节,京中贵女之间纷纷谣传,阔别圈子多时的隆平大长公主很快就要开宴,届时会给部分贵妇人们发出请帖,照着往常惯例,每位持帖者能带两位随行同伴。

    这京城里头,每日都有贵妇人开宴,此类社交就与饮水用膳那样寻常。可是对于把吃宴社交作为日常的京城贵妇人们来说,去谁家赴宴又是需仔细斟酌的问题。

    而隆平大长公主开的宴,无疑是全京城贵妇内心最渴望的席面。

    不仅仅因为宴席的主人是皇朝的三朝公主,皇帝陛下的姑母,和陛下最尊敬的长辈。

    而且是因为,大长公主的宴席是全京城最奢华别致的,只要去一趟,便能令人毕生难忘。

    大多数贵人总是会把宴开在自家庄子里,或是家宅里,请的人多人少都无妨,再辅以一些珍馐美食,便足以使宾主尽欢。

    然而对于自小便受尽万千宠爱,身上流着全皇室最尊贵古老的血液的大长公主殿下来说,这样的宴席明显是不够的。

    她尚未及笄时,□□皇帝登基称帝。

    大长公主年幼失母,□□当年也不过是个小官,家里往上数三代都没甚么底蕴,故而只把女儿丢给一个半瞎奶嬷嬷带大。

    当时年轻的□□皇帝从西北边的洺州一路打进京城,耗时七年,每日每夜的心血皆付与诸军社稷,根本无暇看顾教导女儿,导致大长公主本身的性格十分泼辣古怪,也并不精诗词书画。

    □□刚登基那会儿,京城世家具俯首臣称,可有些世家好歹家传百年,血脉里头都流着笔墨香气,从根儿上便不怎么瞧得上皇帝一家子。

    不过文人嘛,最最刚烈的那一批,早就在国破之前殉了国,剩下来这些除了有些不忿,其实真说有多少骨气,那实在未必。

    故而这些家族的贵女们,也只敢明里暗里,给那时还尚年幼的隆平公主软钉子吃。

    隆平小公主未曾及笄,不通诗画,不懂史实,一口官话讲话尚且算不得清晰,谈吐也不文雅。

    虽然她是皇帝唯一的小公主,但仍旧叫那些风雅的贵妇贵女们暗自摇头,而宴上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隆平公主都接不下来,听得似懂非懂,大多数时候更是一头雾水。

    很快,隆平公主连宴都不赴了,自己一个人在宫里头,亦是悄无声息的。

    京中贵人们私下都笑言,这位说话都带着稚拙土味的公主,终于认清事实,不再来硬融她们的圈子了。

    实则不然。

    隆平公主比谁都要强。

    即便她那时还是个年幼的孩子,可是骨血里面的那份坚韧的倔气,与开国皇帝如出一辙。

    她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些成日环佩叮当的贵妇贵女们,私下瞧不起她?

    可是父皇根基未稳,而她是个极其聪明识趣的公主,从不会给父皇添麻烦。

    于是她从紧闭宫门那日起,就命令宫中女官,教她社交礼仪,并且每日恶补诗书功底,手腕上缀起鹅卵大的玉石,咬着牙扎扎实实地开始练字。

    那段时间不但隆平公主每日繁忙充实,宫中女官和请来的先生皆被她折腾个底掉。

    不过好在隆平公主虽然性格古怪,脾气又十分烈性,但却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每日该做甚么就是甚么,即便再累也要挑灯完成。她又很聪明,虽然并不好学(……),但却令几个师父教的非常舒心。

    隆平公主好胜好强,但她不会把瞧不起她的人都弄死。

    她只会让这些人睁大眼睛,看着她是怎样一步步越过她们的,看着她是怎样比她们更仪态万千,尊贵睥睨的。

    如此整整五年春去秋来,在隆平公主及笄时,她突然出现在京中贵妇人的视野里。

    长成少女的公主,继承了□□皇帝凌厉上挑的眉眼,和元后妩媚大方的相貌,这些特征融合在一起,使得她缺少了身为贵女的诗书娴雅之气,却有了独属于皇家的傲然贵重。

    这消失多年的隆平公主,不仅谈吐悠然得体,通身的气场也叫人忍不住巧笑讨好。只是公主她非常漠然,几乎甚少与任何贵女有私交,只是偶尔得了趣味,也会淡笑赏赐些内造的小玩意。

    不但如此,隆平公主也开了几场宴席。

    其中最最盛大的一场,是在皇帝陛下的顺徵殿。

    那可是皇帝接待近臣,并批阅奏折的地方。寻常时候,即便是再受宠的宫妃,也不可能有机会进这样的地头。

    可是隆平公主是皇帝的掌上珠,从前多年的亏欠,和对原配的眷恋深爱,使得□□皇帝把隆平公主捧在了掌心。

    一个顺徵殿算甚么?

    即便隆平想要把御花园挪平当马场,高祖皇帝顶多就是叫人另做一个园子。赏花儿嘛,去哪里不好?朕家囡囡开心最重要。

    可是能进顺徵殿吃宴的贵人,不是从前卖力讨好过隆平公主的,那就是出身极为高贵的。

    有些上下不着,但平日里也很有颜面的,反倒不在被邀请的行列。

    这趟宴席用的酒樽碗筷,皆是统一从西域进贡的浣月玉石打磨而成。这玉石本就千金难求,即便求得了,没有顶尖的手艺师傅,仍旧无法打磨出薄如蝉翼的壁垒,不是磨碎了,就是不敢动手辞工的,便是顶尖的贵族家里,也未必能有一套。

    而吃用的,皆是□□皇帝的御用大厨亲手做的。

    那个大厨是高祖打天下时遇上的一位民间食神,能听见食材本质的声音,做出的菜传闻能不费吹灰之力,降服敌军将领,使之归顺大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