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媚玉堂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害羞?谁害羞了!玉嬛才不承认, 闷哼了声, 垂着头不再说话。

    车厢里愈来愈暗,外面天寒地冻,冷风仍从车帘缝隙里往里窜,她靠在梁靖身上,却像是贴着火炉, 暖融融的。她心里觉得古怪,瞧着梁靖胸膛上的绣纹,拿指头抠了抠, 又悄悄缩回去,而后抿着唇笑了笑。

    梁靖突然现身, 确实在她意料之外。

    先前在魏州相处月余, 被秦骁和永王裹挟在是非里, 她其实看得出来,梁靖绝非池中之物。出自侯门的贵公子,文韬武略,若跟梁元辅一般投靠永王,自会有大好前程。他却偏偏舍了捷径, 暗里襄助东宫,在魏州时操劳奔波, 到京城进了大理寺, 也是日日忙碌, 甚少闲暇。

    从那日太子微服驾临的情形看, 他虽不显山露水, 却已是东宫的左膀右臂。

    这样的人,多半是胸有丘壑,心思都扑在抱负志向上。

    相较之下,她的分量应是微乎其微。若不是两人因长辈当年定下的婚约凑在一处,梁靖恐怕也未必会对她过于照拂。京城里有兵马司各处巡逻,她身边也有人暗中护卫,这般小事,原本不必他花费心力。

    谁知道梁靖竟会亲自过来,而后听了她的建议,在这寒风冷雪里默然等待?

    虽是婚约促成,但梁靖对她的好,或许比她想的还要深那么一点点。

    玉嬛唇角翘了翘,目光落在他的喉结和瘦削轮廓,虽沉默,却坚毅。她忽而笑了下,低声道:“晏平哥哥,刚才多谢你了。”

    咫尺距离,她的气息落在脖颈,温热微痒。

    那声“晏平哥哥”,更是柔软悦耳。

    梁靖身姿坐得笔直,有点紧绷似的,喉结动了动,闷声道:“谢我?”

    “嗯。对了——先前在怀王府上,我见到了太子,当时永王也在。”她抬头,对上梁靖的眼睛,有点歉疚,“我当时实在诧异,没能掩饰住,恐怕永王也瞧出了端倪,起了疑心。你……怕是得留意些了。”

    “总会有露馅的时候,无妨。”梁靖脸上倒没见不悦,只盯着她,眸色幽深。

    玉嬛松了口气,“那就好。”

    因有旁人在车厢外,两人也没再多说,等兵马司派人过来,问明经过后将那几个男人带走,梁靖便送玉嬛回睢园。

    夜深雪浓,行路不便,谢鸿索性留他在客院住下,就着红泥火炉慢慢喝茶。

    ……

    比起谢家的雪夜融融,永王身边就冷清得多了。

    他身边一位正妃两房侧妃,却都是萧贵妃帮他挑的,取其家世门第做助力,单论容貌心性,却未必合永王的意。先前新婚燕尔,还有些颠鸾倒凤的兴致,到如今新鲜劲儿过去,便有些索然无味。

    他独坐在书房里,推窗瞧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神情跟夜色一样薄凉。

    殿外灯笼在风雪中微晃,昏黄的光将雪片映照得格外清晰,亲信侍卫刘庸冒雪而来,入内求见时,神情带些不安,“殿下,派出去的人失手了。”他抱拳躬身,自责道:“是属下办事疏忽,请殿下责罚。”

    “失手了?”永王皱眉,“怎么回事?”

    “谢姑娘身边似乎有人保护。属下没等到消息,跟过去看时,派去的人已落到了兵马司手里,京兆衙门也有人在,还有一位似乎……”他迟疑了下,抬眼觑永王的神色。

    永王不耐烦,“说!”

    “似乎是武安侯府的梁靖。”

    “梁靖?”

    刘庸迟疑了下,毕竟忌惮梁侧妃和武安侯府,只补充道:“属下是从远处看的,站得远,天也黑了,看得……不是很清楚。”

    他虽如此说,但敢报出这个名字,显然是有七分把握的。

    永王眉目微沉,盯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片刻后猛然扬手,将窗扇重重阖上。

    “废物!”他斥了声,喝命侍卫退下,独自在殿中踱步。

    拦路劫人这事儿不算太大,那几人并非永王府的亲兵,京兆衙门里有他的人,回头他派长史走一遭,随便审审尽快处置也就完了。但劫人失败这事儿,却着实在他意料之外——刘庸是萧贵妃请萧家物色的人,跟了他几年,办事向来稳妥,在京城里捉个姑娘,本该是手到擒来的事,谁知这回竟会失手?

    出手劫人,定是选僻狭之地,梁靖怎会那么及时地赶到?

    这事是他临时起意,无从泄露,东宫的眼线难道已隐秘周全到了这地步?

    永王隐隐不安,待次日长史过来后,便命他亲自去京兆衙门摆平此事。

    谁知长史借故往京兆衙门走了一遭,却是徒劳无功——在他登门之前,大理寺少卿梁靖亲自去当人证,说歹人趁夜行凶,险些伤及人命,务必查明。随他一道去的,还有东宫那位协掌兵马司的小将,据说是昨晚活捉了歹人的,两相夹击,这事儿便不能含糊过去。

    长史回府后禀明,永王固然气恼,却也无法。

    好在昨晚劫人未遂,即便真查到刘庸头上,也不是多大的罪名。东宫难道还能拿着这芝麻大的事去皇上跟前告状,找他的麻烦?

    届时他只推说刘庸见色起意,认个御下不严的错,便可反咬东宫小题大做。

    只是玉嬛和梁靖竟已投到东宫麾下,这事着实令人气恼,当即命长史修书往武安侯府,隐晦说了此事,颇有让梁家管好儿孙,叫梁靖斟酌行事,少给他添乱的意思。

    ……

    梁靖这边,却半点都没有斟酌的打算。

    怀王爷是个要紧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