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死神室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5章 只捞尸体(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看租赁公司的人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 不如先去前面的观景台看看吧。”

    四人根据曾天涵指的路朝叶楼河走去, 在路的尽头果然有一座延伸到水面上的观景台。

    岸边停靠着几条小船, 不过船上并没有人, 河面上也不见其他的船。

    “桐桐姐,那边还有游船呢, 我们租一艘好不好?”

    桑桐笑着点了点头,已经大致猜到出了什么事了。

    她看向穆容, 后者摇了摇头。

    在肉身的状态下她是什么都看不到的, 而且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 自从上次突然晕倒,穆容发现自己五感好像钝化了一些, 从前在肉身状态下偶尔可以看到一些气体的情况, 再也没有出现过。

    四人向停靠的小船走去,这时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一位面容憔悴,双目红肿的中年妇女。

    桑桐停下脚步, 四人的目光齐齐投到了妇女的身上。

    女人来到一处垂柳下,那里坐了几个男人, 正围成一个圈在打牌。

    女人似乎对这几个男人很熟悉, 几人交谈了一会儿, 其中一个男人把牌一摔,高声呵斥女人,竟然还站起来推了她一把。

    穆容看到这一幕,心中火起,她最是见不得男人打女人, 无论是什么关系。

    她快步走上前去,女人正匍匐在地上有气无力的哭泣着:“这位大姐,您起来。”

    桑榆紧随其后,帮助穆容把人从地上扶了起来。

    “你凭什么推人?”

    穆容双足开立,目光冰冷,居高临下的看着推人的男子,似乎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就要暴走一般。

    男子的身高和穆容持平,他看了看站在穆容身后哭泣的女人,又看了看穆容,问道:“你是她什么人?”

    “什么人也不是,路过的,就是想问问你凭什么平白无故推人家?”

    男子见穆容只是游客,腰杆立刻挺直了,语气也硬了不少:“关你什么事?一个小姑娘到外地来,最好少管闲事!走走走!”

    被桑榆扶着的女人突然冲了过来,扑倒在男子脚下,抱住男子的小腿哭道:“求求你们了,你们要是嫌钱少,我给你们打欠条,等房子卖出去就还给你们,怎么别人都是三万五,到我儿子这你们就不捞啊,我儿子还未成年呢,十八岁生日都没来得及过,他爸走的早,我们娘俩相依为命,你们就发发慈悲吧!”

    男子既无奈又不胜其烦,他蹲下来,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大姐,你起来吧,我也是有儿有女的人,我理解你,但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你别为难我了行不行?再说政府不是已经派了打捞船和搜救队了吗?政府都已经放弃了,您就放过我吧,天天来让人误会这叫什么事儿啊!我也是俩孩子的爹!”

    女子听完,缓缓的松开了手臂,绝望的痛哭。

    通过二人的谈话,四人已经大抵推断出了事情的经过,那些停在岸边的小船,并不是什么观光船,而是捞尸船。

    由于关耳州是平原,叶楼河流经这里后,流速逐渐平缓,泥沙沉淀,水流清澈,一些水性好的人喜欢横渡叶楼河,每年都会有几个人不幸溺水,从而衍生出了一个特殊的职业——叶楼河捞尸人。

    他们大多是渔民改行,将自家渔船简单改装后停在河畔,这行人有一个残忍的规矩:只捞尸体。

    水性好,又有船,却只打捞尸体,不知道要如何给这个行业做评价。

    想必这中年女人的儿子,应该是溺死在叶楼河里了,适才苦苦哀求他们进行打捞,遭到了拒绝,才发生了推搡的一幕。

    桑榆劝住了穆容,桑桐再次扶起女人:“大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啊?说出来我们给你评评理。”

    女人抹着眼泪,不住的哽咽,树下的另一个年长的男子见牌打不成了,干脆打开了话匣子:“姑娘,你们外地来的,这个闲事还是别管了,你说咱们几个干这一行的,有钱会不想赚吗?实在是她家儿子的死法犯了忌讳,我们不敢捞,沉了也好。”

    这句话刺痛了女子的脆弱的神经:“就是你们,你们是第一时间在场的,要是早点把我儿子捞起来,也不至于尸骨无存,或许我儿子也不会死!都怪你们!”

    男子闻言,一把摔了手中的扑克牌,站起来指着女人的鼻子吼道:“你这婆娘也太不讲理了!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你儿子竖在水里谁敢捞?你不是报警了吗?公家也给你派了搜救船了,你天天来缠着我们几个老板姓算什么能耐?”

    穆容一把打开了男人的手指,挡在女人面前,怒目而视:“你喊什么!”

    桑榆挡在穆容打了石膏的右手前,劝道:“叔叔,您别和我朋友吵,不好意思。”

    桑桐将女子劝到一旁,让桑榆把穆容拉了过来,指了指苏四方对女子说:“大姐,您和我们说说您儿子的事,我们这里有行家,收费比他们便宜。”

    苏四方无奈的看了桑桐一眼,双手合十心甘情愿的做起了广告牌。

    女子半信半疑:“真的?”

    “捞出尸体才收钱,您和我们说说事情经过又没有损失。”

    “那好……”

    原来,女子是个寡妇,单身十五年将唯一的儿子辛辛苦苦的拉扯到十八岁,就在她儿子十八岁生日的前几天,正巧赶上两人都休息,她就带着儿子出门玩了一天,吃完中午饭,男孩提出到这边的观景台逛逛。

    这段河虽然深,但水流平缓,平时有不少水性好的人游泳,那天有两个初中生在来这边比赛游到对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