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郡主她在上(gl)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萧乐意识到自己失态, 被苏洛阳误会了。连忙调整好好自己的情绪

    “怎么会, 我只是突然有些不舒服, 你别多想。”

    其实苏洛阳的那句话, 给萧乐带来的除了感动和惊讶之外,更多的是恐惧。对未来的恐惧, 对自己本身的恐惧。她整个人都是用谎言编织而成的,她又不是真正的男子, 如何能与苏洛阳大婚?

    这段时日以来, 她沉浸在粉红的甜蜜之中, 一直有意逃避这个事实。甚至有时候,她在想, 若是就这样一直下去, 该有多好。这种自私卑劣的想法,开始蚕食她的初心,她开始抗拒对苏洛阳坦白自己的身份, 于是一拖,就拖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萧乐勉强挤出一个笑, 试图安慰苏洛阳“刚刚那会突然一下来的肚痛, 现下好多了。”

    “可是吃坏了肚子, 明日便要出征,不行,我给你诏太医来瞧瞧。”

    苏洛阳信以为真,不疑有他,毕竟二人的感情实实在在不掺假的, 萧乐的情谊她也感受得真切。说着就要叫人去请太医,被萧乐一把拉住了手腕。

    “没有什么大碍,不用劳烦太医了..而且你这身打扮出来,不也是不想暴露身份吗?”

    为了缓解气氛,萧乐提出了一个疑问“你方才说我们的大婚,那我是娶,还是嫁呢。”

    “那予悦是想娶,还是想嫁呢。”苏洛阳唤了她的字。

    “我以为,娶也好,嫁也好。只要能与夫人结发,若是要我入赘,我也认了。”萧乐轻声低语,看到苏洛阳额间飘落一丝碎发,伸出手去帮她别过耳后。苏洛阳握住自己耳旁的这只手,细细摩挲

    “待你归来之日,我便昭告天下。”

    萧乐看苏洛阳满心满眼的期待,实在不忍打破她的幻想,眼中划过一丝愧疚。

    “洛阳..我若能凯旋而归,也有些事情要与你交代,届时..”

    剩下的话萧乐没能说出口,她已经决定这次打完仗回来,就跟苏洛阳坦白一切。若是她能接受的话,她们就顺利大婚,一切和和美美。若是不能接受..若是不能接受的话,那她萧乐也只能任由对方发落,毕竟是她隐瞒在先。

    苏洛阳却不以为然,随口道“如何,莫非你在家乡还藏了妻室不成?”

    萧乐哑然失笑“自然不是,到时你就知道了。”

    次日一早,苏洛阳便率百官为大军践行,与率军主将喝了一碗践行酒,将士们也是士气高涨,苏城将手中盛酒的碗一摔,转身面向身后的数万将士。萧乐以为他要说些什么,没想到他口中哼起了曲调,慷慨激昂的起了个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将士们渐渐跟上了他的曲调,也跟着唱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时之间歌声漫天遍野,直冲云霄,数万将士齐声哼,士气在一瞬间达到一个顶峰,萧乐不会唱,但是被歌声环绕着,也是激昂澎湃,全身上下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非到边关,将胡人杀一个片甲不留。而朝中那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文官们,此刻也被这种滔天的气势所折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一曲作罢,大军正式开拔,队伍缓缓的离开了平京,朝北境的方向进发。

    苏洛阳登上了城楼,目送大军远去去。

    萧乐与苏城策马在队伍的最前方,萧乐频频回头,望向城楼上那一抹明黄的倩影,心中万般不舍。苏城终于看不下去,这二人隔着这么远,还一副鹣鲽情深的样子了。

    “萧将军不必如此,战事不会持续很久,只要给了那帮子胡人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大夏也不是好惹的,我们很快便能返回平京。到时候,本王说不定得改口叫你姐夫了。”

    萧乐被苏城这么一说,似乎很是诧异。但是细细一想,又觉得苏城知道似乎并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苏家姐弟感情一向甚好,苏洛阳即位,苏城也是鼎力支持。

    不得不说,这是帝王家所罕见的血脉亲情。

    想必是苏洛阳之前就与苏城提过这档子事。这样一来,萧乐也不好意思再频频回头了,只得专心骑马。

    “王爷说得这样轻松,可我却听闻胡人作战异常勇猛。”

    苏城闻言也不反驳,在这一点上他反倒是肯定了萧乐的说法“确实非常勇猛,不过到底是塞外的蛮人,他们的草原文化,又岂能与我中原千年传承的底蕴深厚。胡人时常说我们中原人狡猾,但是却又一边钻研学习我们的文化,其实只是他们愚笨罢了。这样说你可能不觉得,待真正与他们交手之时,你就知道我说的到底是不是了。”

    萧乐不可置否,没有再接苏城的话。

    苏城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看得太轻,可是萧乐却不会这么想。她可是真切的知道,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就是少数民族也曾当过主角,建立过王朝。尤其是那一位名垂青史的成吉思汗,他和他子孙的铁蹄不仅横扫了中国大陆,甚至一直打到了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建立了蒙古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元朝。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版图无限扩张,哪里是现在的一只公鸡。

    光凭这一点,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而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也确确实实只有草原的游牧民族做到了。

    话不投机,讨了个没趣,苏城看萧乐兴致缺缺,也就不再与之搭话。

    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