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山不及美人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8章 顺藤摸瓜(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苏三公子有您这一句话, 一诺千金, 想必这批货交给苏三公子我可以放心了。”

    “赵当家尽管放心!”

    喝下最后一口酒后送走了苏沚心口中的赵当家, 她深深的舒了口气, 这几日来是来长安最忙的几日,有高阳公主的帮忙, 苏沚心在长安行事又方便不少。

    “你为了那一诺千金,替他收拾烂摊子, 赔本的生意, 当真好吗?”

    “姐姐放心, 我收下这批货,但是也收下了人情, 更收下了口碑, 今后这赔出去的迟早是要赚回来的。”经商一方面,穆菱柔是不及苏沚心的。

    苏在高阳的支持下,很快占据长安一席之地, 由于信义好,一些起初排斥的大商也纷纷向苏家靠拢。

    城东公主府

    “公主, 那苏三按之前的承诺, 接下来那个烂摊子。”

    “哦?他还真敢, 不怕血本无归吗。”天淑喝着茶,玉指定在杯盖之上,觉得这苏三行事真的是年轻人胆大。

    “恕臣多言,公主如此放纵,城西城南的几个大家都归附到苏家去了, 恐怕这长安城将来真有一天会在他苏家之下啊!”长安不敢言及公主何必为了一个女子拱手送了那么多地盘。

    “放心,本宫一日为公主,那几个商贾敢背叛本宫吗?”

    长安还是有点担忧,“臣还打听了,虽然有公主的帮助,但是大部分还是因苏三的信用极好,深受长安百姓以及商贾的信任。”

    长安又进一步言道:“臣之前派人去江南打探了,先秦有季布千金一诺,而大肃今有的是苏家小姐苏沚心的一诺千金。今日苏三的行事风格也多如此。”

    “当然,商人信义最重要,也可以说苏三可能是因为从商累积信誉,但是臣…”长安顿了顿,接下来的话会讲到穆菱柔,这是公主看上的人,他不敢乱说。

    “但说无妨!”

    “苏三在没有公主帮助前,拿下了长安的几个乐楼,那些乐楼本是公主看上的,但是那些人宁死都不肯让出,而这苏三…说明背后肯定是有人的。”长安按照自己的猜测推想着。

    “江南苏家是各商贾都想挤下去的,所以绝不可能是这个原因,臣想来想去只想到了一个原因。”

    “苏家大小姐苏沚心,之前以侠义闻名江南,近两年却突然平静了,而在这段时间里,苏家与安国侯府走得近。”

    “安国侯府?”天淑听着安国侯三个字,那不是自己的姑父吗…而且安国侯年轻的事迹天淑也曾听过。

    “是,安国侯倒没什么,可是他女儿是刚被进封的晋阳公主。”

    这又让天淑想起了,前不久东都出了大事件,天子认了妹妹,太后收了女儿,被大肃百姓认为是十年后的白沐雪—晋阳公主穆菱柔。而且赐了名和字,明达。

    不过天淑在长安,见不到那美佳人,也不曾见过那所谓的晋阳公主或者是容安郡主。

    “臣还听闻那晋阳公主与苏府的大公子大小姐关系密切,安国侯有意要和苏府结亲。”

    天淑皱皱眉头,“先前你不是说是和齐王世子吗?”

    天淑闲来无事时喜欢打听各种大肃佳人的消息。穆菱柔也曾被她打听过,但是觉得这人没有趣,就再没兴趣了,直到最近穆菱柔的名声越来越大。

    “臣也不知道安国侯是做何打算,但是臣打探了苏三公子身边的慕容灵却怎么也查不到,但是…”

    天淑将杯子重重扔在桌上,“你是说苏三是苏沚心,慕容灵是穆菱柔?”

    长安点头。

    “不可能,穆菱柔的为人,你不是不清楚,怎么可能是小美人。”

    “可是新任的巡察使,和苏三走得极近。按理苏三才到苏家不过半年,不会认得入朝为官了几年的李峤!”长安不想公主难过,更不想公主一头栽死,像对皇后那般,痴情在天家总归是不好的,长痛不如短痛。

    “李峤?”天淑最讨厌李峤这种自以为正人君子的人。

    “江南苏家的大小姐与李峤关系甚好。”

    “够了!往后不准再提此事。”天淑的宝蓝色眸子斜视的定在长安的眼眸处。

    长安一愣,慌退开一步低下头:“唯”长安很是清楚,公主的喜怒哀乐都能够从那蓝色眸子中体现。

    天淑一下慌了神,她还是不信,慕容灵怎么可能是晋阳公主,那个不可一世的女人,怎么可能是现在这个温柔的女子呢。

    看着公主眼里的慌张,是长安从没见过的眼神,他又低了低头,墨色的眼眸里失了光仿佛如浅灰色一般。

    大肃东北,营州

    “报,任城王平安归来!”

    议事厅内他正与李绩张俭商量对策,他让张俭当先锋,率领都护府的军队先试探攻击辽东。

    “陛下!”天道宗粗喘着气,满脸风霜,衣服虽在进来前整理了一下,但是还是看得出来凌乱,而且还有血迹。

    天无痕皱着眉头,显然明白他这是从危险中逃回来的,这样这个人才若是死在那贼窝,当真会让天无痕自责。

    天无痕扔下手中刻着肃字的小旗,忙的过去双手将天道宗扶起,又仔细打量着确保没有伤,大喜道:“孟贲,夏育之勇何以过此,来人,赐黄金五十斤,绢帛一千匹。”

    他喜的是天道宗平安回来,高兴的是先帝留的李靖李绩一干老将都已经年迈,眼看着朝廷里就没什么出色的年轻将军。

    记事的礼官便在册子上写下了皇帝的话,这里是军营自然没有皇帝口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