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归位[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作品相关 (3)(第1/11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欢自己视若珍宝的太子和谢宁有任何牵扯,可镇国公在重景帝登基一事上立了大功,谢宁自己又争气,和荣华公主共守东宫,荣华公主要了谢宁留在宫中当伴读,皇后竟根本无法阻拦。

    镇国公的爵位已经封无可封,他又没后裔,爵位也会还给皇室,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要是还被皇后嫌弃,那重景帝一个刻薄功臣的名头必然跑不了。

    谢宁幼年时虽然性子偏激,但她不傻啊!

    她很快就发现了皇后对她若有若无的冷意,于是谢宁索性和鲁王打了一架。

    ……也是当时鲁王说话难听,鲁王的母妃孟淑妃的坟墓恰好在那段时间被迁出了皇陵,鲁王年纪小,心情差,嘴上不留德。

    他说若非镇国公喝醉酒,忘记处理伺候的女妓,想必谢宁就被一碗去子药冲没了。

    这话听了,谢宁如何忍得了?

    何况她本来也不想忍,于是一拳头挥了上去。

    打完了,谢宁躺在床上喝汤,听着皇后派来的嬷嬷拐弯抹角训斥她,心情倒是还不错。

    皇后应该不会敌视她了。

    等到她的爹镇国公谢长风入宫看望她,明面上说了她几句,私下里夸她打得好后,谢宁就更将此事不当回事了。

    后来她埋头抄书,又和鲁王成了同病相怜的战友,于是在谢宁心中,这件事就彻底翻篇,也被她抛到了脑后。

    若非今日鲁王提起,谢宁都不知道鲁王居然还记着一拳。

    啧,忒小气!她的门牙还掉了呢!

    ☆、我的梦想

    太子看着谢宁撇嘴,眼中笑意加深。

    幼年时他只将谢宁当妹妹,后来他的母后病逝,谢宁跟着镇国公去了边疆,而他留在宫中为母守孝。

    若是到此为止,想必对太子来说,谢宁和祁姽一样,就只是妹妹了。

    可万万没想到,他的爹,当今皇帝重景帝会如此大胆,在太子的孝期结束后,竟然将太子丢到了边疆历练!

    美名其曰,体验庶民生活,感受战场杀伐,品悟和平不易,明晰皇帝重责。

    为皇为帝,当肩负天下,教化四方,恩泽黎民百姓,绵延祁楚国祚。

    只有皇帝,才能对天地说一句,朕即楚,万万民之皇!

    皇帝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职业。

    不仅高危,还没有安全保障,甚至没有退休这种说法。

    重景帝是希望太子明白,皇位不好坐,皇帝不好当,想要当皇帝,就先去做个普通百姓,去当个戍边战士,去感受一下楚民生活。

    太子在北地呆了三年,去岁方回。

    再重复一下,镇国公谢长风是个马大哈,土匪作风,只要保证太子不死,其他居然万事不管!

    要不是谢宁帮忙,太子这根金贵的幼苗根本没法在边疆混,更不可能达到重景帝的标准和要求。

    边疆风气开放,太子混入先锋营里当小兵,没多久就被那帮兵大爷裹挟着去了花柳之地。

    太子只要想起自己死命拽着裤子到处乱跳,后面追了一群泼辣的女郎,最后竟被闻讯赶来的谢宁救回去的场景,就恨不得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neng死。

    幼年时的谢宁尖锐偏激,可是当太子在边境重遇谢宁时,看到的却是一个被大漠风沙打磨掉棱角,露出温润光彩,宛若一颗明珠的少年郎。

    谢宁在军中自然做男装打扮,说话言谈也变得明朗大气起来,就连性格也开始无限接近于镇国公了,和太子幼年印象里的样子截然不同。

    三年边疆岁月,太子在意识到了男女之情后,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谢宁。

    这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幼年时的青梅竹马,少年时的边疆烽火战豪情,他见到过她最难堪的时光,她同样经历了他最倒霉丢人的年岁,太子是真的想要娶谢宁为妻,共度一生。

    哪怕父皇不同意,哪怕太皇太后提醒他,哪怕荣华公主委婉劝解,太子都依旧抱着一丝希望。

    谢宁出身太低?没关系。

    太子在边疆那几年,可算感受了一下边疆女子二嫁的风俗,也见到无数出身贫寒的士兵踩着尸山血海成为领兵大将,更何况谢宁只是母亲出身卑微,但她终究是国公府的女儿。

    太子之所以想要娶谢宁,还有另一个原因。

    如今谢宁是国公府的女儿,可若是他日镇国公过世,国公之位还于皇室,谢宁就只是一个良民了!

    按照现在镇国公府交往的人家,谢宁未来的夫婿怎么说也会是公侯之家。

    不管她嫁给谁,镇国公一旦没了,她都会受到身份上的牵累,当年面上不说心里鄙夷或者厌恶谢宁的人,也许未来会找谢宁的麻烦。

    到时候谢宁为他人之妇,太子登基为帝,就算他给谢宁撑腰,让谢宁和离,难不成他还真的将谢宁纳入后宫不成?

    君纳臣妻,这要让谢宁如何自处?他又要如何面对宗庙里的祖先?

    史笔如刀,后人会如何看待他?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在一开始就娶进门!

    就算没法娶进门,也要先纳入东宫!

    想到这里,太子深吸一口气,就算谢宁生气,他也顾不得了。

    “……孤明白当年你的苦衷,母后思虑甚多,苛责于你,孤也无法。”

    “但现在不是当年了。”

    太子向前一步,站在谢宁身前的台阶上,他轻声说:“阿宁,他日若镇国公还爵于国,卿危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