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医在唐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6章 回到原点(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郡王爷为天后又立下一功, 自然是从此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了。”吴议笑着揶揄他, “将来郡王爷博士加身, 妻妾成群的时候,可不要忘了我这个做师父的……”

    剩下玩笑的话被一个浅吻轻轻啄去。

    黑暗之中,只能感觉温暖的唇瓣撬开齿关,灌进令人麻痹的甘甜与美好。

    双唇相抵,鼻息缠绵。

    彼此的心跳擂动在对方耳侧,像一阵急促的雨点,在本来平静的心潭掠起惊涛骇浪。

    这一次,既不是醉酒之后的荒唐,也不是生死关头的纵容,而是情人间的肆意与昵狎,是忘却了身份与地位的纠缠不休。虽然浅尝辄止,但其中滋味,却比前两次更加美妙醉人。

    “师父, 我不要博士加身, 更不要妻妾成群。”

    一吻毕, 李璟拿开手, 用自己的额头抵住对方的,软语温存:“我脑中想的, 心中念的, 始终只有一个人。”

    吴议的脸上不由一阵发烫, 他素来不是个将心事表露于外的人, 于他而言,默许二字,就是最大的回应了。

    微一抬眼,便撞上对方灼热的视线,李璟垂眸望着他,明澈的眼中罕见地暴露出深藏于心的固执。

    “你呢,师父?”

    他太明白眼前这个人的脾气,太懂得这个人的分寸,师父在别的事情上都有主见,唯有在情爱一事上,素来都是他逼迫一步,他才退让一点,倘若今天不问出口,下一次就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吴议被他逼得退无可退,只好覆在他的耳畔,低声道:“愿为双鸿鹄。”

    愿为双鸿鹄,振翅起高飞。

    李璟脸上顿时绽开惊喜的笑容,万没料到能逼他自己说出这样的话。

    吴议脸红如醉,这才把话题扯回了正题:“你将来究竟有什么打算?”

    李璟自然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赶紧抹平了笑痕,说起正事:“师父,我已经向天后请旨,剩下四年的学制都不再留在太医署中,而是效仿华佗神农,走遍大江南北,涉取百家之长,在全国各地学习各地的疾病和疗法。”

    吴议不由有些惊讶:“你要离开长安?”

    李璟点点头:“长安繁华遮眼,却不如天下山高水长开阔广大,我想要成为平民百姓的大夫,为天下人请一脉平安。”

    这个想法,还是他不到十岁的时候就曾向吴议提出来过的,数载宫廷里刀光剑影的时光匆匆而过,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彼时的想法和决心。

    “天后已经应允我离开长安,师父,你觉得呢?”

    昔日李璟因为佯装天花躲避和亲而触怒了天后,甚至祸及了其父李素节,他自己也未尝就没有失信于天后。若能远离长安,就可以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抽身而出,对于身为李氏宗亲的李璟而言,自然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吴议微微颔首,虽然出发点不同,倒很同意这个想法:“那你想要先去哪里?”

    李璟望着窗外一路错落的风景,笑道:“我想先回袁州看看。”

    他自幼随着父亲漂泊流落,唯有在袁州落下了自己的脚跟,如今有了离开长安的机会,自然要先回自己的“故乡”看一看。

    马车一路疾行,不出个把月的功夫,就已经到了袁州城。

    望着苔痕青青的古老城墙,吴议不由在心中暗叹一句,当初他离开袁州的时候,不过是个身无长物、孑然一身的小少年,而今近十载的光影一闪而逝,兜兜转转,辗转各地,最后竟然又回到了这个最开始的地方。

    两人换了京城来的马车,又另外租了一辆袁州城的马车,李璟亲自驾着马,慢慢悠悠地转在袁州的大街上。

    马蹄一步步踏过青石板的声音敲在耳侧,转过一个街角,便来到昔日的郡王府门前。

    自李素节一家被迁往岳州安置之后,这里就成了袁州城的一块禁地,如今封条贴在门上,只剩下落灰积尘,唯有一只蜘蛛懒洋洋地倒挂在门楣上头,在这里织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人在门口伫立片刻,才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夹着惊讶传来。

    “这莫不是李府的小公子?”

    两人循声望去,原来是郡王府昔日的旧邻,住在隔壁的王老太,难为她一把年纪,还记得李璟的五官模样。

    “太婆,您记错了吧,我不是什么李家的公子。”李璟对小时候照顾自己不少的邻居很是亲切,但又不愿暴露自己和吴议的身份,引来口水之祸,便信口胡诌道,“我姓吴,叫吴景。”

    老太眯缝着眼睛瞧了半天,才点点头:“是了,是我记差了,李公子早就被接去长安的亲戚家了,这都快十年了吧,连他爹都走了,他怎么还会回来呢?那这一位是……”

    吴议也跟着李璟一起扯谎:“太婆,我姓李,叫李议,是李公子的远亲,这回专程来探亲的,没想到一家人都搬走了,这不,扑了个空。”

    王老太也觉得眼前这位身长玉立的青年颇为眼熟,但实在记不得在哪里见过,也就信了他的话,拉着吴议唠起了家长里短。

    “别说是李家了,连当初那么富贵显赫的刺史吴家,如今也没了踪影,这可真是世事难料啊。”

    提到吴家,吴议不由心思一动,搀着王老太的手,跟她唠起嗑来:“吴家也搬走了吗?”

    王老太深居老宅多年,难得有人肯搭两句话,还是个两个俊俏风流的青年,早笑得合不拢嘴:“吴家是咸亨年间就搬走了,听说是因为他们家的嫡公子牵扯到了什么大案子,才祸及全家,连吴刺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