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嫁给杨贵妃前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瑁听到车外喧闹, 直觉出了事情,忙让玉茗带着孩子在车内不要出去, 他掀开车帘走下去,正看到左相韦见素满脸是血被韦谔搀扶回来,忙问道:“这是发生何事?”

    韦谔摇摇头说:“陈玄礼带着禁军杀了杨国忠,现在正乱成一团。”

    李瑁一愣,问道:“杨国忠死了?那杨氏其他人……”

    “他儿子和韩国夫人已被杀, 夫人裴氏和和虢国夫人出逃, 她们两名女子又能跑多远, 想必也是凶多吉少。”韦谔嘱咐道:“寿王殿下跟王妃切莫离开这里,皇族聚集,禁军们总还有些顾虑。”他说完, 便掺着父亲去寻太医医治去了。

    李瑁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肩膀被人一拍,他回头看去, 正是太子李亨站在身后。虽说也是舟车劳顿,太子的待遇却比这些普通皇子要好上许多, 所以他并未见憔悴, 反倒神采奕奕,藏不住一脸喜色。

    李亨将他带到一边偏僻地方, 悄声说:“陈玄礼带禁军杀了杨国忠, 朝中便再没有人能与我抗衡,如今天下大乱,不若趁此机会, 肃清朝堂,再一举歼灭安禄山这反贼。”

    李瑁知道他这是要借着兵乱的机会夺权,逼着圣人退位。这个哥哥蛰伏多年,已经四十六岁了,却被圣人压制,甚至还不如宠臣的权力大,想必心中早有不满。

    他对于权力并无欲望,也不赞同李亨夺权的想法。只是如今的形式,再这样下去,不仅江山社稷难保,恐怕他的妻儿也将无家可归。他沉思片刻,低声说:“太子想要重整超纲,我并无异议,只是,请太子护住父皇,他年事已高,经不起折腾了。”

    他的意思很明确,太子夺权可以,但是绝对不能伤到玄宗。李亨自然明白,他也不想顶着杀父的名义登基,毕竟是有悖伦理洗不清的大罪。

    他想了想,对李瑁说:“那是自然,就算父皇这些年并未将我们当儿子,却仍是我们的父亲。只是,我怕父皇不肯退位,到时看情况再议吧。”

    李瑁点点头,也只有如此了。这时驿站门口突然聚集起大量禁军,将门口堵了个水泄不通。两人见了,忙向那边走去。

    只见陈玄礼站在最前方,向拦在门口的高力士说:“请高力士禀告圣人,杨国忠及杨氏一族祸国殃民,已被我们正法。杨氏祸乱朝政,贵妃不宜再侍奉圣人左右,请圣人割恩赐死。”

    高力士听罢,说道:“陈将军请稍后,容老奴向圣人禀报,只是,众多将士围在这里,终是对圣人不敬,还请退后,不要惊扰了圣驾。”

    此刻群情激奋,哪里有人肯听,李亨与李瑁挤进去与陈玄礼商议片刻,才见他微一点头,让禁军退出院内,但却仍围住驿馆不肯散去。

    太子对高力士说:“如今看来,若是圣人不肯杀贵妃,怕禁军必是要反了,还请高力士代为传达,万不可因一人而令圣人陷于危险之地。”

    高力士叹了一口气:“太子说的老奴明白,可是,圣人的脾气两位殿下不是不明白,要让他赐死贵妃,恐怕难啊。”

    李瑁想了想说:“不若就派一人去劝说圣人,毕竟情况紧急,若是在耽误下去,只怕禁军那边闹起来,对圣人不利。”

    高力士点点头,三人商议后,决定派韦谔前去劝说。一来他是左相之子,有兼着御史中丞,深受玄宗信任;二来他与父亲从未与杨国忠正面冲突过,却也未同流合污,走的是老庄中庸之道,说的话更容易让玄宗接受。

    韦谔这会儿刚安顿好父亲,他想了想,走到寿王马车旁,跟玉茗交代了几句,让她这几日多加小心,切不可独自离开车队,以防不测。

    玉茗问起他发生何事,得知杨氏一门惨死后,虽然那些人罪有应得,却仍是唏嘘不已,她想到如今圣人携家眷出逃,不过第二日就发生这样的事,不由害怕起来,前途漫漫,不知这一路能否顺利到达蜀地。

    韦谔见她一脸忧色,于心不忍,安慰道:“你不必担忧,虽说禁军那边杀了杨家人,可暂时还无反意,放心吧,还有我跟寿王在,定能护你跟孩子平安。”

    玉茗点点头,想到还在长安城中的父亲与兄嫂,又担忧道:“不知父亲他们如今怎么样了。只因走得急,又不准走漏风声,想必他们还不知我们已离开长安的消息。”

    韦谔摇摇头说:“就算当时不知,如今宫内空了,必定乱了套,听后来的禁军讲,那些宫人已经将宫内来不及带走的财物搬空了。我临行前两日,听庭之说起,杜曲那边也备了马车,要离开长安暂避,虽不知去哪里,可韦家经历过多次战乱,总不会一点准备也无,你就放心吧。”

    玉茗点点头,这时李瑁回来,见到韦谔,忙跟他说起让他去劝说圣人赐死贵妃一事。他俩这般商议着,玉茗在一旁听了,心中却是一惊:他们要赐死贵妃?

    待两人商议完,韦谔理了理衣冠,玉茗在一旁见了,嘱咐道:“谔哥哥,你要多加小心。”虽说是在逃难路上,可毕竟是面圣,又是赐死贵妃这等请求,难保圣人不会发怒。

    况且方才她已看到左相被打成那样,想必禁军已经失控,谁也不会保证会不会再对韦谔下手。这一去便是两头为难,虽说她担忧李瑁,可也不愿让韦谔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受伤害。

    韦谔看了她一眼,淡淡一笑:“茗儿不必担心,我自会小心,不会有事的。”自从玉茗出嫁后,他一直以王妃相称,如今又叫出她的闺名,在患难之中,她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

    眼看着韦谔走向那被禁军围住的驿馆,她泪眼模糊,祈祷着千万不要让他出事。李瑁见了,握住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