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工吧!公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8章 往事(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赵扬不在朔州州府的这段时间, 吴攸也没闲着。赵扬还记得吴攸提起的开办学堂的事, 并且对此很感兴趣, 所以, 他把吴攸的老搭档——徐先生派来,和吴攸一起落实这件事情。

    吴攸自己没法抛头露面, 就安排吴怀之和贺雪龄替她跑腿。最后, 和曹苢一起进行了几轮面试之后,他们终于在仅剩的那十余人中, 选出了三位学问人品都还不错的幕僚来担任这府学的教书先生。

    原本在太平时代,到了年龄的孩子们,都要经过考试,方才能够进入府学学习, 可如今有了府学和先生,愿意把孩子送来学习的父母和愿意前来学习的孩子,却少之又少——这让吴攸有些发愁。

    正在吴攸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解决此事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远离了一切都在步入正轨的朔州,数千里之外的土地上,几粒原本很渺小的种子,或者在悄悄准备破土, 或者已经冒出了新芽, 慢慢的向上生长着。

    首先,慕攸行还活着的消息,不知为何一夜之间传遍了各地, 就像那首歌谣一样,没有人知道这其中的真相。只是,周曾的行宫里那位是个冒牌货这个说法,已经变成了尽人皆知的事实。

    周迟将大晋的各个臣子都拎出来挨个敲打了一番,又四处搜查了一通,最后,还是没有找到慕攸行的下落,反而被几个老臣狠狠骂了一通——“你说我们窝藏反贼,我们还想问问你现在宫殿里坐的是谁呢?!”

    周曾听了周迟的汇报,又想大开杀戒,不过这次,周迟阻止了他。他对周曾说道:“此事明显是有人故意与叔父作对,依侄儿之见,如今有如此恶胆的人,也就只有李康路了。”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的说法,李康路对加紧了对灵州的攻击。同时,他还拿出了一份太子送给他的“血书”,这血书慷慨激昂的把周曾做的恶事昭告天下,最后令李康路“除当世之奸佞,立勤王之功勋。”

    毫无意外的,这两句话又传到了周曾的耳朵里。周曾勃然大怒。到此为止,他一拖再拖的领兵出征的计划,终于不得不提上了日程。

    而在深宫之中,过得富贵逍遥的赵玉,终于接到了她的第一个任务,不过,令她失望的是,这个任务不是让她和周迟接触,而是让她给周曾吹吹枕头风。

    剧本和台词都给她准备的一应俱全,赵玉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演技。

    在和周曾共进晚膳的时候,赵玉垂泪道:“虽然我如今锦衣玉食,但想到家乡的父老们都还在饿着肚子,我实在内心难安呐!”

    周曾一听,赵玉真是菩萨心肠。他马上开始着手准备,按照事先说好的,准备了十二万石粮食,同时附书一封,大意乃是,其中十万石是按你我事先约定,借于齐地诸州赈灾,另有两万石,是因为夫人涕泣恳求,我送与你的。

    周曾豪情万丈的准备好了十二万石的粮食,忽然发觉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派谁去送粮呢?

    他眼看就要出征,时值用人之际,然而送粮之事也十分重大——周曾绝不仅仅是因为赵玉掉的那几滴眼泪,而是因为,若是笼络不好赵扬,他说不定还会在自己后方捣鬼。

    在他的印象里,赵扬这个人和他爹一样,爱面子,又死脑筋。他拿了自己的粮食,就绝不会干这种背后捅刀子,让天下人耻笑唾骂的事情。

    周曾选了一名自己的心腹武将,他打算命此人送粮回来之后,和周迟一起驻守永州。周迟虽然目前为止对他言听计从,但是时间一长,周曾想,谁也没法保证他不生出些什么别的心思。

    可是去见赵扬,这毕竟是一个外交场合,他的这些武将到了那里,言行举止只怕是有点拿不出手,最好还得有个说话体面,办事体面的文臣出马。

    他本来没有想到谢瑾时,可是,谢瑾时实在是受不了周曾三天两头派人去他家里说亲和周英的墙头骚扰,他自己请缨,要出使朔州。

    谢瑾时虽然还没有见过周英,但是,他真的没有办法面对周英想要嫁给自己,而赵玉已然成了周英的后妈这些对他来说无比残酷的事实。

    况且,尽管他也不愿意和赵扬打交道,但他想知道,慕攸歌到底是怎么走的——他想知道赵扬把慕攸歌埋在了何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去拜祭一番。

    于是,他恭恭敬敬的向周曾提出了自己想要去送粮的这个要求。

    周曾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心思,正要回绝,旁边的周迟忽然灵机一动,对周曾耳语道:“叔父,若是让他去送粮,我有办法促成他和英儿妹妹的婚事。”

    周曾狐疑地看了周迟一眼,又看了看从容平静的站在阶下的谢瑾时。

    周曾打量着这个弱不经风的家伙,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没有一个让他看着顺眼的地方。

    他实实在在的不知道,周英到底看上了谢瑾时什么。

    不过,现在他的目标是快点把周英嫁出去,看起来,在他出征之前,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还不想就这么放弃。

    像所有为儿女亲事头疼的父母一样,他长长叹了口气,对谢瑾时道:“那就……有劳谢长史了!”

    *****

    这些年来,赵扬似乎是头一次过得如此平静——这种平静却并非他偶尔去田庄中度假时,那种远离军营和政事的,表面上的悠闲——他近来其实忙碌的很,每天从早到晚,有时候甚至要去好几个不同的地方,可是,他心里却觉得非常安稳。

    头一次,他眼前不再是战场上的血腥和刀枪,而是茵茵带着新翻的泥土气息的田野,阵阵清新的陌上春风,他头一次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