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3章 会试(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天启帝看着眼前为皇后求情的奏折,三皇子德王、十二皇子越王倒罢了, 连十一皇子辽王、十三皇子兴王都上本求情, 果然是母慈子孝!简直是不把他这个父皇放在眼里!

    幸好……清风道长最后一炉丹药即将炼成,他将延寿数十年, 届时他将真正的一统天下、威震宇内!

    天下之大,他难道不知道?圣祖遗志, 他自会去实现!

    镇南侯的志向,他不是不知道。但他和镇南侯有个本质的矛盾,就是镇南侯所推崇的《理想国》,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

    若他不是出身皇家也就罢了, 但他出身皇家,还是皇帝, 自然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君不见圣祖雄才伟略,最终也放弃了这个所谓的“理想国”吗?这样的国家体制,未必不好,但绝不是现在可以实现的!

    若是强行实现,天下必将大乱, 陈氏皇朝不存, 最终不过是换一个姓做皇帝罢了!

    镇南侯以为他老了, 失去了进取之心。但在他看来,镇南侯才是狼子野心!打着为华夏未来的旗号, 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他是皇帝, 不需要和任何人解释!但是他的儿子们,竟然也一个个地站在了他的对面, 个个虎视眈眈地盯着他身下的椅子!

    这也是他为何独独宠幸太子的原因!这个孩子在兄弟中并不算出色,但他有一点是其他皇子都比不上的,就是对他这个父皇的孺慕之情!

    在一片风声鹤唳中,迎来了天启二十年的春节。

    有一点太子陈星没有说错,百姓并不在乎谁做皇后,甚至震惊天下的“登闻鼓案”也不过是一时的谈资。对于老百姓来说,最重要是仍然是油盐柴米,仍然是眼前的春节。

    为了转移百姓的注意力,也为了消散登闻鼓案留下的阴霾,朝廷大办元宵节。

    金陵城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各色花灯大放异彩,龙灯、宫灯、纱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挂满了各条大街,月华之下,整个金陵城火树银花,宛如天街一般。

    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就连锦衣华服的贵族仕女,也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赏灯,笙歌燕舞、通宵达旦,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此情此情,谁又还记得下到大狱中的老汉呢?世间不平之事多了,亲者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过如是。

    “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顾桓也陪着哥嫂带着侄子侄女出来赏灯。看着满街衣袂翩跹的仕女,有些遗憾,这样的盛事,对于养在深闺的贵族女子而言,也是难得的散心机会,可惜陈昭却因守孝不能参加。

    想到这里,虽然满目繁华,也不禁有些索然无味。

    三月,武举会试如期举行,本次武举,朝廷格外重视,由兵部尚书亲自担任主考官,成为了京中的一大盛事。全国各地的武举人齐聚京城,一时间满街都是身材雄壮魁梧、精神奕奕的壮士。

    城中处处讨论的,都是今科武举,大小赌坊也开出赌局。这一次,顾桓成了会元的大热门!

    顾桓也不负众望,文试顺利获得一等。

    到了武试这天,校场外人山人海,宫中之人也在高台上搭起了彩棚观看,天启帝和几位妃嫔赫然在座。

    举子们都沸腾了!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今日就是他们鱼跃龙门最好的机会!个个都摩拳擦掌、卵足了劲要好好表现!

    会试的流程和乡试一样。武艺比试包括弓箭、兵器、翘关、负重、相貌、对答六项比试。

    顾桓一路过关斩将,以各项武艺满分的成绩在皇帝和众大臣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赢得了校场外如雷的喝彩声。

    “好!果然不愧是‘牛魔王’!没有丢我们京城人的脸!”

    “就是!那些外地人哪里是我们金陵榜首的对手!”

    校场外,围观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老百姓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这回他们很多人都押了顾桓,当然一致为他叫好!

    孙远表现得同样出色,这一次他没有失手,虽然完成得没有顾桓漂亮,但每个项目同样是满分。

    “此二人是谁?”高台上,主考官兵部尚书汪栋问道。

    “大人,此二人就是顾桓和孙远。”

    果然了得,文武双全啊!

    汪栋对一旁的副主考京营指挥使说道:“此次武举,人才辈出啊!”

    “大人所言甚是!”京营指挥使笑道。

    “叫人罢!”汪栋吩咐。

    胥吏应了一声就朝台阶下排成数列的考生走去。

    这是到了相貌和对答这一关。这一关顾名思义就是观察身形相貌以及言谈举止,观察是否可以为将。这个不难理解,两军对阵,武将单挑,过来一个威猛大汉,大喝一声:“谁敢与吾决一死战?”,然后对方出来一个结结巴巴的三寸丁,岂不是笑掉大牙?

    “应天府举人,顾桓!”胥吏大声唱名。

    “学生在!”顾桓出列唱了一诺。

    “请随我来。”胥吏面无表情地说着,将顾桓引到了众位考官面前。

    汪栋细细打量了一翻,只见顾桓面容俊朗、身材修长,体型虽然不是很壮硕,却也是蜂腰猿臂,暗蓄精力。

    汪栋点了点头,问道:“为何参加此次武举应试?”

    因为文举落榜?自然不能这么说……顾桓躬身施礼道:“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