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陈亦松,或者说是他手中的竹片,好奇的伸出手想去抓。
女孩急忙捉住弟弟捣乱的手。
女孩也就是萧秀娟因为带着弟弟,萧楠就没让她帮忙,让她专心看着弟弟,院子里太多竹签刀具,要是一个不留心,孩子太小,很容易伤到。
莫名的,陈亦松突然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他轻轻问她,“你想学吗?”
“可以吗?”秀娟小心翼翼的问。
她在家听爸爸说了,大祖祖(萧楠阿爷)家的竹子,就是因为雕了花儿,卖了好多钱。
她想学,学了之后挣钱给奶奶和妈妈看病,让奶奶可以清醒过来,像以前一样给她做好吃的,让妈妈不要天天躺在床、上,可以下床来自由走动。
陈亦松仔细看了看女孩,发现她的衣服比其他孩子的还要破旧,就连她怀中的弟弟,穿的也是一身女孩子的旧衣服,也许这还是她小时候的。
陈亦松不想去深入的问她家里的情况,想必又是一个苦命女孩。雕刻虽说是自己一个业余的爱好,但教她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以,我教你。”想了想,陈亦松补充道,“你以后每天上午都可以过来。”
既然要教,那他就决定好好的教。
没想到秀娟听了这句话之后,神情变得踌躇,“我……”
“怎么了?”
“哥哥,我能不能中午的时候来呀,那时候她们都睡午觉了,我才有空。”秀娟埋着头,红着脸低声对陈亦松说,她觉得自己的要求是在太多,害怕陈亦松不愿教她了。
陈亦松怔愣片刻,随即回过神来,“叫我叔叔就可以了。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都可以。”
之后,萧秀娟一直抱着弟弟坐在陈亦松旁边看,陈亦松偶尔也放慢动作停下来给她讲解。
一个认真听,一个认真学。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刻好了吗?”
萧楠把所有的冰糕原料水都装入了竹筒里,过来找陈亦松要竹片。
当然,也不止他一个人做竹片,有的孩子有创意点的,自己也刮了一只竹片出来,只是形状有些奇怪,偏偏这些孩子还觉得很好看。
“小楠姑姑,这是我自己做的,到时候我就吃这支好不好?”
“好,你们自己做的,就吃自己做的那只!”
这点要求萧楠怎么可能不满足,反正都是搞着玩当娱乐的。
最后,萧楠在所有孩子期待的目光中将所有斑竹筒放进冰箱。
为了加速结冰,萧楠特意将功能开大最大。
她摸了摸额头不存在的虚汗,幸好当时她买的冰箱够大,否则还装不下。
水并不是放进去就马上结冰的,还得花时间等待结冰。
萧楠约好开冰箱时间,让这些孩子该放牛的回去放牛,该割牛草的割牛草,实在没事做的,就在院子玩吧。
萧楠决定栽西瓜并不是开玩笑的,趁着现在栽下去,国庆节的时候就能吃到,到时候县城那边的鲜花镇又会迎来一个旅游季,西瓜应该会很好卖。
看看天色,已经三点多钟了。
萧楠拾了一把砍刀,扛着锄头背篓就准备出门。
出门的时候看见他还在教秀娟雕刻,也不打扰他们,直接出门了。
秀娟家的事儿她多少听老太太八卦了几句。
她奶奶前两年突然得了老年痴呆症,经常大小便失禁,必须留人照顾;偏偏祸不单行,母亲在生她的弟弟的时候,又伤到身子长年卧病,一家子的重担全落在她父亲萧仲明身上。
萧楠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生活都不容易啊!
看着满荒坡的杂草杂树,萧楠觉得,她的创业之路也不容易。
凭着一股子蛮力,萧楠挖掉一些歪脖子杂树,植株小的树也被她通通挖掉。留下一些大的涵养水土,防止山林滑坡。
一下午下来,萧楠清点自己挖好的树根,发现才十来根。抬头看看荒坡,绿油油的树木杂草毅然而然的耸立在山岗上。
一阵山风吹来,树呀草呀花儿呀,全都笑弯了腰,仿佛在赤、果果的嘲笑她一般。
萧楠带着一下午收获的树桩和满手的水泡,垂头丧气的回了家。
还没走近,院子里小孩子热闹的声音老远就传过来。
萧楠看看手上的亮泡,又看看远处巍峨连绵的山脉,突然释然了。
凡是有得有失,换一个角度想,她现在有房有地,也算一个小地主了,再辛苦也是为自己奋斗,她有什么可抱怨的。
萧楠重新扬起笑容,脚步轻快的往家的方向走去。
“小楠姑姑回来啦,小楠姑姑会来啦!”
一进门,萧楠就受到热情欢迎,一大群人把她团团围住,她好不容易把木桩放下,“都让让啊,让姑洗个手,就去开冰箱!”
洗干净手,萧楠把陈亦松也喊上,让他参与进来。
萧楠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只斑竹筒,发现表面已经凝结成冰,就是不知道下面的是不是也是冰,于是她捏住竹片的顶端,用力往外拔。
斑竹筒的内壁是光滑的,里面的水也全部凝结成冰,因此萧楠很容易就拔出来了。
紫黑色的圆柱形冰块,在灯光下,闪射出晶莹的光芒,萧楠大声吼了一句,“这支谁先吃?”
令她意外的是——
“让小楠姑姑先吃!”
“然后松叔第二吃!”
萧楠抬头和旁边的陈亦松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