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霍氏也没在意,拉着林黛玉到身边,温声询问:“好孩子,好些日子没见了,怎么看着像是瘦了?”她保养得宜的手在林黛玉脸上摸摸,有些心疼。这会儿她就顾不上跟儿媳妇生气了,“接孩子过来住一段时间,要好好给她补补呢。”
刘氏也附和:“是啊,我看着也是瘦了很多,所以才说将孩子接过来住些日子,也省的老七整日奔波,我这个做娘的看着也心疼。”倒不是在跟林黛玉暗示什么,只是她看着儿子时常纠结要照顾他们的感受,又想去林家晃悠,辛苦的很,她哪怕嘴里不说,心里头也有些疼。
接了林黛玉过来,让两个孩子在长辈的面前眼皮子底下好好培养感情,这也是刘氏一直提倡的。
当初大儿媳是如此,二儿媳也是如此,到了林黛玉这儿,她也想继续这个传统。当然,这个做法也需要得到当事人的同意,儿子应该是没问题,至于林黛玉嘛,刘氏看着她,很期待她的答案。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都不惜将儿子拿出来装可怜了,要是话说到这份上,林黛玉还不答应,刘氏觉得自己……还真是没办法了。
好在林黛玉本来就打算要留下来住一段时间,躲一躲最近有些热情的贾家。她有些害羞,被长辈们调侃的感觉不大好,乖巧地低着头坐在霍氏身旁,点了点头,温声道:“玉儿是晚辈,您身子不爽利,理应留下来的。”
霍氏笑得见牙不见眼,哪里还有半分病容,“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刘氏也略微放下了心,林黛玉这么爽快地就答应了,证明她对自己的儿子上心,她当然高兴。忙叠声吩咐:“正好,家里五姑娘和六姑娘备嫁,搬到一块儿去住了,空出来的绣楼就给你住,我让人好好收拾,你肯定会喜欢的。”
在许之嵩不遗余力地宣传下,霍氏和刘氏对林黛玉的兴趣偏好都是有一定了解的,都不用问,刘氏就让下人们去准备了。
“晚上在我这儿用饭,嵩哥儿让人给我带了许多新鲜的菜蔬,你也多吃点儿。”霍氏拉着林黛玉说话,“到时候让嵩哥儿也来,我们祖孙仨正好。”
好吧,站在边上的刘氏有些无奈,自己这是被直接忽略了?!
不过她也清楚,自己若是来了,那么肯定几个媳妇儿女儿也要跟着过来,到时候挤挤攘攘一屋子,林黛玉与许之嵩不一定喜欢。更重要的是,霍氏也不会喜欢。刘氏也顾不得这许多,见霍氏精神头不错,便将林黛玉留下,自己准备继续去处理家里的琐事儿。
“就让玉儿在这儿陪着您,厨房那边儿还有些事儿,我就先走了。”行了礼以后,刘氏才走人。
留下林黛玉与霍氏,开始例行问候。
“您怎么突然就病了,前些日子不是还好好的?!”见刘氏走了,林黛玉就大胆地问出口,她跟霍氏投缘,“是不是因为天气太热闹得?”
上上辈子跟贾老太太,上辈子跟徐老太太,这辈子对着霍氏,林黛玉忍不住就运用了自己总结出来的点点经验,将老太太当做是孩子一样哄着,倒是挺见效。要不怎么说霍氏会对她另眼相看,还不是因为林黛玉比别人可心一点点,更懂她一点点。
就是这一点点,让霍氏对林黛玉的态度大转变。从一开始得知孙儿对她情有独钟时的隔阂,到得知两人相处模式以后的了然,最后是相处过后的喜欢,仔细算起来也没多少真正在一起的时光,可霍氏就是莫名觉得林黛玉很好,很喜欢她。
“也没什么,这天气忒热,从前在山东有避暑庄子,倒也不觉得。这京城的宅子跟鸽子笼一样大,偏偏还不能用冰……”一想到孙子特意为自己修好的地库底下存好的冰都没有用武之地,霍氏就觉得心疼,“心浮气躁的,不就是不爽利。”
估计这才是实情,林黛玉见霍氏嘟囔着,到底没将自己的小心思说出口,也是觉着有些好笑。不过她这会儿也只能哄着她,“您就放宽心,表哥正在修园子呢,很快就能住了。等过几日一块儿到庄子避暑去。”
这个庄子可是等来到了京城才购置的,跟温泉庄子不一样的是,这个庄子临江,更适合避暑。为了买下这个庄子,许之嵩几乎将自己的小金库全部花光了,还跟林黛玉借了不少。哪怕他有很多挣钱的项目,可苦于年纪以及身后的势力难以匹配,都要一一搁置。
为此,许之嵩也有些伤感。
其实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的,他总要适应规则,最好能够成为规则的缔造者。为此,许之嵩最近读书可认真了,让杜先生倒是有几分心疼,天气渐热,这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时候许之嵩的背后都湿成一片,可还要坚持着。
在他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出色。
当然了,越是表现好,任务就越重,在许之嵩不知觉的情况下,他每日陷入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林黛玉到了许家的这日,他也赶在天黑前回到了,急匆匆到了祖母处。
灯下看美人,他只觉得林黛玉几乎要发光发亮,吸引住了他所有的目光。给祖母请安,应付了她老人家罗里吧嗦的例行问询以后,才在林黛玉对面坐下。毕竟,一屋子的丫鬟小厮也不是开玩笑,哪怕两人已经定亲,可该避讳的还是得避讳。
这样掩耳盗铃的行为在许之嵩看来是很无语的,可他又必须要遵循,并且是百分百按照霍氏她们的说法执行着。有时候许之嵩会怀疑,是不是从前她们被折腾多了,特意留着这样的习俗,准备为难一下下一代,平复自己内心的不公。
这样有些龌龊的心思,他也没敢说出口,只是暗暗在自己心里头绯议罢了。
“祖母,今日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