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后,村民们投入农忙和加工园的工作中。 秦勉将小砖窑利用起来,让下人烧制了一些青砖,将悠然田居前面的路也休整了一下,用青砖从悠然田居门口沿着围墙向西绕过加工园北面一直铺到与村道接壤的位置。以后再遇到下雨天,家里的马车出村就不至于从泥巴里滚过。 青砖路宽约十尺,道路外侧每隔十尺左右间隔地种上一棵树和一株花,也许是迎春花,也许是茉莉,也许是菊花,也许是梅花,都是从山上挖回来的。 农忙过后,村民们清闲下来,恍然发现悠然田居围墙外的变化,觉得这样弄一弄家门口好看多了,也纷纷三三两两地合伙烧制一些青砖,将自家门口的路面铺一铺。有些村民颇有创意,铺地时在砖块之间夹杂一些圆润的石子,组成花朵或者动物的图案,尤为美观。 各家门口的砖块路连接在一起后,村民们都猛然意识到,整个青山村比起以前漂亮多了。 这就是秦勉的目的,潜移默化地带领村民改造青山村,最终将青山村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 一个凉爽的早晨,秦勉和雷铁再次来到里正家,雷铁手中还拿着一幅卷轴。 几个无意中看见他们的村民好奇地跟进去,里正也不好赶他们走。 “铁子媳妇,又有什么好主意?”里正想到上次被父母官大人召见并亲自褒奖,仍然激动不已,满面红光。 秦勉笑道:“里正叔,我和阿铁这次来,一共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我们想问问,我们村周围的山是否能买?” “你们要买山?”里正心说:有钱人的想法真难理解。那些山又不能种粮食,在他看来实在没多少价值。 秦勉点头。 里正道:“没什么不能买的,我去县城给你们办一份地契即可。” 秦勉道:“我们要买村后面的飞鹰山,您看得多少银子?” 里正想了想,“飞鹰山……那座山不小,我记得前些年流水镇有一个村的地主买了他们村附近的一座山花了三百多两银子,飞鹰山应该不会超过五百两。” “我们就买飞鹰山。”秦勉道,“到时候我和阿铁跟着您一块去县城。麻烦您这么多次,我们怎么也得请您吃顿饭。” “哈哈,行啊。”里正乐道。 一个村民好奇地问:“铁子媳妇,你们买那山做什么?” 秦勉并不避讳,“我们打算在山上盖一座避暑山庄。”他不怕别人跟风,一来,别人对避暑山庄的设计不可能超过他;二来,他有作弊器,建好的避暑山庄在避暑上面一定比别人的避暑山庄更强。 几个村民惊奇又佩服。 里正问:“第二件事是?” 秦勉含笑问道:“里正叔,您可想将青山村变得更美?您可想让青山村的村民更加富有?” 里正神色一正,“当然!” 秦勉似笑非笑地看了看旁边激动得两眼发光的五个村民,“几位大哥,还请你们回避一下。” 五位村民虽然很想知道秦勉有什么好主意,但又怕惹得他不高兴改变了主意,都脸带笑容,客客气气地对他和雷铁拱手后离开。 秦勉这才说道:“要想让我们村变得更美,一、种花;二、种果树,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花和树都不是随意乱种,而是有规划地种植,比如,这一块地应该种花,那一块地应该种树。此外,果树不是所有人都种相同的,而是这一家种桃树,那一家种梨树,既方便照料,又能保证家家户户都有收益。试想,如果所有人都种桃树,果子多了,会很难卖出去,而且品种太单一。” 里正点头不迭。 秦勉展开雷铁手中的卷轴放在桌上,“这是改造后的青山村,您看看。” 里正看着画中整齐的房屋、宽敞的道理、美丽的花海、硕果累累的果树……惊叹不已。 “好!这些田?” 里正看出了画里的名堂。 秦勉颔首,“不错,画中的田和咱们村的田,无论是数量,还是位置,都没有不同。” “是你画的?一定费了不少功夫。”里正拍拍他的肩。 雷铁道:“四天。” “你们两人费心了。”里正感慨道。 “只是略尽薄力。若真要改造青山村,一些村民的田需改种果树。”秦勉顿了顿,“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构想,到底能否实现,还是要看里正叔您的本事。我们唯一能保证的是,会尽我们所能教会村民们种花和种果树。” 里正半晌皱眉不语。若能将青山村变得更美,使村民们更富裕,他当然乐意。但是,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只他同意了没用,还要考虑村民们的想法。庄户人家每年都要交一定数量的田赋,如果将一些本来种粮食的田用来种果树,粮食产量必然更低,若产出连交田赋都不够的话,村民们就要交银钱补足。万一种花和种果树赚不到钱,岂不是把村民们逼上绝路? 秦勉明白他的顾虑,“此事不用急着做决定,里正叔可以慢慢考虑,就算最终不同意也是无妨的。” 里正心里的焦虑缓缓退去,自嘲地一笑,“倒是我着相(注释1)了。对,这件事不急。还是先解决你们买山的事。明日就去县城如何?” “没问题。” 其他村民从五个村民那里听说了秦勉要给全村人出赚钱的好主意,激动难耐地跑到里正家和秦勉家打听消息,可惜里正家和秦勉家都大门紧闭。村民们只好按捺住焦急的心情,等待里正召集他们议事。 次日,秦勉、雷铁带着圆圆和满满,和里正乘坐家里的大马车去昭阳县。 里正将六岁的小村子小萝卜也带上了。罗家人将小萝卜教导得极好,年轻不大,即既懂事又乖巧,在圆圆和满满面前就是一个合格的小哥哥。 到了县城,一行人先去县衙,花了四百五十两银子将飞鹰山买下,办地契以及打点衙门的差人花了十两银子。 办完正事,三个大人带着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