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春假,刚过了年,梁庸难得回到大宁呆上几天,正好府上送走了个老仆,他说很久没出去逛逛了,要亲自带着管家去集市再买个人回来。这话被梁峥听见了,说没看过买人,要跟着去。 等到了集市,他们转悠了半天,最后梁峥被一个专卖蛮夷异族人口的场子吸引了过去。梁庸跟着站到他的身后说:“你倒是会看啊。这些夷人便宜,需要给的工钱也低,有的给口饭吃就行。不过不大好管,而且有些语言不通。” 不过梁峥哪里知道这些,大宁虽然有不少蒙古人,可是没见过这么多长相奇异的人凑到一起。他一时觉得好玩儿罢了。 看了一会儿,本来梁峥想走,可第一拨的人被挑完之后,卖主又拉出几个来推到台子上。梁峥一眼就看见了其中一个长得细皮嫩肉、高鼻深目,一脑袋黄毛儿的小孩儿,十一二岁的样子,一双大眼睛水盈盈的,好像刚刚哭过。 卖主报了价钱,那黄毛儿最贵。梁峥想:这么好看,买回去当个摆设天天看着也好。这时梁庸正好问他,“怎么样?有你看得上眼的吗?” 梁峥顿时心花怒放,毫不犹豫地就把胳膊抬起来了。哪知这时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徐管家突然来了一句,“看谁会买最贵的那个,准不是好人家儿。” 手已经伸出去,想收是来不及了,梁峥只好手指一弯,指到了站在那黄毛儿身边的一个壮汉身上,壮汉不是别人,正是二十出头、人高马大,一看就满身力气的乌力吉。大冷的天儿,他只穿了两件四下不够边儿的单衣,却不见有冷的意思。梁庸乐了,“峥儿好眼光啊!” 就这么着,乌力吉进了梁府。能干得很,不用工钱,只是一顿饭要吃四个人的量,遇上有人胃口不好,多出的饭菜给他解决也不在话下。 进了上晡,梁峥心不甘情不愿地带着乌力吉,一人牵了一匹马出了梁府。好在临出门之前梁夫人借着单独跟儿子话别的机会偷偷给他塞了好些银钱,还让梁峥心里稍稍舒畅了些。要不按着梁庸的意思,国子监管吃管住,又发衣服给赏节钱,带够路上的盘缠就行了。 出了大宁地界,梁峥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心情越来越好了。可乌力吉是个闷葫芦,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梁峥跟他说了几句话,他不是“嗯”就是“啊”,搞得梁峥又要郁闷起来。 眼珠子转转,梁峥憋出个坏主意。 “乌力吉。” “啊?” “你功夫很好是?” “嗯……还行。” “切!跟汉人学坏了,也会这一套了。” “呃……” “你跑得很快?” “嗯……快。” 梁峥眯眯眼睛,“那这样,这么骑马走着也怪无聊的。咱们看看你到底能跑多快。” “啊?” 梁峥把马勒住了,乌力吉也赶紧停下。 “你下马。” 乌力吉想了想,乖乖下马。 “驾!”梁峥突然喊了一声,在乌力吉的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又用力夹马,“查一百个数之后再来追我!” 梁峥带着两匹马一溜烟儿地跑了,转眼的功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跑累了,梁峥跳到地上,把两匹马栓好,自己爬上树挑了个结实的树桠躺下了。 阳光明媚,春意无限,一阵阵暖风吹来带着草木抽芽的清香,眼前是一只只在树枝之间来回跳跃的麻雀……梁峥的眼皮渐渐沉重,不久周公来访,到了水乡泽国,富饶之地。云里雾里,身边美人无数,人群之中忽见一头黄毛儿的瘦小身影…… “少爷!” 梁峥一个激灵,从高处坠落,一把揪住黄毛儿,眼前却是乌力吉的大脸。 “你想吓死我吗?!”梁峥冲着乌力吉大喊。 “我……我……小的叫了您好几声了。” 梁峥发现自己是从树上掉下来之后被乌力吉接住了,“还不把我放下!” 乌力吉松开一只手把梁峥放到了地上。梁峥走到树旁把马解下来,刚要递缰绳,忽然想起什么,“你追了多久?” “大概……半柱香。” “跑着的?” “嗯。” “那你怎么不喘?” “我不累。” 梁峥把缰绳给他,看怪物一样地盯了一眼,“你吃什么长大的?” “进梁府之前一直吃不饱。少爷的大恩大德小人一辈子也忘不了。” “别提这个。”梁峥翻身上马,“吃不饱还长成这样,要是吃饱了还不把房子顶穿喽。还愣着做什么?上马啊!” “不用再跑了?” 梁峥扶额,“随你的便!”一抖缰绳,向前走了。 指谁不好指了他,那时回家怎么没把手指斩了?! 半个月之后,终于快到金陵了,借梁庸“吉言”,他们还真遇到了山贼。 五个人,脸上涂了锅底灰,凶神恶煞地直奔了看起来明显弱一些的梁峥。梁峥一脚踢飞了一个,其余四人被乌力吉三下五除二地打伤之后丢到一旁。 虽然是虚惊一场,可梁峥毕竟第一次遇到这种事,甩开那些人又跑了好久依然心有余悸。乌力吉看出他的慌乱,虽不善言辞还是安慰了一句,“少爷,有我呢。” 短短五个字竟胜千言万语,梁峥忽然有些感动,心里也踏实下来,逐渐减慢了速度。 “你到底是不是蒙古人?”梁峥发现乌力吉进府两年多了,他竟然对他的事情还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是。” “那你是什么人?” “好像是畏兀儿人,祖先是回鹘。” “什么叫好像?” “很小的时候听我娘说过一次。” “你娘?” “嗯。” 梁峥等了半晌,乌力吉却没了下文。 “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的事?别让我一句一句地问你。” “小人的事?很长,怕少爷不爱听。” “爱听,你说。” 乌力吉看着前方,眨了眨茶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