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平身!”战袁锋的龙袍上绣着九条暗金色的五爪金龙,头上戴着金玉冠,脸上挂着适度的微笑,显得格外贵气俊美。 至少左邵卿就发现不少未婚女子在他出现的那一刻眼睛都直了。 虽然外头有不少传言,但帝王的后宫依然是很多女子趋之若鹜的地方。 曹宗冠低下头,这一刻,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两人身份上的差距,远远不是光靠感情能弥补的。 战袁锋照例说了一通漂亮的场面话,又着重夸赞了几个臣子的功勋,然后才宣布宴会开始。 这么大的宫宴,菜肴自然不可能是现做出来的,色香味着重也就在一个“色”字上,味道却不如何美味。 左邵卿想着,左小狼怕是要失望了,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愿意来皇宫赴宴。 盘子里突然多了一瓣橘子,左邵卿转头看去,就见陆铮又递了一瓣过来,这一次直接往他嘴里送。 左邵卿白皙的脸颊上瞬间窜上了一抹红,不用看他都知道四周的人此时正用一种什么样的眼神看他。 艰难地咽下嘴里的果肉,左邵卿按住了陆铮还要继续的手,“陆爷不用费心照顾我,我自己来就好。” 陆铮眼中有些失望,将剩余的橘子塞进自己嘴里,“这宫宴还是一无既往的无聊,早知道还不如咱们一家人在家吃饭。” 左邵卿心道:“皇上都特意交代他们要来了,不来岂不是抗旨?虽说只是口谕,但左邵卿可不想落入口实。” 他礼尚往来地替陆铮倒了一杯酒,“其实也不怎么无聊,看看场中的美人歌舞,喝喝这贡酒,多说几句话,也挺热闹的。”就是他的位置不对,在皇上眼皮子底下,都没人敢主动找他说话。 陆铮将视线转到大殿中央,在这寒冬腊月,舞姬们也只穿着薄薄的纱衣,虽不至于袒胸露乳,但依然隐隐能瞥见一点胸前风光,令不少官员色心大起。 “这些舞姬不是大央人士?” 左邵卿打量着那群舞姬的长相,之前没注意看还真看不出来,“确实不是,与之前在鹤城见到的火罗国舞姬很相似。” 其实火罗国人与大央人的长相相差不大,尤其是穿上一样的衣服后,不仔细分辨还是看不出来的。 左邵卿想起曾经有一段时间传出皇上宠信一名海外舞姬的事情,也不知道那位在不在其中,他偷偷朝皇位上的人看去,见他目光直视着大殿的某一角落,顿时咯噔了一下。 战袁锋似乎注意到这道视线,若无其事地朝左邵卿笑笑,反倒是左邵卿先尴尬了。 “这人脸皮真厚!”左邵卿小声嘀咕道。 陆铮挑了挑眉,掰过左邵卿的脑袋,“别人的事就不要掺合了,以那人的心智,是不会干没把握的事情的。” “谁担心他了?”左邵卿当然不可能为战袁锋着想,何况这件事怎么看吃亏的都是曹宗冠。 陆铮握着他的手,淡淡地说:“也对,你只关心你的曹兄罢了。” 左邵卿嘴角微微一笑,然后用力朝陆铮的脚面上踩下去,奈何对方是铜皮铁骨,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周围的人听不清这对夫夫在说什么,只当他们在打情骂俏,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真是让人忍无可忍啊。 “陆公爷,本王敬你是一代英豪,也敬你敢作敢为,只是……本王并不赞同你娶什么男妻,此例一开,人人效仿,不仅乱了阴阳大道,也乱了子孙繁衍。” 左邵卿记得陆铮刚才介绍过此人,是皇上的亲叔父,封地在西南的某个旮旯角落里,据说条件极其艰苦,过的日子还不如京都的一般官员,而且几年都难得回来一次。 “王爷多虑了,皇上已下旨,除非圣旨赐婚,否则民间不可私自娶男妻,您认为无论是谁都能得到这道圣旨吗?” 那人哈哈一笑,并不深入,反而一屁股在他们身边坐了下来,大有长谈的趋势,“想想,本王上次见陆公爷时,你还只是个几岁大的孩童,没想到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还为大央立下汗马功劳,只可惜你父亲没能享受几天太平。” 左邵卿听他这话说的感人肺腑,猜想这位和老公爷的交情一定不浅,可惜对方似乎不太喜欢自己啊。 那时不时看过来锐利的目光让左邵卿如芒刺在背,他干脆提着酒壶找商首辅聊天去了。 “这孩子真不懂礼貌,哼!”老王爷气得胡子翘了翘,原本还想找个机会和左邵卿说上话,看看品行如何,没想到对方竟然就这样避开了。 陆铮不置可否,他与这位老王爷实在称不上熟悉,只不过看在对方是长辈的份上不予计较罢了。 那边左邵卿正和商首辅打的火热,并不介意自己是否会得罪这位老王爷,他与陆铮的这段关系,有资格置喙的只有老夫人一人,他需要在意的也只有老夫人的看法而已。 “左大人在鹤城的所作所为令人钦佩,真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能写出海商管理十三条与港口进出条例,若不是知道镇国公府的幕僚没有帮忙,老夫都要以为是陆公爷找人代的笔了。” 商显扬话说的直,却不带任何恶意,甚至听得出他的惊叹,左邵卿连称不敢,“首辅大人此生政绩卓越,更是晚辈的楷模。” “哈哈……老夫在你这个年纪时可做不到你这些。”他拍了拍左邵卿的肩膀,“再多锻炼些时日,相信将来的朝廷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切记不可骄傲自满。” “是,晚辈谨听教诲!”左邵卿朝他做了个揖,真心实意地道了谢。 “你做的对,大央好不容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若是太过松懈,只会让敌人趁虚而入,虽然咱们并不惧怕敌人,却不想让百姓继续生活在战火之中。” “大人放心,大央一定会越来越强盛的。”左邵卿这话不是单纯的恭维,而是据他前世所知,天凤五年之后,大央确实富足强盛,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当时天凤帝的圣明被百姓所传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