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一品夫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7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已经深秋时节,清晨带着微微凉意。    王振海一大早就等在了知府衙门外,左顾右盼好不容易看到左邵卿的轿子到了,却只看到他一个人下轿。    眼中闪过失望,王振海还是上前行了礼问了安。    左邵卿没想到这人一大早就堵在这,想假装不在都不行,只好领着他进了衙门。    将人领进会客厅,两人沉默地坐着,谁都没有先说话,左邵卿是不想说什么,王振海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直到下人端来了刚沏好的茶,左邵卿才打破安静问:“王三少急着见本官可是有何要事?”    王振海腰板挺直了些,眼神飘忽地看着左邵卿,犹豫了半响才出声:“大人直呼草民的名字即可,草民来是想……想和您谈谈那孩子的事情。”    左邵卿意外于他的直接,如果换成王旭来,绝对不会是这番情景,不过既然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他也没打算浪费时间。    “哦?那你想谈什么?”左邵卿面无表情地问。    王振海将王家查到的资料一一摆了出来,无非是证明自己才是左小狼的亲生父亲,他还留有几分理智,没有开口就要孩子,而是先谢过左邵卿这段时间对孩子的照顾。    左邵卿低头把玩着茶杯,清脆的声音掺杂在王振海略微紧张的声线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东西是我捡来的,恐怕他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没查出来?”左邵卿重重地放下茶杯,将自己遇到左小狼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刚捡回来的时候,他不会用脚走路,不会用筷子吃饭,甚至不会说话,和野兽无异,本官劳心劳力地教养他,吃同桌睡同寝,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才慢慢将他教养的像个正常人,你以为凭你一句话我就会把孩子还给你?”    王振海张大嘴巴,眼睛瞪的圆圆的,眼里的震惊和悔恨一览无遗,他们家确实没查出小东西失踪的那两年多在哪,过的是什么日子,只以为是被人捡了去。    没想到竟然是被山中的野兽捡了去,能顺利长这么大真可谓是奇迹了,难怪明明已经快三岁的孩子看起来只有一岁多。    他无法想象和一群野兽为伍的日子是怎样的,他只知道,这一刻他恨不得时光能倒流,恨不得以身相代。    “王家乃鹤城首富,族内关系混乱,不利于左小狼的成长。”    “可是……”王振海还想争论,就被左邵卿一记冷眼止住了话题。    “别跟本官说什么父子血缘,既无人证也无物证,不过……本官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只要我们在鹤城一天,就允许你上门探望,如果你有本事让左小狼说要跟你,我绝不拦着。”    左邵卿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算计的笑,虽然镇国公府够大,但小东西多个靠山也没什么不好。    “对了,听闻王老爷和目前的当家闹的挺厉害,这事本官一个月内会帮你们解决。”    王振海失魂落魄地走了,等他回家将事情经过告诉王旭时,王旭一边感伤孙子的可怜遭遇,一边敲着儿子的脑袋骂道:“你啊,还是太嫩了!”    他这个儿子,虽然性情上转变了很多,人也懂事了很多,但和那个年纪轻轻就贵为知府的少年差距实在太远了。    左邵卿说到做到,仅半个月就帮助王旭夺取了当家的位置,等王家的事情尘埃落定,一封从鹤城递上去的折子引起了朝中文武百官的重视。    左邵卿在奏折中阐述了海商无限制出入的后患以及海商大量进口黄金白银,导致物价上涨的隐患,他提议,朝廷应当名列进出口的清单,以及加大各港口对海外人世背景的盘查,以防他国奸细进入。    因为上次官府和海盗勾结的事情,左邵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大港口进出的盘查,不仅是针对人也针对货物。    彼时对于海商征收的关税构架还很单一,完全是按照进出口货物估算出来的价值来计算,这就导致了绝大部分的海商都选择了私藏货物,甚至买通海关官员,走私货物。    这种事左邵卿自己都干过,漕帮也是个中老手,按理不该由他第一个提出这个建议,可是据他所知,这项提议最迟到年底就有官员提出了。    而且,陆铮即将再次出海练兵,他必须将城内的隐患肃清,而要拘捕或遣散鹤城的可疑人士就必须有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这么得罪人的事情没有朝廷下批文他绝对会被唾沫淹死。    只是整个鹤城官场都对左邵卿此举看法不一,有等着看他倒霉的,有等着看他笑话的,甚至嘲笑道:“左知府到底太年轻了,做事冲动不计后果,真以为有个镇国公当靠山就万事大吉么?”    当然,也有正直的官员挺身而出支持这项提议。    朝廷上也是一片唇枪舌剑,事不关己的就高高挂起,不支持也不反对,涉及到家族利益的纷纷站出来反驳,觉得左知府罔顾圣上扩大海上商贸的意愿,会造成商人积极性减弱,而事先得到镇国公关照过的官员则站出来力挺左邵卿。    这本来就是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战袁锋见一时争不出个结论,只好先退朝,然后单独六部尚书以及几大重臣上御书房商议。    “朕觉得左爱卿未必危言耸听,先祖们设下海禁也是为了避免敌人乘虚而入,海商的生意固然重要,但敞开大门任人随意进出,就太过危险了,各位爱卿可有好点子?”    “皇上……”商首辅站出来,顺着战袁锋的意思说:“臣觉得当务之急,是拟定出一套完整的港口贸易商法,不管是对人还是货物都要有个可参照的法典,才好公告天下。”    户部尚书想开口辩驳,却被一旁的兵部尚书扯住了袖子,他朝首位那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三思而后行。    户部尚书一想到原本哗啦啦流进国库的银子因为这道奏折至少锐减五分之一,心里就跟吞了黄连似的,苦啊。    但多年在朝为官,他哪看不出皇上的意思?    有了商首辅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