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村首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80章02企管班的新生 (3)(第1/11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注意力。

    虽然现在有关他的报道多半是负面的,但是真正有身份的人都清楚,媒体想通过这些手段令张晨难看恐怕还嫩了一点。

    没看人家到现在都没有反击么,仅仅是白湖湾集团抛出了一套标准就让有些人措手不及,恐怕等张晨真正反击的时候,那才是狂风暴雨风雪雷电。

    “老板。羊城市这边有人来接了。”

    “恩!那我们先去酒店!”

    这一次来羊城,张晨是受到邀请的。

    邀请人并不是羊城市政府,而是来自南方各省的企业家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商。

    上一次在沪城,原本南方的企业代表和华商都是打算跟张晨洽谈合作事宜的。结果生生被搅局,虽然对方没有在明面上露出不悦,但是沪城市那边一个项目也没有签订成功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这一次华商和港商以及南方企业界的很多民营企业家刚好要在羊城举办一个内地的投资酒会。就很隆重地给张晨发了一张邀请函。

    一开始他们也以为张晨是不会答应到场的,毕竟现在媒体的舆论风向并不好。白湖湾集团现在还处在风口浪尖上,即使不是集团总裁。但是张晨作为董事长,肯定也是脱不开身的。

    但是没想到白湖湾集团很快就给了举办方回复,说张晨会准时出席,这就很值得意外了。

    其实早先发邀请函的时候,这些人内部是有分歧的,舆论风向的变化以及张晨打人事件的影响都太大。

    不仅仅是国内中东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其实在南方和海外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身份曝光之前,张晨毕竟并不为外界所熟识,难免会有人质疑他的品性到底是不是正如媒体所披露的那样。

    这一次如果不是去过沪城市见张晨的人,以及早在当年张晨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第一次去首都就已经结识,并且一直合作的老人一再坚持要邀请张晨而不是张文林的话,恐怕他还会跟这一次酒会失之交臂。

    第二天傍晚。

    张晨在视察完白湖湾集团在南方省的工程项目之后就回到了酒店,稍稍休息了片刻就由李大勇开车载着去了请柬上留下的地址。

    金水湖湾102号避风港大酒店!

    避风港大酒店是由港岛李家投资建成的知名连锁酒店,虽然在内地并不是十分出名,但是在东南亚地区却是顶尖的五星级商务酒店。

    张晨也只是曾经听说过这间酒店,从来都没有入住过,这倒还是第一次。

    这次大勇开的车是一辆很普通的奔驰s系列的小车,如果要跟张晨的身份相比,那自然是有些掉价的。

    但是一切从简,张晨也不挑这些,所以当酒店的车童看到张晨从奔驰里钻出来的时候,竟愣了一下。

    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张晨可是很火的,不说火遍大街小巷,但是作为五星级酒店的车童,那肯定是认识的,否则他这碗饭也别想吃了。

    “服务员,车子往哪停?”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把钥匙交给车童之后,大勇和田斌孙鑫三人就跟着张晨走进酒店,酒店门口已经有四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在那里迎宾,另外还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男子。

    显然他是认识张晨的,因为一看到张晨走上台阶,对方就迎了上来,脸上堆了慢慢的一脸笑意。

    “您好您好,张先生,欢迎光临!”

    “请柬需要吗?”

    “不用不用,张先生您请,我带您去宴会厅!”

    在中年男子把张晨代入酒店大厅后,门口的服务员差点没径直叫起来。

    “好年轻啊,你们看到没有!”

    “人家才十八岁当然年轻了!”

    “比报纸上要好看多了,还是中国首富呀,这要是--”

    “你就别做梦了,有人来了,站好---”

    台阶下面,一辆红色的法拉利跑车轰鸣着停了下来,车门拉开里面的人露出脸时,竟然是一个很年轻的漂亮女人。

    391张晨的崇拜者

    =====》》求个月票,么么!

    “人到齐了吗?”

    齐舞的语速很快,下车就径直上了台阶。

    “小姐,人都到了。”

    “那我哥呢?”

    跟在她身后的服务员似乎已经习惯了齐舞这种说话的语气和速度,脸上的神色如常。

    “齐总刚刚进去,白湖湾集团的张晨张先生刚刚到了!”

    “张晨?你是说张晨也来参加这一次酒会了?”

    齐舞猛地站住身子,转过身来朝服务员问了一句,脸上显得有些吃惊,显然她是不知道还有这个情节的。

    “是的,小姐,您不知道吗?”

    齐舞愣了一下。

    她的确不知道。

    这次酒会是她哥哥齐庆发动羊城的企业老总以及整个南方省和岭南省的企业家举办的。

    目的是为了加深圈子内的投资意向,另外也顺便招待港商和海外的华商。

    现在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家经济体量越来越大,但是与此同时,随着入世之后,国外大量的企业开始纷纷进入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强烈。

    国内很多的中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崛起,发展速度极快,甚至快得令人有些目瞪口呆。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无序的市场以及大量缺少资格审查的黑户企业,这些企业也将会成为仿制和低质量的代名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