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老太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8章(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到大钱没赚到,还得低价贱卖出去。

    病牛和健康的牛差很远,病牛按斤卖,价格比猪肉略高,但也只是略高而已。

    健康的牛则分几种情况,母牛比公牛贵一点,成年牛比牛犊贵一点。

    “就是这头。”

    他指了指母牛说道,说完这句话,高柱靠着牛棚的栅栏,抿起双唇,不再说话。

    村长忙走上前,细细打量着眼前的母牛,只见母牛精神倦怠,被毛蓬松,皮紧毛竖,拱背夹尾,初步判断是得了牛黄。

    他走上前,伸手摸了摸母牛的耳朵,手感微凉,再看母牛的眼睛,它的双眼流泪不止,无精打采。

    接着看母牛的粪便,大便干硬,味道腥臭难闻。

    他有八成的把握确定这头牛的胃部有牛黄。只是他得保持镇定,绝对不能让高柱发现这个秘密。

    他都想好了,回到村里不能急着杀牛,得先找人治疗一番,确保药石无医后再开刀。

    他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麻烦,徐水村和高山村一向友好,颇有点兄弟村庄的意思,虽然他跟想要牛黄,但他不能因为牛黄闹翻了两个村庄的关系。

    他朝叶八妹点了点头,叶八妹接受到他的讯息后问道:“大哥,你这牛病的不轻啊,多少钱能卖?”

    高柱扫了叶八妹一眼,又瞅了瞅母牛一眼,冷淡道:“我这牛喂得壮实,给个二百八吧,本来想收三百的,不过想到你们是徐水村的人,给你们减二十好了。”

    叶八妹脸上的笑容不减:“大哥怕是在开玩笑,您家这牛自入冬以来便食欲不振吧,您看这牛的腹部,瘪得跟大水缸似的了,这不能叫壮实吧?”

    高柱又何尝不知道自家的母牛瘦了很多,但是他有什么办法,无论喂母牛吃什么,她都不吃。

    他本来还计划着秋天多喂母牛一点稻草,好让它长秋膘。不过母牛非凡没养起来的肉来,反而越来越瘦。

    一头好的母牛起码能卖四五百,他家这头母牛看着不好了,万一只是表面看着不好,买回去就好了呢?

    他没敢喊太高的价格,在他心里,二百八一点都不贵,相反的,他还觉得一头母牛卖二百八太少了点。

    高柱咬死了要二百八不松口,不管叶八妹怎么砍价,他都不改口风。

    没办法,叶八妹想了想便妥协了。

    对于那头母牛,她的心里价位在二百五十到三百之间,二百八其实在她的心里价位之类。

    给了钱,高柱拿绳子将母牛套好,把它牵出牛棚。

    村长接过牛绳,牵着母牛离开。高柱家的孙子们尾随其后,依依不舍地看着母牛。

    年纪小的孩子上前拉着绳索不放手,嘴里喊着:“这是我家的牛,你不能拉走。”

    叶八妹给高柱使了个眼色,高柱连忙过去抱走自家孙子,哄他说下回给他买糖果吃。

    村长将绳索交给叶六壮,叶六壮将赶牛车的绳子还给村长,由村长赶牛车送叶八妹回家,而叶六壮则牵着牛走路回家。

    在没走出高山村的范围之前,三个人都绷着不敢出声,等到走出高山村村口,村长停下马车,宝贝似的打量着母牛。

    越看他越觉得这头母牛身上有宝贝,他问叶八妹:“八妹,你怎么知道这头母牛有牛黄?”

    叶八妹自然不敢说是小白龙提示她的,只是笑了笑道:“我猜的,没想到猜对了。”

    村长翻了个白眼,转过身抱着母牛不撒手。

    叶六壮喜不自禁道:“这回发了。”

    村长拍了他一巴掌,说道:“财迷,万一母牛里面没有牛黄,看你还笑得出来不。”

    虽然说着骂人的话,但是他的表情却很愉悦。

    叶八妹看着村长和叶六壮都露出一副财迷脸,不由得笑眯了眼,催促道:“时间不早了,咱们快走吧。”

    村长恋恋不舍地松开手,重新回到牛车上,赶着牛车离开。

    穿过一条条羊肠小道,越过半个山坡,终于到了徐水村门口,村长拉了拉牛车的绳子,看向左边的山坡,神色幽暗。

    “八妹,你瞧山坡上的脚印,像不像野猪脚印。”

    叶八妹顺着他的声音看去,果真在半山坡上看到了一片被折断的芒草,芒草下面有几行深浅不一的脚印。

    徐水村山多,山上有不少的猎物,以前每到冬天,山上的野猪就会成群结队下山来找吃的。

    后来经历了六零年代闹饥荒,村里人开始打猎,山上的野猪被打了不少,几乎灭绝,从此以后很少见到野猪下山来觅食。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村长再次在村门口发现了野猪的痕迹,心脏不由得揪了起来。

    野猪不比家猪温顺,野猪长得壮实,獠牙锋利,以前村里有人被野猪群伤过,当场肚穿肠烂,留了一地的血。

    更恐怖的不是野猪下山,而是随着野猪下山后,紧接着会出现老虎。

    据传闻徐水村最高的那座山峰上住着两只老虎,一公一母,长得凶狠无比,一张开血盆大口,能吞下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叶八妹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确实很像。”

    她记得上辈子这个时候确实发生过野猪下山伤人事件,只是下山的野猪并不多,只有三头而已,故而没翻起多大波浪。

    只是,她细细查看过山坡上的脚印,发现脚印很多,似乎不止三头野猪。

    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不少,要是野猪群在男人们下田之后下山,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和孩子,肯定是打不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