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小卖部到古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5章 完结章(完结)(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船队宿舍。

    船队宿舍已经发展到五栋楼了,这五栋楼基本全让渔民给买了。

    鱼舱县的海鲜干货,远销各地,这渔民也都跟着发了一笔,三两银子对渔民而言,倒也不算什么了。

    有那手头松快的,在渔民宿舍楼买了一个房子,另外在县里又买了一个。

    这个渔民宿舍距离海滩近,虽然有人在县里另外买了房子,但是,还是住在船队宿舍里。

    船队宿舍热闹,渔民也常常会在这边的交流感情。

    船队的渔民赚的多了,也会去镇上的饭馆,吃吃饭,最受渔民欢迎的还是自助鱼店。

    “周安,你家那个现在在临海酒楼帮忙啊!”

    周安点了点头,道:“是啊!”

    临海酒楼听说很贵啊!一个菜就要好几十文,都够吃好几顿的自助鱼寳了。

    周安点了点头,道:“虽然贵,不过,还是有很多人的。”

    据说有很多的京都贵人。

    周安点了点头,道:“是啊!”陈二少说,这京都来的不在乎钱,在乎的是那情调,不过情调是什么东西,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人就喜欢在临海酒楼吃饭,吃晩饭,再坐船玩一圈,你们知道,那个船,坐一次要一两银子。

    “这么贵的船,居然有人坐?”

    那海边的坊船,虽然不能打渔,但是,可漂亮了。

    时光如水,鱼舱县的海鲜干货,名声越来越大,陆林手底下的船队规模,也不断的扩大,陆林在鱼舱县一待就是三年。三年期满,陆林选择了在鱼舱县留任。

    知道陆林要在鱼舱县留任,鱼舱县的民众十分高兴。

    船队的人知道陆林会留任,还举办了一场欢庆会。

    陆林发现,民众对他似乎还挺认可的,这种认可,让他忍不住有种志得意满的感觉。

    元宝已经十几岁了,这几年,元宝一直在辅助陈小菜做生意,几年历练下来,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冲冲已经开蒙了,陆林将冲冲送到了学堂之中,冲冲的功课还不错,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元宝站在船头,看着万里碧波,有些意气风发。

    这几年,元宝做生意越来越大,最喜欢的就是海运的生意,元宝跟着船岀了好几次的海。

    元宝遗传了陈小米的武力值,十分彪悍,船队之中的人,初时还有些看轻这个小鬼,时间一长,就只剩下佩服了。

    渔民宿舍

    “老李,你买房子了啊!”一个渔民对着姓李的渔民问道。

    李姓渔民点了点头,道:“是啊!在镇上买了一个。”这几年,各种海鲜卖的非常好,渔民的生活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很多渔民,都是在临海的海边宿舍买了一个房子,再在村里或者镇上买一个房子。

    “老李,你儿子是不是要成亲了啊!”

    老李点了点头,道:“那可不是。”

    前些年,渔民的日子不好过,这说亲不好说,这媒婆一听是渔民,就嫌弃,但是,现在不同了,这船队里的大小伙子,最是抢手。

    有时候,经常有村里的丫头,借口过来买鱼,前来相看渔民队里的人。

    陈小莱这几年,组织了一个渔民船王队,专门驾驭船王,这个船队之中的渔民,都是挑选的年轻,水性好,打渔本事大的小伙子。

    进入渔民船王队之后,每个月还有月例和一些时节礼物可以拿。

    渔民都以进入船王队为荣,船王队之中,没有婚配的小伙子,那都是抢手货。老李那个儿子,刚刚进了船王队,一下子就有好几个媒婆找上了门。

    老李笑了笑,道:“这不都是沾了县令大人的光?要换了几年前,娶媳妇哪里有那么容易啊!”

    这几年前,他还发愁儿子是不是要一辈子打光棍呢,老李怎么也没想到,儿子也能有人人争抢的一天。

    几个渔民都点起了头,纷纷表示县令大人的本事大,领导有方。

    这几年,靠着海鲜干货,渔民都发了一些小财,这附近的村民,有不少种地之余,也打渔来卖。

    “老李,你这婚事,酒席准备放在哪里办啊!”老李笑了笑,道:“放在自助鱼店。”

    渔民笑了笑,道:“果然是那里。”

    办喜事是需要场地,需要人手,桌椅板凳都要准备还是很麻烦的,之前渔民大多没有这个条件,只能简单办理,后来不知道是谁想的办法,把喜事放在自助鱼店办理,十文钱一个人也不算特别贵。

    后来,陈小菜知道了这件事,就表示渔民成亲,要是想放在自助鱼店办,可以提前包场还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把一众渔民都乐坏了,之后,放在自助鱼店办婚事的渔民,就越来越多了。

    鱼舱县的海边酒楼之中,不少人正在喝茶聊天。

    鱼舱县的海鲜名头传出去之后,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这临海酒楼可以从窗户看见外面的海,正是这些人最喜欢的一个人。

    因为临海酒楼刚开的时候,名声不响,来的人也不多。

    不过,有诚王爷的卖力宣传,这临海酒楼已经成了很多学子必到之地,许多学子来了之后,就在海边吟诗作对,临海酒楼贴心的为这些人准备了笔墨纸砚,一些好的作品,会挂到酒楼的墙上。

    几年下来,临海酒楼的规模不断扩大。

    陆林在湖边,准备了一艘大的楼船,楼船雕梁画栋,比船王的造价还要高岀数倍,这艘船倒不是用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