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年代青山绿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6章 主动示好(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司雨侬回家的时候, 司爱华已经相亲相的头大, 可是有司大娘坐镇, 他逃都没处逃。

    “奶, 我爸别是挑花了眼吧。”司雨侬回来一听,还没个进展,再看他爸那张苦瓜脸, 就觉得好笑。

    “我不怕他挑花眼,你爸压根不抬头看人。”司大娘气的要死,要不是儿子也到了这般年纪, 真想上手揪着耳朵拧上半圈。

    “您就饶了我吧,我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什么?”司爱华这些年都习惯了一个人, 冷不丁来个人,非要跟他聊出个一二三来,他根本不会。

    “这些人不行, 你妈就叫人再找, 你放心,我就不信咱们这地方,找不着一个合适的。”

    话音未落呢,就听到有人门在院门口喊道:“有人在家吗?”

    “来了。”司大娘走出去,就看一个小嫂子抱着一只坛子走了进来。

    “我前儿听说爱华哥喜欢吃腌萝卜, 这是我自己腌的, 您不嫌弃就拿去尝尝。”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腌咸菜的习惯, 腌的水灵又好吃,也是农村媳妇比拼的手段。

    司大娘赶紧接过来, “看你说的,我们家腌萝卜刚好吃完,是你有心了。”

    又叫司爱华出来,“人家小梅过来看你,赶紧请人进屋坐,我把坛子拿回厨房。”

    “奶,我帮你。”司雨侬从堂屋出来,她才不要当电灯泡。

    司爱华就看着他们祖孙俩,假惺惺一块捧着个只有脸大的坛子进厨房。

    祖孙俩就在厨房里小声对暗号,“这个叫啥。”

    “程梅,是隔壁县的,村子就挨在我们龙头村的另一头,和我们通着路呢。”

    “就是林阿姨建厂子的附近吧。”

    “对,就是。”

    程梅嫁过一回人,丈夫得急病没了,留下一个女儿。她在婆家守着女儿养到十六岁,婆家那边还有别的儿子和孙子,就想让她赶紧把女儿嫁了得些彩礼回来娶孙媳妇。

    原本没想过重新嫁人的程梅,一下子炸了,带了女儿回了娘家。娘家倒没说什么,但她话说的明白,自己会重新嫁人,女儿就留在娘家,过几年好生找个人家嫁了,让娘家给她女儿当个靠山,不叫人欺负了她女儿。

    “农村就是这样,女儿嫁出去,最怕就是娘家没人给你靠腰。万一在婆家吃了亏,没人帮你说理,这个亏就得吃一辈子。”不是说农村人都不讲道理,而是说,你要是遇到了不讲道理的,至少得有拳头准备着不是。

    程梅之前觉得婆家是她和女儿的靠山,也就一直呆在婆家抚养女儿长大。没想到婆家为了孙子,转头就想把孙女推出去换钱,这种人明显靠不住。这才带着女儿回娘家,她既然打算嫁出去,自然是不用娘家帮她养老,就是想让他们替自己的女儿做个靠山而已,娘家也没理由不答应。

    “她说闺女不带在身边,过几年直接从她娘家嫁出去,也挺好,我们落得清静。要是能成,以后当门亲戚走动就行了。”

    农村人结婚早,司爱华现在也不过四十岁,程梅也才三十五岁,其实放到大城市,这个年纪就算是头婚的,也大有人在。

    “带过来相亲的人里头,有条件比她好的,也有长的比她好的,不过肯主动来的,她是第一个。”相亲之后,程梅是第一个上门的,这等于是拉下自己的面子,主动示好。光凭这一点,司大娘就挺满意的。

    自家儿子司大娘当然是怎么看怎么好,但也知道他恐怕很难去主动追求任何一个人。司大娘正犯愁呢,要说这事,让女人家主动,她也说不出口啊。

    “这下好了,女追男隔层纱,我总算是可以闭眼下去跟你爷爷交待了。”司大娘呆在厨房的时间越长,就越高兴,因为程梅一直没出来呢,两个人聊了这么久,肯定有戏。

    等程梅走的时候,司爱华出来,把她送出老远才回。

    一回来看到家里一老一小都眼巴巴看着他,不由无奈道:“我们没说啥,她就是问问我龙头樱怎么种,结的果才多。”

    “她倒是挺会问的。”司大娘忍住笑,要问自己儿子别的,没准他真答不出来,问他怎么干农活,那可是说不完的话。

    “嗯。”司爱华也不吭声了,不过表情总算比之前好看,眉眼间也放松的很,没有那么抗拒。

    “我叫人再仔细打听打听她的事。”司大娘暗自嘀咕着,她看得出来,儿子跟这个程梅,真有可能成。

    程梅又来了一回,请司爱华帮她娘家看看沙棘树,司爱华一听,扛着工具就去了。

    司大娘和司雨侬在家里笑的打跌,惹得司青青还特意守在门口看程梅长什么样。

    “长的倒是一般,不过一看就是个会干活的。”司青青点评的倒是挺到位。

    “是会干活,之前在婆家就是个勤快的。”司大娘打听之后,越发觉得这个程梅不错。

    寒假过的飞快,司青青和司雨侬双双踏到回学校的路。

    四月份沪市的消息传来,林建云亲自过去一趟,将认购证在最高点卖掉,一个人获利超过一千万。这中间的暴利,可以说是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夜暴富的机会。很快,这种风潮蔓延到深市,一时间本地人靠出借身份证都能小赚一笔。

    那些当初想买又放弃的,大概一辈子都没法忘记这种后悔的滋味。

    林建云惊讶之余,对司雨侬手里的计划书就更感兴趣了。她不是没见过钱的人,林氏集团现在的收益已经颇高,一千多万还不值得她太当一回事。但若是这一千多万完全是靠司雨侬的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