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莲高高兴兴在厨房准备过年的物什, 一会儿没看,孙子推着昨晚儿媳妇骑回来的贵价自行车出去了, 杨大莲赶紧擦干净手出去找自行车。
出来见孙子骑着自行车,后面一群小孩子跟在后面追。杨大莲跑过去一把拉住自行车后座, 看稀奇的孩子都跑了, 樊孝坤扒拉着头推着自行车被杨大莲压着回家。
公公走了, 今后不用再去大伯家吃年夜饭, 杨大莲拿出十八般武艺准备了很多菜。他们俩口子田里的活足够过日子,儿媳妇还给了他们那么多钱,就算小儿子不在,这个年也要过得红红火火。
杨大莲高兴, 樊老三却是唉声叹气,不仅因为小儿子没回家, 爹走了小儿子没有回来,他心里有根刺,担心他哪天没了, 小儿子也赶不回来。
今天在家里吃年夜饭,林小薇知道爷爷走了, 和婆婆说起那次大伯给她打电话的事。
“娘,大伯打电话是我自做主张没有告诉先鸣,大伯那我会去解释, 你和爹说说好话,先鸣知道了肯定会回来,都怪我没告诉他。”爷爷走了他们都很痛心, 实在是情非得已,如果不是出国迫在眉睫,她会告诉樊先鸣,樊先鸣也一定会回来。
樊老三心头的刺有没有消除不知道,反正都是自家人,儿媳妇还怀着他的孙子孙女,不会给儿媳妇脸色看。
大年初一林小薇挺着大肚子给大伯拜年,解释了樊先鸣没有回来的事,大伯脸上未见动容,林小薇带着儿子回去了。只要解释清楚了就行,不能让樊先鸣背上不孝的骂名。
开春没多久林小薇生了个女儿,杨大莲和樊老三见真是孙女,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高兴居多。最高兴的就属樊孝坤,他从小就羡慕樊孝祥有姐姐又有妹妹,在省城的时候他还喜欢和真真妹妹玩,这次他终于也有妹妹了。
开春正是播种季,林小薇这时候生,婆婆要照顾她月子。村里的地按人头分,她和樊先鸣没有分家,田都在公婆名下,四个人的地婆婆还要照顾她的月子,公公一个人根本干不完。
林小薇不能下地帮忙也没有闲着,带回来的书她在研究,这次家里水稻育的苗不够,出了月子,没种完的田地里,林小薇种上了在农科院买来的瓜果蔬菜种子。
答应樊先鸣的事要一步步的实现,也到了证明她的时候,她怎么着也是十里八村第一个回乡的大学生。有种田经验的公婆在,还有她手里的书籍资料,县里和集镇供销社她都有门路,销路没问题,就看产量。
樊念,樊先鸣的女儿,小名念念,思念想念樊先鸣的意思,女儿的名字是他们对樊先鸣感情最好的表达。
樊孝坤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妹妹。
“念念,叫哥哥。”逗妹妹玩一会儿才会去写作业。
“小坤,今天学校学了什么。”村里的教学,林小薇不放心,每天放学回来都会问儿子课程,觉得不好的地方她会重新教儿子。樊先鸣那么重视儿子的学习,他不在她要看住儿子,不能让儿子给他丢脸。
出月子第一天大婶来看她,第二天大伯了,想让她去村小学教书,她拒绝了。这次彻底把村长大伯得罪了。
在村里教书工资没几个,她还想努力赚钱让公婆过好日子。去教书了,那些要大干特干的想法就不能实现了。
“妈妈,我不想去学校,你在家里教我好不好。”同学对他不友好,而且父亲母亲都比老师教的好,他不想去学校,在家里还能看着妹妹。
“不好,你是怎么答应妈妈的,学生就应该在学校读书,家里不是学校。”林小薇很严厉的批评樊孝坤。樊先鸣走后乖巧懂事的儿子回到农村,又变回樊先鸣走之前那样。儿子太懂事她心疼,不懂事她头疼。
每次儿子不听话,她就想樊先鸣。樊先鸣在,儿子最喜欢粘着他,有他在很少会不听话。
水稻还在生长,后播种的蔬菜已经成熟了。幸运的,不久前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意思是不再计划指派种植,计划收购。
地里的菜已经运去集镇卖了,还没到粮食的收获季,樊老三家通过种菜有了今年的第一笔收入。大家见了樊老三家的收获,眼红纷纷效仿。
一转眼樊先鸣离开三年了,除了樊先鸣离开后的第二个年头收到过他寄回来的信,这两年没有任何音讯。能联系的人全联系了,也给沈老师写过信,沈老师那也没有樊先鸣的消息。
担心樊先鸣又把信寄去省供销社,每年都会和以前单位同事通几封信,社里有什么关于农产品的消息政策她也能尽快知道,只有樊先鸣的消息不知道要从哪里得知。
“小薇,吃饭了。”樊幺凤喊林小薇吃饭。前年她公公去世了,田国昌在村里算是没有了嫡亲的亲人。大哥和家里闹成那样,弟弟又不在,樊幺凤和田国昌商量了回娘家和林小薇一起养鸡喂猪。
地里还是在种瓜果蔬菜,樊老三夫妻在打理,家里的事都是樊幺凤在做,一日三餐还有带孩子。
“三姐,爹娘回来了吗?”已经中午了,她和田国昌从养殖场回来,见饭菜还没有做好,回房里又拿出她和樊先鸣的合照。已经九月了,三年之期早就到了,樊先鸣还没有回来,连信都没有寄回来。
樊孝虎每年寒暑假都会来家里帮忙,樊幺凤没回来之前,村里竟然有了她和樊孝虎的闲话,接着儿子又在学校里打架。哪一年说儿子不像樊先鸣的话又被人翻出来说,同学当着儿子骂她,儿子教训了那个小孩,他自己也被打了。
摸着照片上那张熟悉的脸,如果樊先鸣在,她什么都不怕,就算村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