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0年代炒房团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1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明明都已经结束了期末开始, 可以回到自己家里面去了, 京大的宿舍楼却仍然没有关上大门。

    有不少学生都选择了留在京城。

    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能够考出来的这些孩子们自然都是天之骄子, 接受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快, 他们已经适应了京大的教授们传授的思想, 加上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交流, 他们的想法已经和那些小地方格格不入了。

    寒假回家那是不得已的, 毕竟还有过年这么一说, 暑假就无所谓了, 没有那些当做借口的节日,孩子们还是更愿意留在学校里面,和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更加轻松自在,学校里面也是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怕这些孩子们自己弄出来什么事情,索性就让指导员们组织孩子们去贫困地区上山下乡体验生活。

    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了, 就怕这些国家未来的栋梁们发生什么事情, 或者忘记了自己的根儿。

    好巧不巧被选中的五个地方里面就有前明坡,据说是因为前明坡村连续两年出了省高考状元,还组织人民修建大坝, 老百姓们积极响应,官民一家亲,民风足够淳朴不会碰到危险的缘故, 苏君缘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送上门来的宣传机会。

    一个把前明坡村已经初步开始形成规模的养殖种植技术拿出来推广向其他农村的机会。

    她是从未来重生回来的人, 自然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广告的重要性, 很多其实只有三分的东西,经过媒体夸张的宣传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六分或者七分,这里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又往往是获利最大的,比如当年叱咤风云的脑白金,尽管后面的广告多了,它显得俗气了很多,可是当年那算得上新鲜的广告可是吸引了不少人,苏君缘现在都还记的清清楚楚。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

    这广告词就很新鲜了,加上电视里面老头老太太憨态可掬的样子,更是一下子就让人记住了。

    所以说啊,成名要趁早。

    苏君缘感叹了一番,作为当地人,带领着指导员和自己的同学们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前明坡,见到了村长。

    村长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学生,还有大学生的指导员,整个人说话都不利索了,更别提安排一群人的住行吃饭问题了,苏君缘索性就直接带着同学们往自己的农家乐院子走去,她这院子已经修的差不多了,就这么二十来个人,她还是能够招待下来的。

    就是不能人人一间屋子了就是了。

    选中的五个地方,前明坡村的名字是最土气的,人家其他的地方还都挺高大上的,比如月牙村,指导员们不逼着孩子们自己选择,直接自己选择站队,往往最怕回到农村的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加上前明坡村的名字实在土气,来这边的都是些土生土长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城里孩子,本来他们已经做好了吃苦受罪的准备了,没有想到这里竟然是小不点的老家,小不点的老家竟然还挺不错的。

    住的地方外面虽然看起来简单,其实里面却别有一番天地,家具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电视和柔软的床铺,里面的很多家具都是手工打造的,外观好看的不得了,摸起来也没有钉子和木刺,使用起来更是舒服。

    还有厕所,也不是农村的那种脏兮兮的都快要冒出来的坑位,而是直接通往下面的沼气池的,虽然是乡下地方,但是没有虫子跳蚤,屋子里面还有淡淡的香味儿,可以说是十分的上档次了。

    这就是苏君缘想要制造的效果。

    现在电视广告还不发达,拥有电视的人也是少数,就算她找到了人制造了广告也没有什么用场,在看不见的时候,人们比起来虚假的宣传更相信亲朋好友的推荐,她只要让自己的这些同学们在提起来前明坡村的时候有一个“啊那个地方我去过,挺有特色”,就好了。

    还是很简单的,难不倒她。

    一群人稀罕了半天,在各个屋子里面串了串门,兴奋劲就下去了,开始想知道这个村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了,苏君缘这个当地人自然就被他们想到了。

    “好玩的?有啊。”

    苏君缘笑的一脸人畜无害,“我们可以去小河沟边捉鱼,山上还有野兔子呢,地里面的玉米也已经快成熟了,还有村民们自留地里面种的蔬菜也是,其实我们村已经有三家人联合起来弄了一个农家乐,你们可以进去体验农民们的生活,要不要现在就过去?晚上我们可以在河边搞烧烤自助,不过垃圾要带回来,不能污染环境。”

    她说的这些就算是放在后面的世界,都算的上是比较有意思的活动了,尤其是捉鱼捉野兔子,这些城里孩子哪里做过呢,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兴趣,苏君缘自然趁热打铁带着他们去了和自己签下合约的那三家。

    趁着同学们正在好奇的打量庄稼的时候,苏君缘悄悄对那三家人耳语:“带他们去能摘了的庄稼那里让他们自己劳动,别忘了按照正常支付给劳工的标准收他们的钱,别心疼那点东西。”

    三家人:???

    大学生哎!

    来他们的地里面帮忙做农活,还要收钱的?

    听错了吧。

    他们又看了一眼苏君缘:“真的收钱啊?不是给他们钱?”

    “不用给。”苏君缘一翻白眼儿,“他们就是来体验生活的,不用惯着他们,我还打算让他们轮流给咱们那边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当几天老师呢。”

    前明坡村缺乏高端知识人才,好不容易来了这么多,不趁着现在这个机会让孩子们都涨涨世面,实在是对不起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