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贵女纪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6章 世事如常(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太太李氏眼眸一动淡淡的说了句,“人贵感恩,许姨娘这道理你可懂得?”

    许姨娘道了句是,掐了一下林清喜道:“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林清喜灿灿然垂首不语。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里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林清浅在众人的揣测中对出了第一联。

    接着又道:“朝天门,朝天子,朝天门外朝天子,天门万岁,天子万岁。”

    此句没人敢说不是来,即便是嚣张跋扈的王明珠也不敢多言。

    “白云舟,白云飘,白云舟内白云飘,云舟万里,云飘万里。”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林清浅说完又问众人道:“可足三联了?”

    “够了够了,林小姐已经对出四联了。”有人感叹道,纵然他自负博学也只能想出两联,还不那么工整。

    “林家姑娘今日当真大放异彩啊!”

    有人称赞自然也有人贬责,“姑娘家的识得几个字,最重的是要做三从四德的贤良淑德之人,女子多才情便会害了她自己。”

    此人的论言林清浅也没有反驳,纵观历史中那些有名的才女,总让人莫名的心动,却又几乎都避不开命运多舛。

    诸如才气高傲的蔡文姬,咏絮才女谢道韫,诗词作品丰盛的朱淑真,清代著名女词人顾太清,总之,才女二字,说来都是泪。

    林清浅不觉得自己是才女,更没有想与他争辩。

    “王明珠,现在该你兑现承诺的时候了。”林清浅此时更关心的是这个。

    王世仁虽然认了输,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林家的姑娘敢真的让王明珠去致歉,王明珠虽然跋扈此时也扭捏道:“道歉就道歉。”

    便随林清浅来到李氏跟前,作势便要道歉,李氏起身道:“明珠姑娘不必多礼,也不用致歉,妾身确实是商家之女,但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

    再说你们小女儿之间不懂事的口角之争,做长辈的也不当真的。”

    看着李氏绵软,说起话来却掷地有声,既表明王明珠之言是不懂事而为之,又体现出她作为一个长者的容人之量。

    “你也看到了,是你娘自己不用我道歉,可怨不得我!”王明珠说完便甩手离去。

    许府的夫人刘氏带着许思凤给林清浅送来了彩头,林清浅当场就转手孝敬给了李氏。

    李氏推脱道:“你自己留着便是,何苦又送与我。”

    “它可不单单是一颗南珠,而是女儿的一片孝心,女儿能赢也多亏了母亲和外祖母教的好啊。”

    同座的以及来观赏大珠子的夫人们纷纷道:“林夫人你呀就收下女儿的一片孝心吧,我要是有个这样乖巧的女儿就好了。”

    “好什么好啊,我这女儿就是就是淘气了些。”李氏总不能在人前炫耀女儿道。

    谁不明白她说的淘气就是与王明珠对上之事,若是一点人家的女儿一定会知难而退,韬光养晦的。

    “我瞧着林姑娘就不错,难不成什么都要让着别人才好?”其中一位夫人笑道,谁家不看在锦衣卫指挥使的面子上对王明珠礼让三分,可算来个不怕事的人。

    静安侯夫人明白李氏的担忧,开口道:“林夫人你多虑了,京都是有王法的,林大人是朝廷大员,浅浅的伯父是大将军,伯母是清平郡主,只要浅浅不犯王法谁也不能欺负了去。”

    “浅浅还是我们静安侯府的大恩人,谁要是无理取闹,我静安侯府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此话一出众位夫人心下一阵唏嘘,难怪林清浅敢如此对王明珠,她们只道其父亲是翰林院四品大员,以后出阁入相也无不可,但目前比起王鹤还是差了一大截。

    那林将军和清平郡主又常不在京都,也不是时时能来给林清浅主持公道,但静安侯府不容小觑,虽比不上清平郡主的尊贵,胜在它是近水。

    林家小姑娘成了静安侯府的恩人,此事从没听人说起过,但静安侯府夫人发了话,那便不是作假。

    而且此时此地来说,就是在告诉众人,东倒西歪也得掂量掂量。

    既让林清浅出了风头,又防止她成为众矢之的,京都的风向一贯如此。

    世事亦是如此,你退避三舍,它也不会因此变得温柔。

    这一点静安侯夫人是以过来人的经验得出的。

    林清浅很感激静安侯夫人,李氏道:“侯夫人严重了。”

    几个女孩又问起林清浅的衣裳来,“林家姐姐衣裳不光瞧着别致,摸起来好生柔*软,是在何处选的料子。”

    “你也发现了?”郑惠儿笑道,林清浅轻笑,郑惠儿真的适合做托儿,都不用了她怎么解说,郑惠儿就代劳了。

    夫人太太们听女儿们一提,也问起来,林清浅耐心的讲解,“是外祖家布庄的料子,穿着舒适又透气,嗯,价格是稍微贵了些,不过是因为从江南那边来路途遥远本高了些。”

    “那样说来贵些也应当,我们大家都不缺那点钱的,只要穿着舒爽就成,我们北地的布料就是硬邦邦的,冬天还好要是夏日里就不太舒服,既然有这么好的料子,往后我们都去照顾。”夫人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林清浅的目的也达到了,与她们说了一阵便道:“其实我年纪小也不大懂布料,不如娘你给众位夫人太太们说说外祖家的布料怎么个好法。”

    林清浅确实对那方面了解的比较少,哪里比得上真正生于那里的母亲懂得多,李氏明白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