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别怂,上!(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9章 可怕结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还瞒着吗?苏幼薇侧着头, 轻眨了眨眼, 目光在他侧颜上扫了圈,小声道:“我一开始追求你, 是另有目的, 并非倾慕你。”

    如今七月将至, 还有十三日便是玉琼节,在原小说里, 那即是原主的大限之日。事关自身性命,她也不想隐瞒,比起自己独扛,有人分担自是更好。

    俞君泊默了几息, 方问道:“什么目的?”事实上,他刚已有疑虑。昔日种种,虽已过半年,但仍浮现在他的脑里。他早知,那时她情话多如星辰, 然则无一丝真情。

    “为活命。”苏幼薇回道,枕在他的肩上,又将手放入他怀里取暖,“我有三条路,第一引诱你,第二筹银离京, 第三便是回家。”

    说罢, 她心中别扭。因她刚发泄一顿, 言语责难他,也不留一丝情面,本是尴尬时,却因引出玉琼节一事,一时着急而忘了其它。

    但她忆着旧事时,便下意识想到刚才那幕。她算是指着他的面骂,难为他堂堂王爷,竟未大发雷霆,反言道会给她交代。

    苏幼薇心思百转千绕,时不时瞅他一眼,心里忽生一点甜意。恋人吵架,本也不必分个对错,不伤感情便好。

    诚然,在此事上,他一直在让着她。

    苏幼薇凑近他耳畔,细细说着:“我入住原主的身体时,偶预见未来,知我会在这一日死,且会死在你的手里,因此,才寻思着这三条路,今虽与你和解,但我怕有意外。”

    这一次,她无一丝隐瞒,对于前因后果,她和盘托出,只在几个地方换个说辞。

    “怪不得你若即若离,时而亲近我,时而又想离开。”俞君泊颔首。昔日的困惑,在今日全面解开,他轻轻叹息,“成婚日延后,在玉琼节那日,我陪着你。”

    “可是,”苏幼薇犹豫,“我怀疑会有意外,以致我因你而……比如,你递我一杯水,我被水呛死;你递我一块点心,我被噎死……”

    忽的,一个诡异的想法涌入她脑里:若在玉琼节那日成婚,当夜洞房花烛两人圆房时,她会否死在床上?

    苏幼薇面色怪异,脸上遍布红潮,忙甩去这些杂思,但昨夜、今早旖旎一幕仍现她脑里。她轻推开他,望着他的面容,更觉羞赧,匆匆留下一句:“玉琼节那日我们不见为妙。”

    俞君泊微怔,低头瞧罢自身,一切如常,虽不解她为何急着离去,但不曾阻拦。今日事端太多,他需去好生思虑一番。

    冰凉的气铺面而来,苏幼薇精神一振,心头火热散去,忽觉有一道强烈的视线扫来,望去时才知是俞晓晓。

    她正瞪着她,小脸红扑扑的,约摸是气的,这不,两眼含怒,又撅着嘴巴。

    苏幼薇走上前去,笑吟吟道:“为你哥哥打抱不平?”她发泄一顿,将心里郁气宣泄出,便已彻底放下,但旁人还憋着气。

    “哼!”俞晓晓将头一扭,但见她不搭理她,又只好回头,沉着脸别扭道:“昔日事已过,你纵有万般委屈,也别记在心里。”

    这一番话,让苏幼薇大为讶异。她细细打量俞晓晓,令其面红耳赤,对她囔囔道:“都是严姐姐劝的,让我劝好别只帮亲。”

    说罢,俞晓晓撇嘴,离她远了几步,小小的身影在风雪里略显单薄,发丝飘扬,流星簪上的玉石闪烁光泽。

    “严姐姐一向聪慧。”苏幼薇笑着道,眺目望去,便见严飞仙在谷口巡视,忽想到一事,问道,“晓晓,楚国公主可有异状?”

    “她哪敢见人,一直躲在轿里,正哭着。”俞晓晓不免疑惑,“你为何问此事?”

    “兔子急了会咬人。”苏幼薇轻声回道,“楚玉得一场空,又被遣返归国,我怕她怀恨在心。此时大雪封山,若她妄图不利……”

    “你多虑了,有诸多侍卫在,她只有几人,怎逞得了凶?除非,她有迷药,迷倒了我们,方可任其所为。”俞晓晓不屑道,但说着说着又蹙眉,“一国公主,会带迷药吗?”

    所谓迷药,不过是些助睡药剂,只是多加了一味人参,让药效更快更猛,倒不下三滥,也因此,为了主子的安全,仆婢会携带些。

    两人审视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扫向侧立轿旁的嬷嬷。若楚玉二人真有迷药,却是个大麻烦,不得不防。

    “你二人,去搜她的身,看有无异物。”俞晓晓当即下令,指派自己两个婢女。

    那厢,嬷嬷惊诧,欲言又止。如今形势,由不得她反抗。她乖乖站着,任人搜遍全身,心里直忧虑着,回忆刚才那一幕。

    当时在轿子里,楚玉面无表情地伸手,空洞着一双眼睛,显得呆板,似了无生趣。

    见此,她心里明白,颤着手,取出了一包迷药。以往,有过此类事,她并不陌生。

    “公主,慎重!”她悄声道。其实,楚玉回到楚国王室,仍旧是公主,即便名声尽毁,未来亦能寻个高门公子,当家做主。

    楚玉却是凄然一笑,低语:“我什么都没有了,还怕什么?索性,大家同归于尽。”

    “回郡主,一切正常。”婢女禀道。

    俞晓晓颔首,心里大石落下,便不再关注。

    “嬷嬷的身上没有。”苏幼薇摸了摸下巴,瞅了眼轿子,本着小心的原则,向两名处理野味的厨子提醒,“谨记,不得让楚人靠近。”

    厨子们皆出自王府,早已习惯勾心斗角,闻言立即反应过来,拜道:“王妃但请放心,食物不会出一丝差池。”

    旁边,几名侍卫也道:“王妃安心,水亦如此。”其中一人更是直白道,“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