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总有逆臣想撩朕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6章 密道(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橘黄色灯笼光线的映照下,匆匆而来的人们只看见了皇上身侧横七竖八的尸体,有些胆子小的不由得抖了抖,连带灯笼里的烛光都颤抖着把他们的影子拉长。

    淡淡的血腥味弥散在空气中。

    只见姬无朝独自坐在草地上,发丝凌乱,身上的龙袍也有多处褶皱与脏污,像是劫后余生般拍着胸口:“真是没想到,刚才皇宫竟然混进了刺客……”

    “刺客?刺客在哪儿?”有大胆的,立马拔出了腰刀,四处张望。

    魏国使臣估计是想到了他们暗害李德顺的计划,见李德顺不在这里,反而惊动了燕帝,花大价钱收买的太监还都死了,面色有点难看,正将阴冷的视线投向宋悦:“皇上,地上这些人是?”

    经他的有意引导,手下人便想到了一处疑问:“为何……那刺客只杀死了这些人,皇上却……”

    既然是刺客,那目标就是皇上无疑了,可这些太监都死得断了气,皇上却一处伤口都没有,魏国使臣提出的,确实有些奇怪。

    玄司北嘴角冷冷一掠,也不多说什么。

    宋悦就装作没看见,煞有介事地描述道:“刚才有个刺客假扮成了太监,想刺杀朕,好在这些太监忠心护主,才没让他如愿。可惜了小顺子,被一掌击中了心脉还一直挡在朕面前……等此事结束,这些为朕而死的太监都追封为烈士,好好儿安葬,知道么?”

    皇帝就是这点好,她说什么他们就得信什么。

    护卫们面面相觑,玄司北未曾发话,只有魏国使臣视线越来越冷。

    这燕国皇帝怎么搞的……小顺子不是被收买了么,怎么还成了以命护主的英雄?如若不是姬无朝在说谎,那这暗处就一定有高人相助。

    姬无朝不可能有这个脑子,不可能反应这么快,应该是暗处还有别人。

    魏国使臣本以为此事已被化解,忽然又见姬无朝多嘴道:“你们几个,好生搬动小顺子的尸体,别怠慢了!”

    宋悦指挥护卫去搬动身边一个太监的尸体,一番仔细的挪动之下,护卫们“恰巧”发现了小顺子手中紧攥的一片布帛:“皇上,刺客线索找到了!小顺子死前紧紧攥着这片布帛,看上面的撕裂的痕迹,应该就是从刺客身上撕下来的!”

    “哦?这是什么?”宋悦佯装不懂,捻了捻那块碎步片,看了看玄司北,又转向魏国使臣面前,“朕怎么觉得,这图案有些眼熟?”

    【那就是宿主塞到小顺子手里布的吧?#宿主碰瓷技术越来越熟练了怎么办#】

    魏国使臣只在整件事的背后谋划,只拿燕国这些太监当枪使,根本不担心会有牵扯出自己的证据,被宋悦这么一问,面上划过一丝疑惑,直到在火光下看清那布帛上的图案。

    “这不是魏国流行的花纹么……我看见大人身旁那个侍卫今天穿的就是这么一件衣服……一模一样。”有人小声议论。

    另一人张望了一下:“还别说,晚宴的时候才见到他,身为使臣大人的贴身侍卫,怎么现在就不见了踪影?”

    这么一说,在他们看来,魏国使臣就十分可疑了。

    魏国使臣也不是傻的,到了这一步,也知道自己掉进了别人挖好的陷阱里,冷哼一声,光明正大的承认了:“这确实是我魏国的布料款式,不过这也不能证明是我魏国之人所为,这宫中有奸人陷害,想挑拨魏国与燕国之间的关系,特意穿着我魏国的衣服行刺!”

    宋悦嘴角一抽。果然是玩惯了宫斗的人,这魏国使臣脑子不笨,几句话不仅转移了他的嫌疑,还能故意含沙射影。除此之外,还能顺带试探试探她的能力虚实。

    不过他猜到的,还真和实情有点相似。这恐怕就是老狐狸的第六感吧。

    不过,她还有后招,不慌。

    “这话在理。”宋悦装作对魏国使臣十分信任的样子,毫不怀疑,反倒看了一眼玄司北,“相国,正好你也在,干脆就替朕想想,会有谁想挑拨燕魏之间的关系?朕就觉得奇怪,燕国和魏国百姓更愿意看到的应该不会是战争吧,那为何要挑拨?这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

    话音一落,魏国使臣有些警觉地看了玄司北一眼。后者却眼神淡漠,只高深莫测地垂眸看着她,不知在想什么。

    久久,玄司北淡淡敷衍了一句:“微臣愚钝。”

    这句话,无论他怎么回答,都是错的。

    钱江已经向他汇报了情况,说曾看见一个身穿白衣的女人身影在此附近游荡,他几乎没了应付姬无朝的心情,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为真。

    对于姬无朝,他今天的确有些意外,根据钱江所言,杀死这些人的是一个武功高强的白衣女人,这些太监是想溺死李德顺,根本不是护驾而死,也没有刺客。所以这一切都是姬无朝刻意编造,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事情嫁祸于魏……姬无朝怕是已经警觉起来,想把魏国使臣赶出皇宫吧?

    而且,一计不成,被魏国使臣化解,姬无朝竟又顺口挑起了魏国使臣与他的信任危机……姬无朝或许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联手,想借此挑起他们的内乱,得以喘息?

    这一地的尸体,就是宋悦为保护姬无朝而留下的痕迹么?

    侍卫连忙又在尸体上翻找了一遍,没找到任何线索,光凭着一块布料,也无法直接定罪,但此事就像一根怀疑的针,扎入魏国使臣的敏感之处,让他不由得对盟友也保持了一分怀疑。

    玄司北的底细,无人知道。正是因为捉摸不透,才更有背叛的可能。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经历得越久,久越是会警惕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