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半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章 卷四 新岁(捌)(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长恭从府外匆匆赶回来时,黎婶正与连笙说起今晚的前因,谁也没有料到卫大将军会在上元这日回来,发觉长青不在房里,问了一圈,皆说不知大公子去哪儿了,但少将军却是一早便被无双小姐给喊走了。卫大将军一听,二话不说便与墨白二位先生出门去找,这才有了他们三人策马搭救的一幕。

    她与连笙说着说着,忽而间抬眼望向院外:“少将军回来了。”

    长恭行色匆匆地踏入府门,连笙一见,立时便生出些不爽的脾气来。今夜她与长青湖畔遇袭,那沈老头差点就要取了他二人双双的性命,他倒好,与卫无双同游灯会,也不知如何潇洒快活。想着,她更赌气地撇过头去。

    长恭路过她身边,她只当是没瞧见。

    “连……”

    “少将军,”一句连笙还未说完,府上下人便好意提醒他,“大将军还在祠堂里候着,您还是早些过去的好……”

    长恭皱了皱眉,又看了连笙一眼,连笙扭着脖子朝向一边,看来气还未消。

    罢了。长恭心想,过后再说吧。于是回头应了那下人一声“好”,又匆匆地走了。

    待到长恭一走,黎婶才肘了肘连笙的胳膊,笑道:“还置气呢。”

    “没有。”连笙撇了撇嘴犟说,“才没生气,我自他人剑下死里逃生,后怕都还来不及,何必为着那点破事生气。”

    黎婶见她死鸭子嘴硬,便也笑笑不去点破。听她话里提起今夜之事,又不由叹道:“你也晓得后怕,也不想想长青公子已然这般担惊受怕了快二十年了,你还偷偷地拐了他出去。”

    她半是可怜又半是嗔怪地说起,连笙一时竟也顾不得气恼了,问黎婶:“二十年?那沈璧是何许人,竟然纠缠了兄长近二十年。”

    黎婶闻言便长长叹了口气道:“唉,说来也是一桩旧话。”

    “那位沈掌门,与我们大将军原是同门,大将军年少时上祁山学艺,与先夫人——当时的剑派掌门幺女情投意合,那沈掌门便是同先夫人自幼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的师兄。当年祁山上生了些许变故,大将军一意孤行带了先夫人下山,直接就娶回了将军府,故而才与沈掌门结下芥蒂。”

    她话音刚落,连笙便忽而记起一桩事来,问道:“那位先夫人,可是唤作‘小枝’?”

    “正是。”黎婶点点头,“祁山剑派第十六代掌门素天问,独女素枝。”

    “噢,怪不得……”连笙一声恍然,而后才又皱了皱眉:“可那也不过情敌争风吃醋罢了,一点芥蒂,为何却要兄长二十年的性命?”

    “一点芥蒂,自是犯不着,但先夫人自打嫁与大将军后,便随大将军沙场征战,发觉身怀有孕时,正刚负了重伤从战场上下来。先夫人因这一战耗尽元神,以致生时难产,竟会因为体力不支撒手人寰,留下唯一一个子嗣。大将军为公子取名长青,亦是承袭先夫人名讳,惟愿其素枝长青。只说来也是可怜,长青公子一生下来,便没了娘。”

    黎婶一声叹息。

    “那然后呢?”

    “然后,沈掌门就如一夜之间发了狂一般,认定乃是他们父子二人害死了先夫人,便才有这几近二十年来的深仇大恨,恨到一心想要杀掉长青公子来解心头仇……”

    黎婶话才说到此处,忽然便见那头匆匆赶来一名下人,喊她:“黎婶。”打断了她的话。

    “这样慌慌张张的,有什么事?”

    “墨先生让你备些参茶参汤,赶紧的,少将军正在堂里挨罚呢!长青公子也在祠堂外头求情,跪了好一会儿了!”

    那下人说着又撺了黎婶两下,连笙一听,却是登时站起身来。她揪住他的胳膊喝问:“你说什么?挨罚?长恭为着什么挨罚。”

    “这我哪里知道。少将军从入府来,挨过的罚还少么。”那下人一面嘟囔着,挣开连笙的手,一面又催促黎婶道,“长青公子跪不得许久,大将军念他腿疾,一会儿定也就将少将军放了,你还是快些备着吧。”

    “哎——好,好,我这就去。”黎婶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回厨房去了。

    撇下连笙一人留在院里,不知所措。想要前去祠堂看看,又怕去了更要添乱,何况卫大将军不待见她,此时去了万一火上浇油……可她也拉不下脸去长恭房里守着。说不赌气那都是打落了牙齿和血吞,道给外人听的,想到他与卫无双同逛了一夜,哪有不置气的。

    思前想后,她还是撅了嘴,揣着一腔的五味陈杂回房去了。

    昨夜被炸的屋子已略修了修,勉强能住人,连笙在白先生处待着,着实待得提心吊胆,便就咬了牙也要搬回来。然而她回了自己的屋,却反倒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一面担忧又一面使着小性子,竖起耳朵听见一墙之隔闹闹喳喳的,有人喊着些“慢点慢点,当心”的话,定是长恭被下人们搀回来了。

    连笙登时攥紧了袖子,一骨碌翻了窗户出去,贴到墙根下,仔细听那墙外头的动静。

    约摸三五个下人的声响,又听见有人喊“白先生”,而后隔着门窗闹哄哄的一片,应当是长恭进了屋。渐而声音小了些,似乎已然安顿好了。她扒上墙头冒出半个脑袋,便看见陆续几个下人从长恭房里出来,跟着又有老妈子端了水进去。黎婶的参茶参汤业已炖好,连笙闻着味儿,才悻怏怏地又跳下地来。

    她慢吞吞地踱回房间,思索着要不要等人散完以后再去看看,来回从屋这头踱到屋那头,又从屋那头踱回屋这头,磨蹭了约有两盏茶的工夫,忽然却听到房门敲了敲。

    这么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