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裴已经下好了决定,对于孙瑾姿的劝,他也是可有可无了。
他反正只知道,他是为了他们两人好便好了。
在圣旨传下来的第一个早朝,晋楚易为了探知晋楚裴对于他临时改了婚期的事情的真实态度,便特地在早朝的之时点了他的名。
“祈王觉得朕的决定如何?”
晋楚裴以前不会拐着弯话,现在在孙瑾姿的强化训练下,却早就已经学会了。
听见晋楚易问得这么的直白,不由得微微一笑:“皇上英明。”
然后就没有二话了。
姿儿告诉过他,不管他的心里再讨厌一个人,也绝对不可能当着大家的面,尤其是他讨厌的那个人的面,让他看出来什么。
“看来祈王对于朕的这个决定很是满意,朕这就放心了。”晋楚易满意的笑笑。
不管晋楚裴是不是真的满意,他才管不着。他是帝皇,只需要管自已活得开心不开心,自已在乎的人高兴不高兴就行了,至于旁的人,那可是管不着。
朝堂之上并没有所谓的剑来剑往,只有欲盖弥彰的表面的平和。
内侍杜德长上前,扬起嗓音大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接着所有的人哗啦啦一片起身,震起一阵阵衣带声。
出得大殿之外,所有刚刚沉默着的大臣们好似都活了过来,一个个都忍不住想要跳出来搅翻这一池已经有些混沌的水了。
“皇上对祈王爷还真是厚爱啊。”
有人在声的议论着。
“怎见得?”
有人不屑的反问。
“若是不厚爱,这侧妃又怎么会赐了一个又一个了?”
似乎还不知道疲倦了似的。
“哼哼哼,这于大人你就不懂了吧。”有人声的凑上前去。
晋楚裴全程把他们的话都听在了耳朵里,此时不由得一个冷眼瞪了上去。
看得那人吓降妖除魔大一跳,身一颤,眼睛一眯,再也不敢开口了。
“是何意。”后面的大臣们也都识趣,知道那个是不敢当着祈王爷的面,直到他走到了仁和殿的大门口,转过转角之后,才开始凑上去继续问着。
“皇上赐的侧妃的人选你们难道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
“不一样?怎么不一样?”
看得穿的人始终就是看得穿的人,看不穿的人,就算是怎么样暗示他,也没辙。
“你不懂就算了。”那人已经提醒得够到位了,见他们还是不懂,不由得皱眉,还想再细,见户部尚书刘大人已经出来了,他连忙溢了一脸的笑意,凑上前去。
“刘大人,恭喜恭喜。”
刘尚书原本是冷着脸走出来的,他也听到了刚刚这些人在议论的他的女儿的事情。
原本这件事情,对于曾经的他来,真是大喜事一件事情,但是,其实他从心底里是打算站太殿下那一边的。
试想,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谁还会站在一个连母亲早就已经失宠的人的那一边。
这很明显,胜负早就已经定了,无需再多要更多的法,这是一场注定了打不赢的战争。
祈王爷运气好的话,前提还是跟太殿下的关系好,待到他登基之后,大概也能够安全的回到他的封地上去,但是,若是他们关系不好的话,那可就难了。
先朝多的是那种虽然分了王,赐了封地,但是,在新皇登基之时,没有活着到了自已封地的人。
故而这一次祈王爷的事情,谁又能够得准了。
虽然刘尚书心里对此还抱着一丝丝有限的希望,但是,他其实私心底里大概是明白的,这不是皇上对他的隆恩。
只是还有一法,那就是放弃他的这个女儿,坚定而执着的与太殿下站在一起。
也许此法是可行的,毕竟,他刘家不仅仅只有一个女儿,亏一个女儿,他还是亏得起的。
短短一个瞬间,刘尚书就已经想清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个一直盯着他看的官,见他眼眸之中,情绪翻涌,他好似不是在看着他的眼睛,而是在欣赏着钱塘江上的弄潮之事。
“没什么事的话,本官就先回了。”
在这里刘尚书是正二品,算是最大的,他拱拱手,一撩袍就先走了。
他走到另一边,却见祈王爷和平王爷正在一棵桂花树下话。
二人的表情看着似乎十分融洽。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居然就如此之好了。
出宫的路本来有好几条,但是刘尚书为了与那些大人们分开走,才会选择了这么一条人烟稀少的路,现在他要过去,便就只有往前走了。
所以,他必须得出去见礼,不然,就只有站在这里等着。
不过,这个地方并无什么大树还有廊檐之处可以藏身,他若是想要站在这里,只怕很快就会被人发现了。
到时候,只怕,什么事情都不清楚了。
一番计较过后,刘尚书迈着略显得有些虚浮的脚步往前走着。
“下官给二位王爷请安。”刘尚书竭力平静着自已的心神。
“免礼。”
话的晋楚平,他的声音温和,倒是符合他一向的形象。
晋楚裴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话。
那刘玉儿就是他的女儿了。若不是他生的好女儿,他与姿儿又如何那般的苦恼。
当然,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迁怒了。
“下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