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夫人又聊到别处,天南地北,从吃食到穿着,今日本来也就是听说谢夫人身体不适,几位夫人该做的祈祷烧香也差不多做完了,也就想着过来谢夫人这边陪她聊聊天,解解闷。
已婚女人们在一起聊天的无非就是穿着、孩子等等,聊到孩子,自然就得说起身为主角的杨夫人一家子。
“前日我是瞧着杨姐姐家里的儿子,看起来极有朝气、身强体壮也不知道他平时都吃了什么。”这话是王夫人问得。
在座的人都知道,王夫人的小儿子羸弱,从小就是在药罐子长大的。
韩夫人一听,“还不是你家那小子成天只知道读书,你让他来我府中,我让师傅锻炼他,不出三个月,保准给你一个身体强壮的孩儿。”
王夫人一听吓得脸色都白了,摇摇头,“不不不,先前我听了你的话,把孩儿送到你家,你们家小子把他弄成什么样子了,他太弱了,经不起这样的训练,我最近打算在吃食上下功夫。”
“别读那么多书,多出门走走。”谢夫人建议道。
王夫人叹气,“这是族中规定的,想他这么大就得早早把书读透了,你们家知息不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不求他有知息一般的出息,也是希望他身子能好点。”
谢夫人也知道世家的规矩,王夫人想管也管不了,她与儿子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也就导致从小那孩子与她不太亲近。
杨夫人想了想,“我家那小子,我一向都是顺其自然,不过从小他跟着他爷爷,倒也有他爷爷几分姿态。”
听杨夫人提起杨国公,几位夫人都自觉不再接话。
倒是一旁的杨绾听到这里,心想是不是说得杨绪?
杨绪就在知音寺?
那王小船是不是也在?
想到这里,杨绾有些激动了。
几位夫人又聊到别处,一直到天色渐晚才肯离去。
杨绾从谢夫人屋中出来,准备回去问问谢知息,王小船是不是也在知音寺,却在岔路口与杨夫人来了个偶遇。
她记得杨夫人貌似不是走这条路,方才明明见她往另一条路去了。
现在又拐过来,目的不言而喻了。
一开口,杨夫人就问:“你的伤到底是怎么回事?”
“额”她想了想,“跟谢夫人没有关系,是我自己弄得。”她还是不太想杨夫人插手她的生活。
“不是,肯定跟谢夫人有关系。”杨夫人却是笃定道。
她可什么都没有说。
“你能去哪儿陪陪我吗?”
她想,难道她之前那封信说得还不够明白?
她刚想拒绝,可是想起王小船的事儿,出口的却是:“好。”
杨夫人笑意盈盈,转眼看了看月星,“在我院子周围守着,不准其他人进来。”
月星应下,她就被杨夫人带回了院子。
果然是客人,谢夫人都只能住雅间,而杨夫人是独立的一个院子。
到了门口,她斟酌了半刻,还是问:“你还有一个孩子?”
“你说的是绪儿?”
她颔首。
“不错,他是你亲弟弟,比你小四岁,今年正好满十岁。”
“他平时十分粘我,不过他爷爷很重视他,很反感让他与我待在一起,我有很多时候见不到他,这次好不容易随着你父亲出来,他也被带出来见世面,我才能跟他有相处的时间。”杨夫人转头问:“绪儿他人呢?”
“公子应该是去山上打猎了。”
“这孩子,我都说了让他不要乱跑,怎么不听。”
月星道:“我这就传夫人的旨意让公子回来。”
“嗯,速去。”
之后她转过头来,“你正好也见见他。”
她启唇,其实她就是想问问王小船的情况,可不想面对那麻烦的小孩。
回到屋子里,杨夫人在箱笼里找东西。
“你找什么?”她坐着,实在是有些尴尬。
“你脸上的伤,不用点药会留下伤疤的。”
一直到杨绪满头大汗回来,她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娘亲你在找什么?”
杨绾本来也就是一身丫鬟的打扮,杨绪看也没有看一样,就在搜寻杨夫人的身影。
杨夫人正在那边帮杨绾弄药,闻言,抬起头来,“绪儿你回来了。”
杨绪坐在杨绾对面,用袖子擦了擦额上的汗,吩咐杨绾,“你给我倒杯茶。”
闻言,她愣了愣,还是给他倒了一杯茶。
杨夫人走过来,“绪儿,她不是我的丫鬟。”
这个时候杨绪才反应过来杨绾的奇怪之处,若是一个丫鬟,怎么一直坐在主人的位置。
他这才发现杨绾是一个陌生的面孔,再仔细一看,这个女人竟然跟她的娘亲有六分像。
“娘亲,这是?”
杨夫人正要说话,却被杨绾打断。
“杨公子,我就是谢夫人身边的丫鬟,夫人见我有眼缘,才拉我回来说话的。”
杨绪若有所思,“哦,你长得跟我娘亲很像。”
她松了口气,庆幸杨绪没有认出来她就是之前囚犯,也实在是因为她之前满脸的污垢,能分得出来她是女的已经是很不错了。
杨夫人定定的看了她一眼,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诺,这个药对你的伤势有好处。”
看着那药,她还是接过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