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主家的美娇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一十三章尸体不见(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她目光一紧,明显被眼前的来人给吓到了。

    李清欢只当她是没见识,倒也没有注意到什么不对劲。

    直到李老汉躬着背从灵堂里出来,又将衙役请回进了家门,周氏才回过神来,目光闪躲。

    李清欢也十分好奇出了什么事,竟然能惊动衙役大年三十的跑来问话。反正周氏也不让她走,那她便再留下来看看热闹好了,遂跟着走入了灵堂。

    这下,周氏是恨不得李清欢快些走了。

    她心头惶惶不安,但还是跟着走了进去。

    谁知刚一进门,便听闻那两名衙役说要验什么尸。

    “不行!我不同意!”周氏第一个反对道:“我婆婆尸骨未寒,也是正常死去,为何要莫名其妙的给你们验尸?”

    为首的衙役回头看了一眼周氏,语气森冷道:“我们接到有人举报,钱老妇人死于非命,特来查实。闲杂人等如有疑问,大可前去县衙核实情况。”言罢,便不再去理会周氏,而是向身后的另一名衙役使了一个眼色。

    那衙役表示明白,又朝李老汉鞠了一躬,表示尊敬。这才蹲下身去,欲意揭开那张破草席,看看钱婆子的尸骨是否与举报所说属实。

    然周氏却狠狠一惊,并立即上前去阻止那衙役的动作。

    “大胆刁民!莫非想阻止我等办案不成?”衙役怒喝,威严的官腔足够吓到一般的平明百姓。

    周氏被吓的瑟瑟发抖,但依旧不愿让开。

    “官爷,您是不是弄错了?我婆婆一个乡野老婆子,怎么会有人要害她呢!而且她真的是病逝的,您这样,只怕会冲撞了她的亡灵,这大年三十的,对官爷您也不吉利,要不”

    “大胆!你是说我们官府的衙役吃饱了没事干,故意扰民不成?”

    “不不不,民妇不敢,民妇只是”

    “大伯母万般阻挡衙役查验阿奶尸首,莫非是隐瞒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李清欢突然开口问。

    她怎么看这件事,都觉得周氏心头有鬼。

    周氏一惊,立即反驳道:“李清欢,你可不要随便开口诬赖他人。我,我才没有心虚。我,只是,只是怕他们触犯了你阿奶的亡灵,给家里招惹不吉利罢了。”

    “是吗?”李清欢冷笑。

    周氏越是这般紧张的急于辩解,便越是代表她心虚,李清欢便越是觉得此事可疑。

    难道,钱婆子真的如衙役所说死于非命?可又如周氏所说,钱婆子一个乡野老婆子,会有谁想要害她?

    周氏现下不想与李清欢争论,她看向一旁李老汉,又意有所指的看向跪在地上早已吓傻的李来福,希望公公能站出来说句好话。

    李老汉犹豫了一番,才对两名衙役道:“官爷,我家老婆子确实是病逝的。你们应该误会了。”

    这么说,是不同意衙役们检验了。

    衙役们互看了一眼,最后为首的衙役坚持道:“李元山,此事虽然是你家的事。但既然有人报案,我们便不能放任不管。多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说罢。不顾周氏的阻拦,一把掀开了地上的破草席。

    阿桃下意识的撇过脸去,心中惧怕瞧见她阿奶那张刻薄尖酸的脸。

    不过李清欢和在场的其他人倒是将钱婆子的尸首看的一清二楚。

    “这是怎么一回事?”衙役冷声问道。

    周氏一下瘫倒在地,不过她很快便恢复了神色,并故作慌忙道:“官爷,民妇也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这我婆婆明明,明明是我亲手替她装验摆放的。谁知一定是,一定是有人故意盗走了我婆婆的尸首”

    衙役觉得周氏在胡说八道。要说人家偷盗尸体,那种情况也只会出现在有钱人家下葬后,盗墓贼为了盗取陪葬物而盗。但人家也不会要尸体啊!更何况还是像老李家这么穷的人家,而且还未下葬。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

    那就是用作冥婚。

    但这种情况的条件是童男童女,或者是年轻的男女需要配阴婚,才会通过买卖或盗取的方式偷走刚刚死去的尸首。

    可钱婆子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妪,先不说长相如何,这个年龄人家也绝对看不上啊!所以这两种可能都能完全排除。

    李清欢也觉得周氏的说法太过荒唐。

    钱婆子临近晌午时分才过世,期间又无人前去,而后李清欢和客人们便陆续到了。

    先不论人家盗取钱婆子的尸首作甚?那也得有时间。除非是今日摆在这的尸首根本就不是钱婆子。

    那便更奇怪了。若非钱婆子死于非命,她的尸首又怎会无故失踪?而周氏之前说什么亲自装验,自然也就是不攻而破的假话了。

    李清欢能想到这些,衙役自然也能想到。遂厉声问道:“周氏,你最好从实招来。”

    周氏却摇头。“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

    两名衙役互看了一眼,已心知周氏与本案脱不开关系。

    李清欢则似乎想到了什么。

    几日前的一天傍晚,她与司马越一同回来,刚好抓住行为古怪的李来福。记得那会李来福吞吐了许久,刚开始并不承认自己做了坏事,可后来却又承认了。还说自己是与周氏在山上头偷粮食,所以才弄的一身泥。

    现在想来,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假如,钱婆子那时候便死了。而且还是周氏母子趁着夜色上山掩埋的,那么今日的事,便也不难解释了。

    只是周氏母子为何对钱婆子的死讯隐瞒不报?又为何要偷埋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