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追夫:大理寺探案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七章辨恶钟(十四)(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大早,大理寺便有人来报案,报案的居然是林府苏氏身边的人。

    “大人,苏夫人让奴才来报案,唐氏谋害齐少爷!”

    这件事,卫谚并不奇怪,上一次,唐氏便装神弄鬼想要掐死苏氏的儿子。卫谚只当作这是唐氏和苏氏之间的矛盾,只是这件事三番两次的发生……

    “事情具体是怎样的?”卫谚问道。

    下人道:“齐少爷吃了糕点后,便头发晕,口吐白沫,大夫来看,便说少爷是中毒了。大夫用了催吐的法子,才令齐少爷保住一条命。后来查,膳房的人说唐氏碰过糕点,一定是唐氏要谋害少爷!”

    姚菀闭上眼睛,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捋了一遍。

    林太傅收到李丞相的信上了兴善寺,死在了供奉十殿阎罗的归一殿。

    杀死林太傅的人身上戴着李丞相的玉佩。

    这一点可以推出,林太傅的死和李丞相的死是有联系的。

    送信给林太傅的是个女子。

    杀死林太傅的是个男子。

    这两人和林太傅之间有血海深仇。

    唐氏和苏氏不和,且都有杀死林太傅的嫌疑。

    唐氏三番五次想要杀死苏氏的儿子。

    以唐氏对林太傅的感情,自然不可能是为了林太傅出气。

    那只有两个可能,唐氏极度厌恶苏氏,又或者说……

    “杀人灭口。”姚菀道。

    卫谚听闻此言,面色一凛,立即起身:“去林府。”

    从大理寺去林府的距离并不远,两人骑马,一刻钟便到了。

    两人进了林府的大门,由管家引着去了苏氏那里。苏氏正守在床边,眼眶发红,一看到卫谚,便连忙走了过来,在他的脚边跪下:“大人,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唐氏那个贱人将我的齐儿害成了这样!”

    苏氏哭得稀里哗啦,眼睛里都是对唐氏的恨意,恨不得将她撕了一般。

    姚菀看着床上的人。床上的孩子七八岁,躺在那里,脸色苍白,毫无血色。这小孩真是那日哭得最厉害也是最真诚的小孩。林太傅死了,或许便只有这小孩是最伤心的,但是讽刺的是,这小孩并不是林太傅的孩子。

    “本官会查清这件事的。令公子的身体如何了?”卫谚问道。

    苏氏擦了擦眼泪:“齐儿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不知何时会醒来……”

    “很快就会醒来的。”卫谚道。

    “哈?”苏氏愣了一下。

    “你要对外道,齐少爷很快就会醒来,这也是讨个好兆头,不是吗?”卫谚低声道。

    苏氏点了点头:“是的,齐儿很快就会醒过来了。”

    卫谚和姚菀又去见了唐氏。

    他们去的时候,唐氏正坐在梳妆镜前,梳妆。她的黑发散落下来,挡住了半边的脸,只露出一双黑的发亮的眼眸,浑身透出一股媚意。她只着一件衣裳,虽然三十多的年岁,但是风韵犹存。

    唐氏不慌不忙地梳着妆。

    “糕点里的毒是你下的?”卫谚问道。

    “是啊。”唐氏红唇轻启,承认的很干脆,“你将我抓起来啊。”

    “你为什么要下毒?”卫谚问道。

    唐氏柔媚的眼神从卫谚身上扫过,又看着姚菀:“可以让这个小姑娘出去吗?”

    姚菀很厌恶她的眼神:“若是我不出去呢?”

    唐氏扭过了头,继续梳妆,根本不理会他们二人。

    姚菀翻了一个白眼,准备出去,却被卫谚拉住了手。

    “唐夫人,你的运气真好。”卫谚道。

    唐氏梳妆的动作一顿,却没有说话。

    卫谚继续道:“若是齐少爷真的死了,那你就得以命抵命。好在他没什么事,很快就要醒了,所以你保住了一条命。这不是运气好吗?”

    唐氏笑了一声,依旧没有说话。

    “唐夫人,有些事做过了便会留下痕迹,无论你怎样抹,都是抹不掉的。终有一日,真相会大白。”卫谚道。

    唐氏的脸上依旧挂着妩媚的笑,对他的话似浑不在意。

    卫谚拉着姚菀的手离开了她的房间。

    脚步声远去,唐氏脸上的笑意也随之淡去。

    “抹不掉吗?”她低声囔囔道。

    卫谚和姚菀还未踏出林府的门,便被苏氏拦住了。

    “卫大人,您就这样走了吗?为何不将唐氏那个贱人抓起来?”苏氏就在门口等着的,见卫谚就这样走了,如何肯依?

    “苏夫人,这是你们的内宅之事,并未在大理寺的管辖范畴。”卫谚冷冷回道。

    “卫大人,你这是要包庇唐氏吗?唐氏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还是说大人,荤素不忌,连唐氏那贱人也……”苏氏气愤之下,已经是口不择言。

    她想着,尽管不能杀了唐氏,也要将唐氏抓进牢狱里关上几天!

    岂知,卫谚居然这么轻而易举地放过了唐氏。

    “本官自有判断,还请苏夫人莫要胡言乱语,大理寺的牢狱里还空了几间房。”

    苏氏咬得牙根生疼,才给他让出了一条路。

    卫谚带着姚菀离去。

    夜深了,一道影子急匆匆地走过走廊,来到一间房门外。

    原来那是一道丫鬟的身影。

    她穿着丫鬟的衣服,低眉顺眼,推开了房间的门。房间里一个人也没有,她顿时一喜,走到了床前,看到床上躺着的人,手里便拿出一根银针,银针在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