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追夫:大理寺探案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送子观音(五)(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卫谚‘董夫人’三字一出,那女子的表情便是一滞。

    美人蹙眉,别有一番动人:“今日多谢谚哥哥的救命之恩,婉儿铭记于心。婉儿也许久未见谚哥哥了,今日得空,不如趁今日一叙?”

    卫谚道:“但是我没空。”

    美人轻轻叹气:“那婉儿便待得谚哥哥有空。”

    卫谚道:“这凡事讲究一个先来后到,我与这位姑娘已经约好了。”

    崔婉儿的目光落在姚菀身上,瞧着那是个比自己年纪还要小的小姑娘,长得跟自己差不多好看,但是却比自己嫩许多,这脸色便有些不太好看了。

    姚菀:“……”

    她只是一个旁观者。

    “那谚哥哥便是不愿与我一叙了?”崔婉儿的眼睛微微眯起。

    卫谚道:“是。”

    崔婉儿的眼珠子转了转,像是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惊慌的表情,猛地抖了抖双袖,然后垂头四处找了起来,那架势,竟像是要将整个马车都翻过来一遍一般。

    美人寻得头发散乱,脸上全是惊惶不定,最后望向卫谚,带着一些无助:“谚哥哥,有人偷了我的东西!”

    “什么东西?”姚菀问道

    “与你何干!谚表哥,刚这马突然发了狂,将赶车的甩了下去,开始狂奔,一定是有人在马车上做了手脚,趁机偷走我的东西!”

    崔婉儿要去看卫谚,卫谚的身形一动,落在了姚菀的后头,姚菀便堪堪挡住了她的视线。

    崔婉儿焦急中带着几分怨毒。

    姚菀:“……”

    看来卫大人有意拿她做挡箭牌。

    姚菀想,卫大人今日答应若是梁王的案子破了,便让她入大理寺,那她便送卫大人一份厚礼。

    “是何东西?刚马车狂奔之时可曾遇到什么怪异的事?”姚菀板着脸,煞有介事道,“这问案的活都是我这种小捕快干的,卫大人负责在关键的时候提点我们一番。”

    崔婉儿瞪着姚菀,姚菀不为所动。

    崔婉儿的牙齿都咬碎了,不得不继续道:“一块玉石,挂在脖子上的,刚马车狂奔的时候,我觉得脖子一痛,恍然间有一双手从车顶伸了下来,抢走了我的玉!”

    “那手是何模样?”

    “男子的手,其余便没看清了。”

    “他的脸是何模样?”

    “只伸进一双手,我又如何看得见他的脸?”崔婉儿有些气愤,再次看向卫谚,语气顿时柔和下来,“那块玉是观音庙请的,很重要,谚哥哥,你快帮我寻寻。”

    卫谚走到了马车前,将马车里的布置扫了一遍,马车里的布置不可谓不奢华,经历这一番颠簸,里面的许多东西都是完好如初。马车的设计也是别处一格,两侧是假窗,窗户开在头顶,一个约四寸长四寸宽的小口,可以容得下一个成年男子的手臂。

    卫谚一靠近,崔婉儿就目光盈盈地落在他身上,像是恨不得钻进他的怀里。就在崔婉儿往卫谚身上挪的时候,身体绵软地想要坐不住的时候,姚菀再次挡在了他们之间,崔婉儿的脑袋便靠在姚菀肩膀上了。

    崔婉儿瞬间坐直了身体,恶狠狠地瞪了姚菀一眼。

    “观音庙?是祈福的,还是求子的?”姚菀问道,“不过观你模样,应当不是求子。”

    “为何?”

    “观你面相欲求不满,明显是丈夫不在身侧,若是如此有子,那才怪哉。”姚菀道。

    崔婉儿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你不帮我寻回东西,问我这些作甚?”

    “因为你根本没有丢东西。”姚菀钻进了马车,坐在了崔婉儿的对面,目光落在她那白皙的脖子上。

    崔婉儿脸色猛地变了:“你这捕快便是这般做事的吗?抓不到贼人就说我没丢东西?”

    “马车疾奔的时候,人的身体会往后倒去,所以你只可能在后面的这几个位置,男子手长不过三尺,这该是多长的手臂才能从你脖子上扯下东西呢?”姚菀冷静道,“再来,按你所言,是贼人将东西硬生生地从你脖子上扯走的,那你脖子上为何一点痕迹都无,白皙如旧?”

    姚菀等着崔婉儿恼羞成怒、化身泼妇。

    然而,她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崔婉儿上一瞬还是那恶狠狠的表情,下一瞬羞怯的笑意,捶了姚菀的胸口一下:“小姑娘的眼睛也太利索了,我不过和卫谚开个玩笑罢了。”

    姚菀捂着自己的胸口,汗毛都立了起来。

    “罢了罢了,看来今日卫大人是没空了,来再奉上拜帖。小姑娘,你也一起哦。”崔婉儿朝着姚菀眨了眨眼,起身,坐回了马车里。

    此时,她的家仆也追了上来,向卫谚和姚菀道了一通谢,便赶着马车离开了。

    姚菀看着远去的马车,一时有些难以回神。

    “她素来爱捉弄人。”卫谚道。

    姚菀这才回神:“变脸比变天还快,我一时都没适应过来。”

    卫谚但笑不语。

    “她是谁?”姚菀问道。

    “崔婉儿,清河崔氏,父亲为刑部侍郎,三年前嫁入武将世家董家,为董家妇。”

    “不过她应当是去求子的。她身上带着香火气,而且,她袖中藏着一本经书,我窥见了书的名字,是一本《送子观音经》,所以她说的并非全是假话,她是自观音庙归来。纵使那番变故,她仍将经书紧紧护着,可见那经书对她着实重要。”

    卫谚脸上的笑意突然消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