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男主他有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颜迟急急忙忙地捻起袖子要给他擦干净,却被他一把钳住了手腕。

    男人猩红的眼眸直直锁住她,颜迟像是被他的目光缠住,她几乎能听见血液冻结,骨骼颤抖着碰撞的声音,她止不住地浑身战栗起来。

    “施……主……对不……”她吞吞吐吐地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在她觉得男人会咔嚓一下扭断她的胳膊时,却感觉手腕处一松,她诧异地看着男人,发现他已经闭上了眼睛。

    颜迟心里一咯噔。她微微张着嘴,伸手叹了叹男人的鼻息。男人呼吸匀稳,就像睡过去了一般。

    颜迟连忙从他身上起来。

    “方丈,弟子打扫寺门前去!”她丢下这句话就飞快地踉跄着脚步离开了这里。

    方丈看着远去的人影,又看向躺在地上的人。念珠突地崩开,珠子四处散落,他叹气,“躲不过,躲不过……”

    凶残暴戾……杀人不眨眼……

    颜迟收拾包袱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循环着这几个字,她知道自己这次惹了大麻烦,等那个黑袍男子醒过来后,她铁定完蛋了。

    从西禅院一回来,她就火急火燎地收拾着东西,现在不跑,更待何时?反正她早就决定要离开这里的,现在只是提前了日期而已。

    她趁着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在打扫或是在早修,从小偏门溜了出去。

    ————

    窄小的木棚周围飘着食物煮熟的香味。木棚底下稀稀拉拉地坐了几个人。

    “客官,您的面。”店家将一碗面端到木棚最边缘的角落处。

    “多加了辣椒面没?”缩在木凳上,全身包裹地严严实实的,只剩下半张脸的人开口道。

    “加了,加了!”店家从脖子那里取下汗巾,擦了一下汗。

    “嗯,多谢。”

    “客官请慢用!”店家一面笑着一面回到挑担处,心里却生下些许疑惑,这天气也不冷,这位客官怎么裹得这么严实,不闷吗?不过这也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他甩了甩头,抹了一把抹布,继续和面。

    颜迟四处张望了下,然后取下挂在脸上的布。头皮有些不舒服,她扯了扯粘黏得不太贴合的头发,生怕一个不小心头发就滑下来了。

    碗里的东西红亮红亮的,中间散着一小撮绿绿的葱花。她闻见肉的香味,迫不及待端起碗,先喝了口汤。很久没喝过有油沫星子的汤了,暖汤一下肚,她满足地叹了一口气。

    还没吃上一口面,旁光就看见斜对面浩浩荡荡来了一队穿着黑玄甲的兵官。她赶忙低下头,一只胳膊挡住了脸。

    整齐的步伐踏在地面上,夹杂着灰尘的轰鸣越来越近。颜迟的心砰砰砰地跳了起来。兵刃的铁腥从身边划过去,黑色队伍掠过了小木棚。偷偷瞟见他们往后边走去后,她刚要卸下一口气就听见后面传过来一道冷冷的声音。

    “你,转过来。”

    颜迟心尖儿一凛,她保持着镇静,从容地往嘴里塞了几根面条。

    “说你呢,转过来!”后面那人似乎动了怒气。

    颜迟将嘴里的面吞下去,转过身。

    一条胳膊抱着,横过胸膛,一只执着长刀,站在黑色队伍前面的那人上下打量着她,接着那人抽出一张画纸,打开,看看画纸又看看她。

    颜迟感觉到对面的人的视线像毒蛇一样在她身上逡巡。她紧张地咬着唇,心跳加速,快得像是要蹦出胸口,整个人呈一种紧绷的状态。

    “走!”终于,领头那人一声令下,黑色队伍齐齐转身,从她面前走开了。

    “呼……”颜迟转回来,执着筷子的手有些发抖。她摸了一把自己额头上冒出的冷汗,指尖染上黑黄黑黄的颜色。糟糕,掉色了!她赶紧在额头上系上一块布。

    “还没抓住?唉,也不知道那聚山寺的和尚怎么得罪王爷了。”

    “据说王爷悬赏黄金千两来捉拿他呢!”

    “啧……”

    颜迟面无表情,机械地咀嚼着面条。

    “哎,别扯这些了……说起来明日便是嵩雎书院的入学测试了吧?唉,我啥也不求,就求祖坟能冒点儿青烟,让我那不成器的大儿子沾些光,能考进去。”

    “老兄,你大儿子要是考上了,那可是不得了的事!”

    嵩雎书院。

    颜迟嚼着这几个字,凝思良久。

    清雨缠绵,淅淅沥沥。

    门童背倚着柱子,打了个呵欠,咋见一云衫小公子手执一把素色油纸伞立在面前,他伸长脖子,问道:“公子”

    小公子上前几步,收了伞,一张略显粗黑,眉宇却十分秀气的脸出现在眼前。小公子向他作了个揖,“我是前些日子刚通过入学测试的学生,今日前来报道。”

    门童道:“敢问公子姓名”

    小公子沉默了一会儿,“颜迟。”

    门童点点头,“公子且稍等。”说完便急急走向里院。

    颜迟目送着门童走远,然后仰首,看着门匾上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嵩雎书院。

    蕲阳第一书院。

    自古以来,大多书院都坐落于幽山静林之处,这嵩雎书院却与其它书院大不同。它是少有的坐落于京都闹市之中的书院。

    这与它的起办人不无关系。

    此书院乃两百多年前两位舜玉侯爷亲联所办。

    因两位侯爷深感现下书院毫无讲学之风,且门第观念深厚,严重阻碍学术发展,遂联合在皇城创办了嵩雎书院。

    书院以“学术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