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轩终于回到了京城,明之杭亲自去迎接,二人携手进了城门。
“圣上己经等侯多日,甘州之事,圣上还等着你亲自禀报。”
明之杭道,“路上可还安全?”
萧轩赶紧道,”多谢老师挂念,一切都好。“
明之杭应了一声,又看了看一边的玄衣,“听说你在甘州受刺,是那府台大人所为?”
萧轩点头道,“正是,幸得有玄衣拼死相救,学生才能逃过一劫。”
“还是让你受惊了,为师明知此行危险,就该多派些人手。”
萧轩急向明之杭道谢。
“咱们先进宫复命。”
二人上了马车,没有闲杂人等,明之杭亲切的拉着萧轩的手左右看了看,这才长长一叹,“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萧轩有些不自在。
明之杭有些激动的道,”受益,此番你可是为朝廷立了大功了,自从武安侯回京,朋党之争越来越烈,如今武安侯一除,朝廷终于可以消停几日了。“
”可是武安侯一倒,刘景岂不更加嚣张?“
明之杭笑道,”咱们得一步步的来,刘景只是一个阉人,权利再滔天又有何作为?若是武安侯掌了权柄,其结果可是难以想像了。“
明之杭之意,武安侯将来会反。
萧轩倒也身子一僵,明之杭拍拍他的手,”为师所虑或许远了些,但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趁现在他气侯未成而除去他,总比将来成了气侯的好。“
萧轩低头不语。
明之杭又道,”为师知道你心里还有疙瘩,若那武安侯没做违法之事,为何要与李芳写信?工人暴动不正是李芳所逼吗?私运玉石不也是李芳所为吗?这一切背后,武安侯会没有关系?你别想太多了,既然奏章写了,皇上面前可不要再返悔呀。”
“是,学生明白了。”
明之杭听言十分满意。
到了皇宫,萧轩如实向中宗回报了甘州之事,工人并非暴动,只向衙门请愿而遭到府台无理镇压,府台与李芳贪污工人工钱,才引来工人罢工,再有就是玉山年产玉石三万斤,上交朝堂只有两万斤,余下一万斤被李芳私下运走贩卖,这一切府台可以作证。
只不过李芳一死,走私玉石这么大的事,仅凭李芳完全不能运作,那么他身后还有那些人?除了查到武安侯与李芳的信件外,没有更多的线索了,并呈上了书信。
中宗看了书信,紧皱着眉头,”这信上并没有谈及玉石之事?“
萧轩不语,明之杭上前奏道,"信上的确没有明目张胆的说起玉石,因此事极为隐秘,他们又岂能受之于把柄,不过通过此信,却也传达了两个信息。”
“哦,那两个?”
“一,武安侯与李芳关系非常,从署名及落名可以看出,二,李芳言及甘州天气是不是在向武安侯说明,今年的玉石怕是有误?”
“明卿的意思是说他们用的是暗语?”
“圣上英明。”明之杭又道,“还有一事,圣上还记得前不久查得一处走私玉石的商船?”
“朕记得。”
明之杭道,“那位赵老板臣问过狱卒,赵老板关押期间,武安侯曾去探过监。“
”这有什么关系?“
”若没有武安侯的威胁,赵老板能担下一切罪责?原来是武安侯抓了赵老板一家老小。“
什么?
中宗猛的站起身来,连萧轩都吓了一跳,这一点,他倒没听明之杭说起。
”臣早知此事没那么简单,派人暗中调查过,好不容易找到赵老板的家小,圣上若要审问,臣可带进殿来,只不过,赵老板的家小并不知晓赵老板所为,但她们却能指证,当初的确被人暗中劫持。“
中宗一气之下拍着龙椅,”萧爱卿。”
“臣在。”萧轩回过神来。
“朕令你为主审官,三司陪审,朕还要亲自听审。”
“臣遵旨。”
明府,玄衣侯在书房,明之杭从宫里回来,玄衣立即请罪,“属下无能,没有完成任务。”
明之杭摆了摆手,“罢了,我让你见机行事,也并非一定要取他性命。”
“不过,萧轩死在甘州更能让皇上相信武安侯的‘罪行’,我们可以以萧轩查得武安侯的罪行而被杀人灭口。”
明之杭道,”他必竟也是我的学生“言毕叹气一声,”幸得他还算听我的话,哦,对了,曹盈可有下落。“
玄衣摇摇头。
明之杭眉头紧皱,想了想,”传令下去,若有形踪,不必再留活口。“
那日是这个冬季的第一场大雪,前夜无瑕坐在铁窗下吹了一夜的风,天亮时,才感到寒冷,不停的咳嗽起来。
“无瑕,你这是怎么了?”
“娘,我没事。”
“你这孩子。”石母将棉被披在无瑕的身上,无瑕拒绝,“牢里阴冷,娘年纪大了身子受不了。”
“你将被子都拿给了我,你却病了。”
无瑕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儿媳身子好。“
石母长叹一声,坚持给无瑕披上了棉被,”又是一夜没睡吧?“
无瑕点点头,”今日便是堂审了,便是侯爷做了安排,我也担心。“
”是呀。“石母叹道,朝着窗口跪了下来。
”娘?“
石母双手合一,”昨夜我梦见老爷了,他会保佑坚儿,保佑石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