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闺玉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2章:一条船上的人(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甘州州府。

    驻疆太监李芳拿着手里的信看了又看,实在不明白刘景为何要召他回京?

    信上没有说明原因,只是一封普通的调令,却让李芳心里直打鼓。

    作为刘景的人,刘景的性子他太了解了。

    ”公公?“

    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将领走了进来。

    ”夏金将军。“李芳领将领入坐,”你来得正好,杂家正要寻你去。“

    ”调令下来了?“夏将军但见李芳脸色不太好,不由得问来,”可有什么不妥?“

    李芳长叹一声,将调令拿给夏金,夏金接过一看。

    ”公公什么时侯出发?“

    ”调令上说下月十五之前必须到京城,看样子得马上起程了。“

    ”这么快?“夏金眉头一皱,”那公公又什么时侯能回来?“

    ”这“李芳也说不上来,他屏退左右,”此番回京,怕是刘公公要问罪了。“

    ”问罪?“

    ”玉船被查一事。“

    夏金生凝,“可这调令上并没一句责备之话。”

    李芳摇头道,“刘公公的厉害,将军还不清楚,但凡有做错事者,公公必派人来质问,可现在京城那边一点消息也没有,杂家心里有些慌了。”

    夏金一惊,又自责道,”此事乃下官之过,若下官不提议走益州,玉船便不会被查了,公公此番回京可将实情禀报于刘公公。“

    李芳长叹一声,“若这般容易便好了。”

    夏金想了想,一掠衣摆而跪,”下官能有今日掌甘州内政,全靠公公提拔,还是让下官随公公一同进京吧,下官自会向刘公公请罪。“

    李芳赶紧扶起夏金,“若当初不是夏将军相救,杂家来甘州的第一天便会被那些流民所害,杂家不是望恩负义之人,此事虽然办砸了,但杂家跟着刘公公数年,相必刘公公也不会严惩。”

    夏金扶上李芳手臂,”公公的命便是下官的命,这次说什么下官也要随行。“

    李芳听言甚是感动,”好,那咱们就一起进京,凡事有个商量。”

    夏金退出后,李芳长长的松了口气,回京之后绝不是他给夏金说的那般轻松,刘景必定是要大开杀戒,那么夏金只能做为他的挡箭牌,看着夏金的背影,李芳嘴角微勾,他能主动担下此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两日后,一行人己向京城出发。

    因甘州地区,流匪猖狂,除了随身的几个护卫,还有一队兵士一路相护,过了甘州地界便安全了,然而就在交界处,突然杀出一队人马,黑衣蒙面,直冲向李芳的马车,李芳吓得抱头鼠窜,夏金乃武将立即组织士兵迎敌,但对方人人皆身手高强,士兵死了大半,夏金一路护着李芳逃跑。

    “公公,这些贼子不像是流匪,他们意在取公公性命。”

    李芳慌乱得己完全失去了思考,但见一只长剑迎面刺来,直直刺进了他的腹部。

    “李公公”

    在李芳失去意识之前,只能听见夏金着急的呼声。

    消息传到了京城。

    “李芳在回京途中被流匪所杀?“

    刘景拨动着茶盖,显得有些诧异。

    ”李芳死了正好,了了公公一件心思。“董川在一旁笑言。

    刘景摇摇头,”武安侯与李芳勾结一事,还待祥查,居然他就死了?尸体可有找到?“

    董川道,”找到了,不过李芳中剑后摔下悬崖,被山里的野狼啃得七七八八,凭着一身官服是李芳没错。”

    刘景若有所思,董川又凑近两步,笑言,”如今李芳死了,驻疆太监的空缺,不知公公有意何人去"

    刘景白了董川一眼,“怎么?你想去?”

    “公公说笑了。”董川道,“儿子还要在公公面前敬孝呢,不过,儿子手下有一人,极为靠得住,儿子把他叫来,公公见见?”

    谁不知道那是一个肥差,刘景哼了一声,”此事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董川笑道,”皇上的意思还不是让公公做主。“

    果真如此,中宗对于李芳一事根本不在意,一切交给刘景,刘景想亲自去一趟甘州,未想甘州又传来一事。

    甘州有一座玉山,自从与蒙古休战通商之后,此山再一次允许开发,李芳出事后没几日,玉山数千名采玉工人发生暴动,引发周边数个村庄闹事,中宗最担心的便是边关不稳,怕会引来更大的动荡,立即召来众臣商议。

    内阁提议派一大臣去调查此案,众臣皆赞同,可派谁人去?又产生了分岐,石坚提议让大理寺卿前往,内阁说该是刑部。

    双方争论不休,刘景也上前请命,暴乱之事怕与李公公之死有关,他要亲自走一趟,中宗朝刘景使眼色,边关之地何其凶险,你忘了东海之行?看似十分维护刘景,中宗不答应,问向明之杭。

    明之杭缓缓出例,“臣以为让萧大人去甘州最为合适。”

    萧大人,萧轩?

    如此以来内阁与武安侯那边都没有意见。

    明之杭倒是两边讨好的模样,那知各人都有算盘。

    “萧轩此人合适吗?”刘景问。

    明之杭答,“萧轩的确不懂变通,但明某的话,他还是会听的,若让其他人,公公也瞧见了,武安侯是不会罢休的,武安侯还见过了皇后娘娘,最近因皇后娘娘提拔了王贵人,皇上对娘娘甚是满意,与其让皇后娘娘吹枕边风,派他的人,还不如咱们中立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