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山里养妖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7章 打压教育(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快速转变方向,向着小妖精们冲去。

    在吾虎低吼的时候,小妖精们就敏锐的觉察到了,他们顿时收了起来,若无其事地冲着宋福泽打招呼:

    “宋……宋老师好。”

    “宋老师好……”

    “现在是休息时间,要在学校里等待上课了,你们偷偷跑出来干什么?等下上课赶不及了!等等……这几天你们上课总迟到,是不是就是因为在外面练习?你们这是因小失大啊!”

    宋福泽皱眉。

    “我们……”

    他们怯怯地看着宋福泽,仿佛怕宋福泽责罚。

    “我们想要多练习练习……鳄老师太厉害了,带领的鳄鱼们也非常厉害,我们就想超过他们!!不是故意违反学校规定的。”

    一时间,鸦雀无声。

    宋福泽心底叹了一口气。

    半晌,伸手摸了摸幼荷的发顶。

    她怎么会责备他们呢?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1

    宋福泽一向不赞同那些所谓的“打压教育”,什么孩子太飘了需要打击,什么孩子会骄傲所以需要严厉,宋福泽觉着,只要孩子做的对,就该表扬!

    对就应该得到赞扬,错就应该得到批评,这样孩子们心底才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秩序,有自己的世界观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

    教会孩子们学习以及生活的能力,比让他们当个提线傀儡要好得多。

    所以,对于他们想主动学习,甚至违反了规定的行为,当然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你们想要主动学习,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你们做的对,以后也要继续努力。但是呢……学习是需要一点一滴进行积累的,而非一蹴而就,按部就班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重要。你们跟鳄鱼们的生长环境不同,不比过于苛责自己,想要一步登天,而是要循序渐进、查漏补缺……懂了吗?”

    “懂了!”

    宋福泽最后关切地说:“以后学习,不要太累了,多休息休息,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烛阴一本正经地说,“不会,我喜欢练习法诀,喜欢写作业。”

    宋福泽:“……”

    泪奔!

    她小时候要是有这种爱学习的劲头,就可以发愁选北大还是清华了!

    小鳄鱼们虽然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是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完全不一样。

    他们分别叫鳄一、鳄二……鳄九……

    宋福泽不想让他们长大以后变成所谓的战斗机器,所以挖空心思从他们擅长的方面赞美他们!

    宋福泽的这种教育方法,引起来了在学校里“参观旅游”的顾队长的注意。

    在宋福泽屡次给鳄五说她是个天生的艺术家,把美术课上的水粉画画得这么好之后……

    顾队长终于问宋福泽:“你对每个学生都这么夸奖吗?”

    不仅夸鳄五以后会是个艺术家,还夸鳄一的歌喉这么好,以后说不定是个歌唱家,夸鳄九当个科学家……

    直接给他们拉开了一幅美好的人生蓝图!

    宋福泽让学生们自己去玩,这才站在顾队长身边。

    宋福泽苦笑,“他们刚来的时候,我问他们想当什么……你猜他们想当什么?”

    “什么?”

    “当一个能杀尽一切的战士!!”

    宋福泽摇了摇头,“鳄族长肯让族人们出来,就不是想让他们永远困顿于自我,而是想让族人们生活的更好。这九个小妖精,就是鳄鱼一族的希望,我不能让他们这么下去。”

    顾队长沉默了须臾,随后点头,“所以靠夸奖,就能起作用吗?”

    宋福泽精神一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夸奖,这是‘皮格马利翁效应’2!”

    顾队长一愣,“什么?”

    宋福泽耐心给顾队长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它又叫‘教师期望效应’,起源于罗森塔尔的一项实验。”

    作者有话要说:

    1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弟子规》

    2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

    定义: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启示:“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