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才兄,在下桓是知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三章 军令(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桓是知握着剑。

    眼前的小男孩瘦骨嶙峋, 跪在地上低着头瑟瑟发抖。他身上的鞭伤刚结了新的血痂, 蜿蜒拱起, 触目更为惊心。

    祝英台盯着她:“你怎么不动手?”

    “轮不到你支使我。”桓是知没好气地看她一眼, 又转向马统,怒道, “马统!谁给你的权力,把这孩子折磨成这样的?”

    马统忙道:“冤枉啊桓公子!小的只是奉命把他们抓了起来, 可没打过人!”

    桓是知的眼睛扫视着站在一边的负责押送军粮的士兵:“那是你们谁干的!”

    “就是他!”一个胆子大的“暴民”伸了伸手, 指着其中一个鼻青脸肿的士兵道。

    那士兵立刻跪下:“桓公子明察啊!是那个小子先抢我的干粮,还咬我的手!小的只是出手防卫而已……”

    “防卫?”马文才瞥了一眼那个小男孩,又看向那名士兵,未怒自威,“对这样一个小孩子, 需要防卫成这样?”

    那士兵不敢看马文才的眼睛, 忙低下头。

    马文才走到他面前:“把你的手给本将军看看。”

    那士兵恐惧地咽了咽口水, 哆嗦着将手举到他面前。

    马文才垂眼看那两道齿痕,突然抬起脚, 发狠地将他踹倒在地。

    “马统!”他喝道, “去把鞭子拿来!”

    马统忙应道:“是!”

    那士兵连滚带爬地重新跪好,磕头如捣蒜:“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

    马文才睥睨着他:“要不要现在你先咬本将军一口, 好让我出手防卫一下?”

    那士兵只是不停地磕头:“小的不敢!将军饶命啊!”

    马统拿了鞭子过来。左右立刻上前,扒了那个士兵的铠甲和内衬,露出黝黑壮实的背脊来。

    马文才背过身:“照着那个孩子身上的伤痕来,一鞭都不能少。”

    马统称是, 抻了抻鞭子,“啪”地一声抽在那士兵身上。

    那士兵边惨叫边继续求饶:“啊!将军饶命!”

    “多说一句,就多抽一鞭子。”马文才冷冷道,“马统,你没吃饱饭吗?给他挠痒痒呢?”

    “是!”马统手上的力道又加大了几分,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

    那士兵背上很快血肉模糊。他惨叫连连,却再不敢开口求饶。

    桓是知不敢多看,忙转过身。可鞭子击打皮肉的声音依旧让人心惊。

    她禁不住皱了皱眉,余光却瞥见祝英台和梁山伯也背过了身,脸上也有一般的不忍。

    那士兵痛到昏厥,而马统也已累得气喘吁吁。他这才停下来,小心翼翼地请示马文才:“将军,是不是,差不多了?”

    马文才转过身,瞥了一眼地上那个瘫软的士兵,朗声道:“你们都给我听着,我不管别的队伍怎么样,但现在你们是我马文才的兵。有谁要是敢伤害无辜的平民百姓的,他就是榜样!从今以后,马家军不准劫掠、欺侮百姓,听明白了吗?”

    在场的士兵立刻高声回答:“明白!”

    “马统,这条军令要确保落实到每一个士兵。”马文才看了一眼马统,又看了一眼那受罚的士兵,“念在他这回是初犯,本将军就暂且留下他这条小命。带他下去上药。”

    跪在地上的“暴民”都面面相觑。

    这些年来,他们碰到的官军也不少。但无论战斗力多么强,多么“为百姓着想”、誓死“愿为大晋抛头颅洒热血”的队伍,在进城之初,主将都会默认士兵可以对当地百姓进行劫掠。

    抢钱抢粮抢女人,这是“军爷”“理所当然”的权利。连大晋当下风头最劲的两支军队,桓玄的桓家军和新mao的北府兵也不例外。

    当兵的这么想,主帅也不反对。甚至连被劫掠的老百姓都习惯成自然,偶尔碰上个不彻底黑心的士兵,给家里留下点糠皮做口粮,一家老小还要千恩万谢,感慨遇上了一个“好兵”。

    而马文才的这一条军令,虽说不上空前绝后,但也足以让跪在地上的“暴民”们受宠若惊。

    桓是知带着讶异和敬佩的眼神看着马文才。眼前的这位少年将军的形象,一下子伟岸了起来。

    而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眼神也终于柔和下来。

    梁山伯冲他抱拳道:“文才兄,山伯适才错怪你了。文才兄治军严明,体恤百姓,实有大将风度。山伯代表自己以及英台,向你赔罪致歉。”

    祝英台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对马文才抱了抱拳道:“祝英台代这些百姓感谢马将军的不杀之恩。”

    “先别急着致歉致谢。”马文才毫不领情地一挥手,“谁说本将军不杀他们?”

    “你还不放过他们?”祝英台瞪眼,“马文才,你刚才明明看到了,是这些官兵先仗势欺人,把老百姓逼急了才闹成这样的。你怎么还能这样是非不分呢?”

    “军令如山。是知刚才也说了。”马文才看都没有看祝英台,“顺便再提醒祝小姐一句,正是这些仗势欺人的官兵救下了你们祝家庄。”

    “这是两码事,你不要混淆。”祝英台激他,“马文才,你若是真的心安理得,你就自己动手。有本事,你就自己亲手杀了这四百二十八个无辜的百姓,不要让士兵为你背负冤孽。”

    马文才轻蔑一笑:“本将军没有这么多时间一个一个杀,但拿这些人的零头来祭我大晋的律法,祭我马家军的军纪,还是可以的。”

    他说着向桓是知伸出手:“把剑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