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后洗白手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章 东床快婿(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茶楼一楼大堂内, 苏庭正同江行饮茶。

    他瞥见一旁他落座后便不怎么言语的“书童”,问了句:“江妹便打算一直跟在江兄身边做书童吗?”

    他自与江行结识,他这妹妹便一直跟在江行身边了。瞧着年纪也不小了, 也该嫁人了吧?

    那“书童”还是不言不语,闷不做声。

    近日来风头无俩却依旧云淡风轻的状元郎江行开了口:“自是要嫁人的。”

    闻言,那“书童”瞪了他一眼。

    苏庭挑挑眉。

    眼见着时间差不多了,这会儿子再上去定能直接品到茶。

    苏庭辞了江行, 上了楼往苏虞先头所说的雅间去。

    行至, 正欲推开门,忽闻里头传来一道清越的女声。

    “……他许是不记得了, 但我记得真切, 我二人幼时见过面的, 在凉州。”

    雅间内,苏虞搁下茶杯, 那头的陆锦姝兀自低着头看着那块小金牌说话。

    “那时候我爹还只是个穷秀才,家里供他读书科举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我娘得了病,没钱买药。我摘了脖子上的玉佩准备拿去当铺当掉,换些银子去给我娘买药。那是出生时外祖父送给我的, 在脖子上一直没摘过,我当时站在当铺门口犹犹豫豫, 旁边包子铺的香气传过来, 我饿得头昏眼花。”

    苏虞又抿了口茶。

    陆锦姝继续道:“大街上人来人往, 无一人关心一小女孩站在当铺门口发什么呆。正当我下定决心提步进去, 他忽然走过来, 轻声问我怎么了。”

    听到这,苏虞轻轻笑起来。

    陆锦姝抬眸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去,接着道:“我说饿,他便去隔壁的包子铺给我买了俩包子来。我只犹豫了一会儿就接过来狼吞虎咽。我吃完了还是不肯走,他问原因,我就老老实实答了。”

    苏虞眼珠子一转,问:“然后他就把这块小金牌摘下来给了你?”

    陆锦姝轻“嗯”了声,把小金牌搁在桌案上,端杯喝了口茶。

    “我自是不肯接的,他却径自进了当铺,换了一袋银子,分了我一枚叫我拿去买药。”

    苏虞笑了。那会儿阿兄八成是想着待会儿回去拿了钱再去赎回来,不想转眼就被卖了出去,交不了差,又死活不敢说实话,只说是不慎弄丢了。

    陆锦姝继续道:“后来辗转多年,竟又被我在那当铺碰见了那块小金牌,我立时便将之买了下来。母亲还嫌我眼光不好,把给我添置首饰的钱拿去买了这么个俗气玩意儿。”

    陆锦姝叹口气:“父亲考中了进士,做了官,我们一家人进了京,我在街上第一眼看见他便认出他了。我总疑心,我自那时起便对他有所倾慕,他却都不记得了。”

    苏虞嘴角笑意不减,正当她伸手把小金牌拿过来准备同她那块小银牌拼在一起时――

    身后的门忽然打开了。

    ……

    ***

    苏虞出了雅间,留蝉衣在里头添茶倒水,兀自下了楼,来到一楼大堂内。

    她环顾一圈,在苏庭适才坐过的位子坐了下来。

    对面的人认出她是苏庭的妹妹,有些不明所以。

    苏虞摇摇扇子,轻轻笑起来道:“有幸拜读过今科状元的诗文,真是绝妙,颇有前朝大诗人姜夔之风呀。”

    苏虞合了扇子,一字一句地道:“真是幸会幸会,姜行江状元。”

    她说得颇有些漫不经心,对面的江行面上不显,喝茶的手却是一顿,一旁的小书童更是差点摔了杯子。

    ……

    ***

    那日苏庭于茶楼雅间外恰巧听到陆锦姝一番回忆与剖白,破门而入时与她视线交错,久难分离。

    苏虞那时候心里便有数了,这事儿没个七分,也有五分。阿兄的亲事有眉目了,她心里也甚是欢欣。

    这两人因着一块小金牌阴错阳差地牵扯在一起,还真是有缘分。

    她前些日子才恍惚记起她前世是和陆锦姝打过交道的,她曾有意把陆锦姝许配给状元江行。

    她派人去打听一番之后,更觉满意。一个无甚家世的安安分分的清官之女,一个她打算极力栽培的朝廷重臣,于她看来自是极好,只不曾想江行竟然一口回绝了。

    罢罢罢。

    后来苏庭自游街后的那惊鸿一瞥,状似无意地向她打听陆锦姝,不得答案之后还隐隐有嫌她总是闷在家里不与京城贵女们交际的意思。

    这下给了他一个惊喜吧。

    不过他要是敢有了媳妇忘了妹妹,这桩亲她能牵绳就能解绳。谅他也不敢。

    苏虞又想起前世她在苏庭坟前无意挖出的小金牌,愈发肯定促成这婚事定是一桩美事。

    她打小便知晓她兄长惯是个雷厉风行的,可没想到他能雷厉风行到这般模样。

    那日苏庭回来后便禀白了父亲,言他瞧上了一姑娘,想娶回家做媳妇。

    在恰当的时机,和恰当的人,大抵只需瞧上一眼,便能心悦上一人。

    父亲听了苏庭之言,问明女方情况,竟想也不想便答应了。

    大概一方面是相信自己儿子的眼光,一方面也根本不在意女方的家世。

    况且陆大人陆献在朝中是出了名的清介有守,苏遒和他打过几次交道,甚是欣赏他的行事作风,想来他教导出来的女儿品行自不会差。

    次日,苏遒便递信给跟随他多年的副将,央他的夫人前往陆府做个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