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宫门外已有数位大臣闻讯前来等候, 一国天子竟遭到行刺,但凡有个意外,上至皇家朝堂下至黎民百姓皆可谓是翻天之祸。都有人开始怯怯私语若是真出了意外, 是该由珩王继位合适还是峪王继位合适了。
“古籍有载, 血月现,国之将衰, 气尽如坠狱。如今皇上遭到行刺,岂不正好印证了血月之劫?”史坤成长叹一声, 满面忧色, 朝天一拜, “望上苍眷顾,保皇上龙体康泰,护我大缙渡此灾劫。”
众臣长吁短叹, 皆随之而拜。
史坤成道:“今早朝会之时徐大人便早窥得灾劫,若是陛下早有防备,恐怕也不会有此一难。”
徐怛叹道:“灾星在侧,紫宫不宁, 皇上仁德不予追究,本官纵有心,亦难有所为啊。”
户部尚书李同道:“按徐大人所言, 那肖长离果然是灾星么?”
徐怛道:“下官饱识星象,循日月星辰之法,得窥天机,肖长离乃是潜龙在渊之命, 陛下真龙之式微,则潜龙必趁势而起,迫压真主。此乃天道,并非徐某人一家之言。”
众臣议论纷起,忧心忡忡。
工部尚书王行楷迟疑道:“可那肖长离为官也有数载,素来恪尽职守刚直不阿,对陛下亦多有相救之恩。天道虽是不仁,其人本身却无过错,仅凭天象便断言其罪,是否有些……”
史坤成淡淡打断他:“诸位大人想必不清楚,那行刺陛下之人,正是肖长离的小舅子,在石郢之时便已犯下灭门重罪,此次进京亦安身于大理寺内。人心难测,在恶人露出本性之前,谁又能肯定那副皮囊之下,是否包藏祸心呢?天机既有所指,又怎可坐视?”
王行楷一时无言以对,想起自家那个非肖长离不嫁的任性女儿来,微微叹了口气。
“如此看来,这个肖长离绝不可留。”中书令沈爰道,“如今皇上重伤,京中妖乱横行,民心动荡,再这样下去恐怕国乱将起。徐大人既已窥得血月灾劫,不知可有化解之法?”
徐怛道:“依下官之见,当尽快以肖长离之血祭天,已息天怒求得护佑,方可保陛下社稷之安。”
一众官员纷纷点头,觉得唯今之计也只有这一个法子了。
忽听一声咳嗽,众人转头,见珩王沉着脸走来,忙躬身行礼。
“王爷,不知皇上伤势如何?”沈爰问道。
珩王道:“已经由太医诊治,并无大碍,各位大人无须担心。”他目光扫过众人,道,“眼下这局势还乱不了,尚不必以人命祭天。”
他们方才的话他听了个大概,最后那一句以肖长离之血祭天听得犹为清楚。他不懂什么血月凶兆灾星之祸,只知道这些人若是在云钰重伤之际取他已定下终生之人的性命,他绝对不会高兴。
徐怛迟疑了一会,道:“王爷,天道有法不可违逆,若逆天而行,恐怕灾祸难避啊。”
珩王道:“天道有法,人又岂能无情?即便肖长离真是灾星,也要等皇上痊愈后由皇上明旨处置。各位大人皆为股肱之臣,担君忧国之心恳切,本王明白。如今陛下需要休养,朝中之事还有劳各位大人多费些心了。”
众臣纷纷揖礼领命,珩王对史坤成道:“史大人身为太尉,有护卫京畿之责,天象吉凶一类想来并不精通,就不必费这心思了。出雲皇子在我皇都被劫,下落不明,这才是大人应该操心的事,不知可已追查到些什么?”
史坤成道:“谢王爷教诲,下官已派出人马全城搜捕,城中也已戒严,只要贼人未出城外,必能捉拿。”
珩王皱了皱眉:“若是已出了城呢?那劫人的乃是南岳巫覡,身怀异法神出鬼没,绝非常人可挡,史大人切莫轻敌。”
史坤成垂首:“下官明白,这便前去督查。”
史坤成走后众官员也渐渐散了,珩王看着天宇沉沉有将雨之势,暗叹一声,回去看望云钰。
云钰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憔悴不堪,层层纱布包裹着那个骇人的伤口,隐隐还透着血迹,满室皆是还未散去的血腥之气。
何御医说他伤口较深,虽未在致命要害之处,却是失血过多体虚气弱,得静养上好一阵子才可痊愈。静养期间忌忧思伤神忌冷热无度,不可起身不可大动,稍有不慎便会留下遗症,龙体大损。
珩王不敢多看他面色,心中愧意重重,忽然想起在石郢之时前来相助过的广漠真人。
那时肖长离重伤比起云钰此时更甚,经过广漠调理后不过几日就能下地,不但医术高超更有各种灵丹妙药,有他来为云钰治伤想必能好得更快更彻底。
他当即觉得眼前一片亮堂,转身就往外走,径直去找广御和广陵。
见到同样重伤的肖长离时,珩王不由一叹。
这俩人可真是有难同当,不离不弃了。
“王爷……”肖长离见了他便急急问道,“皇上他……伤势如何?”
珩王还是头一次看到素来稳重的肖长离露出这样急切的模样,道:“无性命之忧,只是尚需静养,不可大动。我说,你这又是怎么回事?”
广陵道:“自己找死呗,单枪匹马去找冰蟾,还擅用了擒阳咒,真是嫌命长了。”
珩王微愣:“冰蟾?”
广御解释道:“巫翵属火,可以阴寒之物压制,只是现在皇上遇刺,龙阳外泄,对巫翵大有益处,是否还有用便是未知之事。”
珩王烦躁得挠了挠头,看肖长离的模样比云钰好不了多少,心下感慨。
就这般一心为国为民的忠勇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