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美人白月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 普通番(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冬去春来, 君家的坟岭中,便又多葬了一人。

    夜朗星稀,秋风瑟缩, 夜夜如此。

    不知为何, 君翊的功力本在日益精进,身体却逐渐虚弱下来, “噗——”正在练功之时,鲜血又从口中吐了出来。

    心腹的死士早已察觉出异样, 窗前薄纱落下的那一刻, 疾步上前, 跪下身来,呈上了一沓绢布,堵在了君翊唇前。

    擦拭片刻, 雪白绢布上已余下一缕血红。

    “少主……”他蹙眉,低声道:“少夫人已去,少主何必独自这修行阴阳经,日日如此……恐会遭禁术反噬啊。”

    君翊轻轻摇头, 抬起眸来,月光下,苍白俊美的面容早已无甚情绪。

    “将东西收起来吧, 勿要让旁人知晓了。”

    死士最终不敢多言,只将那绢布偷偷藏起来。

    君翊的目光扫过月下小楼旧轩窗,仿佛伊人如故。

    他的脸色顿时隐隐发白。

    死士嘴里的话想说出,却又咽了下去。

    他思量片刻, 终开口道:“属下以为,少主常年孤身一人,身侧实在缺一位照顾的女子。若是属下不在身侧,定不能时时护住少主。”

    君翊阖上眼帘,轻声开口,打断了他的话,“你明白我,这些话,不必再说。”

    沉默半晌后,他又道:“备下笔墨罢。”

    死士只得领命。

    “日后,将此处封了吧。”他的目光扫过内室,而后淡淡开口。

    死士讶然,“少主这是何意。”

    “将这间房保存好,等她回来。”

    仿佛隐秘的地方有一根鸦羽飞落,君翊执着笔的指尖一颤,没有再说话。笔杆倒落在案几上,发出了“哒”清脆的一声。

    月光投映在绢帛上,一字一句,落入眸中,清晰无比。

    “昨夜星辰落,厅堂楼阁都仍是大婚时的装束布置。

    每复午夜梦回,隔有灯纱烛火,卿音容轮廓总归映现眼前。

    卫家庄昆仑雪山,旧地重游,卿可记得,当日风霜雨雪,你我于此处初见。

    卿当日策马而来,额间朱砂,惊鸿一面,问我,是否愿意与卿一同归去。

    彼时,我无父无母,无亲族兄弟,亦无氏族家世。

    余生所存,唯独一个你而已。

    原本望与卿携手一生,然,天不遂人愿。

    如今吾妻不在,唯一缕残魂,一柄冰冷驭魂旗。

    三月草长飞莺,七月流火迷离。

    相守经年,却不能相爱余生。

    四季轮转,年复一年,此生总归如此。

    十年,大抵如大梦一场。

    十年间,堪堪情谊,定日月可鉴,天地可表。

    唯盼数年后,阴司复重逢。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吾妻,亲启。”

    书信写完,天却已初亮了。天光轻轻漏进来,那一张薄薄的素纸,却是湿润了大半,连字迹都已模糊不清。

    武林之中,这阴阳经本是双修之法,传至三代,另一半,却失传江湖。

    有人去问君家少主,独自一人阴阳经的秘诀是何。

    他轻轻抿唇,却不答。

    旁人道,他在等一人,风雪不问归程。

    ……

    卿玄离开后,江湖人听说,君氏收了一个小男孩为徒,家主君翊本不知情,是旁侧的死士替少主收下的。

    他们心知肚明,少夫人没了,必定,要给少主寻一个新的念想才好。

    这小男孩,是少主从卫家庄的奴隶营里给救下来的。

    那日,卫家庄的山路上,仍是风雪弥漫。

    奴隶营的鞭子下都弥漫着丝丝缕缕血的味道,君翊前去雪山闭关修行,忽闻山间传来鞭子落地的清脆声音。

    远远望去,卫家庄的监事正用鞭子赶着一小男孩往前走。

    他伸手,止了鞭,淡声道:“够了,不要打他了。”

    监事厉声叫起来:“来者何人,卫家庄的事情——你也敢管?”

    君翊微微抬眸,只露出苍白清俊的侧脸来,眼尖的早已认出来,这便是新的君家家主。

    如今,君氏的地位较几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惶恐一愣,立即跪下求饶。

    君翊抖了抖肩上的雪水,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小男孩,一字一句道:“我要带他离开。”

    卫家庄的人哪里敢不允,连连点头。

    而那小男孩睁着大大的眼睛,脸冻得通红,有些害怕地望着君翊。

    君翊俯下身,看着他的面容,竟是微微笑了笑,伸出手掌,“我带你走,好不好。”

    小男孩的身体却本能地一个瑟缩。

    这一幕,竟是这般熟悉。

    那一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也是这样的风雪日,也有一人,从卫家庄的鞭子下,救起了正在挨打的自己。

    她向自己伸出手,笑道:“我带你走,好不好。”

    如今想想,这一幕一幕,竟似在梦中。

    君翊将小男孩扶上了马,回到长乐都后,他给小男孩取了个名字,唤作君玄。

    这个名字的含义,贴身的人都明白。

    拜完师,君翊亲自过问他的功课与起居,真的有那么一丝,将他当做了念想。君玄一日日和他师父熟络起来,也不那么害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