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惊鸿一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9章 媒(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顺亲王一事告一段落, 此次宫变最大的功臣无疑就是荀司韶。小皇帝本来就喜欢自己这位表兄,此事一了,直接赐封开远侯,荀司韶也成了大周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未及弱冠就被封侯的人。

    此举要是换在之前, 铁定一堆铁骨铮铮的文官站出来死谏, 但这次却很有默契一道闭了嘴。一则是平定宫变荀司韶的确功不可没,二则是当初好些人以为小皇帝遭遇不测, 多少明里暗里归顺了顺亲王。

    如今小皇帝还没有正式拿这些人开刀, 但他们一个个也都提心吊胆,眼见如今小皇帝铁了心要抬举荀家人, 他们哪里敢踢人家铁板, 恨不得凑上去拍手叫好,赶紧巴结人家。

    除此之外, 同样年纪轻轻受封的还有谢昶之,本就是年少有为的禁卫军校尉,如今直接官升两级, 提为四品镇南抚司。还有甄从容,也从郡君升为郡主。

    说起来,小皇帝还担心她那日的壮举太彪悍,传出去找不到婆家,私下特地苦口婆心说道:“郡主将来若是有了心仪的人,只要不是横刀夺爱伤天害理,朕都给你赐婚。”

    甄从容一愣,她虽然没明白为什么小皇帝突然提这个, 但因为自己没这个心思,还是直接拒绝了,“多谢皇上,臣女暂时没有心悦之人。”

    后面荀司韶得知这个消息,居然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悲是喜。郁闷的是小姑姑现在根本还没开窍,可他已经开始陷进去,最怕到头来不过是自己自作多情一场空。开心的是就算小姑姑现在没喜欢他,那至少也没看上别的人。

    他荀司韶没机会,那谢昶之什么的,呵呵,也别想了。

    说到谢昶之,荀司韶就更生气了。明明这次他才是立了大功,小姑姑居然要跑去谢家看生病的谢昶之,气得他恨不得当场把谢昶之暴打一顿。

    他心中不痛快,见了谢昶之自然也没个好脸色看,但想想人家谢昶之也是为了救荀家人受的伤,以至于荀司韶心里别扭的不行。

    甄从容与荀司韶这次是跟着荀国公和荀二老爷一齐拜访,恰好赶上谢家给谢昶之摆家宴洗尘,因为这次受了伤,也叫做洗晦宴,意为洗去外头染上的晦气,赶紧恢复身体。

    因为荀家只来了甄从容、陈氏和荀萱,所以三个人不得不挨在一起,跟谢家的女眷坐在旁边一桌。二房母女俩本就看她不顺眼,尤其是荀萱,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恨得不扑上去撕烂甄从容的脸,碍于人家身手,才不得不认怂。

    母女二人只顾着自己跟谢家女眷说话,全然不理甄从容,好在谢家也都是人精,谢家女谢堇兰与甄从容年岁相当,又尤其欣赏甄从容的所作所为,拉着她时不时说两句话,好不热络!

    再看旁边一席,即便长辈们都在说这话,但荀司韶还是察觉到某人的眼神,一直若有若无地往旁边小姑姑身上看,气得他牙痒。

    要不是碍于谢昶之是自己好兄弟,又是荀家的救命恩人,以他的性子,敢窥伺小姑姑的都恨不得把他眼珠子剜出来……

    但这回南夷镇匪之行,若非谢昶之深入敌营,率先救出荀二老爷和荀萱,恐怕二人还要被挟持作为人质威胁镇压军。

    “此次二弟能平安归来,还多亏小谢大人仗义相助,”荀老国公暗中拉了下荀二老爷,示意他一道与自己敬酒,朝谢昶之道:“我与二弟要敬你一杯。”

    荀二老爷赶紧跟着举杯,这会儿倒是真的发自内心感激,道:“的确要多谢谢小郎君出手相助,还害你受了伤,实在是对不住了!”

    谢昶之原本在偷偷看着甄从容出神,见荀国公开口发话,还是当着甄从容的面夸自己,只觉得有些不大自然,低声道:“我与司韶本就是好兄弟,为人臣子更要替皇上分忧,这都是我该做的,国公言重了。”

    “昶之说得没错,”谢丞辅赶紧带着谢昶之起来回礼,笑道:“他也就是按皇上的吩咐办事,受点伤算什么,年轻人本就该多历练才是。”

    说到历练,荀乾延想到谢昶之虽然在家养病,但升官的圣旨早就发下来了,便笑道:“差点忘了给小谢大人贺喜,以后就要称一句谢抚司了!”

    一旁的谢二老爷摆摆手,满不在乎道:“国公太抬举他了,不过是运气好得皇上赏识罢了,要说有勇有谋,哪里比得上荀小侯爷。”

    这荀小侯爷说的自然是刚被封为开远侯的荀司韶,陡然被点名,荀司韶也回过神来,不太习惯地客套了几句,才在荀国公的谦虚里落座。

    谢家在世家中算是满门清贵了,谢家老大也就是如今的谢家家主——谢丞辅。谢昶之他爹当朝的兵部尚书谢蜚之,在家中排第二。谢三老爷年纪轻轻已经是太府寺少卿,虽然不如两个兄长,但也必定前途无量。

    加上年少有为的谢昶之,与王家齐名的百年家底……

    荀二老爷看看谢昶之,再看看隔壁桌坐着的荀萱,突然灵光一闪,笑着说:“小谢大人少年英才,年轻有为,将来前途无量,这一表人才的样貌在金陵也是数一数二的,也不知将来会便宜哪家明珠与贵府做亲家。”

    他笑的意味深长,深怕大伙儿不知道他话里的潜台词。荀国公皱了皱眉,面色有些尴尬。谢丞辅眉头狠狠地跳了一下,看向自己的二弟,无奈谢二老爷是个耿直性子,全然没听出他话里的意思,直截了当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昶之有自己的想法,此事我从不过问。”

    耿直的还有荀二老爷,对方如此直白的回复,他竟然还能回一句:“不若老夫做个媒,给小谢大人说门亲事?”

    实在真尴尬,更尴尬的还是谢昶之在众目睽睽之下,看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