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身空间:官家娘子种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救人的条件(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夜的深处,是稀疏的灯盏,透过书房的窗户忽明忽暗地洒在桂花树上。就如书房主人此刻的心情一样。

    灯火映着黎静言俊朗的五官,一身黑色长衫,更显得他身形挺拔修长,他潇洒地在洁白的画纸上尽情挥毫。仿佛这是他最后一次放纵自己的思念。

    不多时一副副人物像赫然跃入眼帘。画纸上的女子有巧笑兮兮,有俏皮淘气,有嘟嘴生气还有恶作剧后的狡猾。女子各种神情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她的喜怒哀乐在他脑子里铭刻着一样。

    他眼波深邃,痴痴地看着画中女子,手不自觉地抚过画中女子的脸,亲昵的摩挲着。

    他看得出神,看得贪婪,好似要把画中女子揉入骨血一般。突然却又甩开了手,喃喃自语:“你在哪呢?过了明日我便再没资格。”

    他的未来过了明日便再不由他。为了救父亲,他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婚事。回想起昨日的种种,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那日得知父亲被判死罪后,黎静言匆匆回家写了一份奏折便进宫面圣。他只是一名小小编修,没有陛下召见根本不能瞻仰天颜。可为了父亲,黎静言管不了这么多,硬是来到御书房外求见。可高高在上的陛下根本不肯见他。

    黎静言不死心跪在御书房外不肯离去。过了大半天,御书房出来一大内官,劝道:“黎编修,你请回罢。陛下已知晓你和犯官黎崇文的关系。陛下爱惜人才没迁怒与你,你若再跪着,万一惹怒了陛下,你连自身都保不住。”

    “大内官,那是我父亲,我父亲是清白的,恳请陛下给我父亲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黎静言趴伏在地,大声说道。

    “哎呦喂,黎编修,你怎这般讲不通。这事陛下金口已出,无论如何你也改变不了结局。”

    “陛下,我父亲是清白的,恳请陛下给家父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黎编修,你想惹怒陛下吗?”大内官有些恼怒了。

    能在御书房外长跪的人也不是哪个小官都可以的。要不是陛下很欣赏黎静言的才气,不然早差侍卫将人拖下去打板子了。

    偏黎静言是个倔强又执着的人,他不理会大内官的劝说,依然重复着一句话。

    气得大内官跺了跺脚,骂道:“黎编修你就不怕陛下将你与你父亲同罪处置么?”

    “请陛下给家父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真是个榆木疙瘩。”大内官恨恨地啐了口,转身回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的皇帝陛下提笔批阅着奏折。抬头瞄了瞄门外,“他爱跪就跪罢。”

    大内官到底是跟在皇帝身边多年的老人,了解陛下爱惜欣赏这年轻人的才气,才没喊来宫廷侍卫将人拉下去打板子。

    黎静言这一跪就跪到了天黑。皇帝陛下已从御书房内门回了寝宫。他仍旧跪着不起。

    第二天天色微亮,他还这么直挺挺地跪在御书房外。

    崇德殿里已下朝,陛下领着高太尉一干人等往御书房行来。

    快行至御书房时,大内官筹措了一下。皇帝撇了他一眼。大内官忙上前悄声说道:“陛下,黎编修还跪着呢。”

    皇帝讶然,皱了皱眉头。“你去将人打发走,不然寡人定要惩治他。”

    “陛下,黎编修很是冥顽不灵。”大内官好说歹说几回也没将人劝走。

    高太尉离得近,自然就听了一耳朵,约摸猜出是怎么回事。忙走到前面,拱手行礼,道:“陛下,恕臣冒昧,听到了大内官的话。可否请陛下允许微臣去劝说黎编修。”

    “太尉肯去自然最好。”皇帝还是很爱惜人才的。

    高太尉步履稳健地来到御书房,果然见御书房大门前直挺挺地跪着一人。关于黎崇文一案,高太尉也了解了不少情况。高太尉陪伴圣驾二十几年,很了解陛下的性格为人。陛下已先入为主定了黎崇文的罪,便很难有反转的机会。他越是求,陛下只会越坚定自己的看法。

    高太尉摇摇头,来到黎静言身边。语重心长的劝道:“黎静言,你这般跪着与你父亲的案子毫无助益,你可晓得?”

    黎静言微微抬头看高太尉,“我别无选择。”

    “哎,陛下已定下的案子,很难有转圜的余地。”

    “太尉,我父亲是清白的,我只求陛下给我父亲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你若在未定罪之前恳求陛下倒还有可能。如今怕是难咯。”

    黎静言一听高太尉的口气,燃起一丝希望。“太尉,你有办法对吗?”

    高太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不应承也不拒绝。黎静言本就是个聪明人,一看高太尉这表情便晓得有戏。

    “回去罢,别把陛下惹怒了,不然可真没办法了。”

    黎静言几乎是抖着双腿艰难的从宫中出来。

    青竹在家里急得团团转。小姐从昨天出门后就再没回来过。青竹和府里的下人已去找了好几圈,却仍然找不到人。偏偏大少爷和二少爷都没回家。青竹已急得快哭了。一见大少爷回来,忙不迭跑过去,带着哭腔说道:“大少爷,小姐自昨日离府后就再没回来过。我们已找遍了,还是没见着小姐踪影。”

    “小妹一夜未归。她独身一人走出去的?”

    “是,小姐没用府里的马车。”

    黎静言沉吟半响,当即吩咐孙大郎备马车。

    她这个傻妹妹怎可能坐等在家里什么都不做。没用府里的马车,定是晓得孙大郎也不知道她要去的地方。

    她在京城里认识的人中能救父亲的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