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升官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5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皇上, 赵国公无罪, 罪在这马路本身就不堪一击!”

    “陛下, 臣请陛下彻查驿道司总管,此子必然是中饱私囊, 偷工减料, 以致马路修成这般软弱,岂能兴千秋之业?”

    “请陛下彻查张彦瑾!”

    一个转瞬之间,张彦瑾便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此时就连张彦瑾心里也是没料到,这好好的, 褚持恭干什么整这么一出,将自己架在火上烤!

    此时皇上的脸色越来越暗, 本来今天是大喜的日子, 如今却搞到这个地步实在是让他不爽,可事到如今,众人异口同声要查办张彦瑾,皇上虽然感觉到实在游戏滑稽,但朝廷便是这么个地方, 始终是人多压倒人少。

    “张彦瑾, 这件事, 你怎么看?”

    皇上内心是很清楚地,再解释的路面,哪能刚得住褚持恭这么一下?所以口吻中也只是想着张彦瑾能解释解释,起码给皇上一个支持他反击的理由。

    张彦瑾此时却是走到褚持恭砸过的地面前看了看然后又将眼光投向了瑞国公脸上。

    “瑞国公, 下官想问一下,国公爷可曾知晓有物件能在赵国公的锤下完好无损?”

    周勤却是冷哼一声说道:“赵国公却是勇猛过人,在他锤下很少能有完好无损之物,但依你之言,这马路可是要兴万年之业,天下谁人不知,风吹日蚀,连金铁都要褪色,赵国公纵然勇猛,可这一锤之威,比之狂风烈日万年之力,恐尚有不及!”

    周勤此言一出,在场的百官全都应和道:“瑞国公所言极是!”

    “此等马路如果连赵国公一锤都受不住,又岂能经得住风吹日蚀之威?”

    “张彦瑾,你纵然没有在修筑马路上偷光减料,也有夸大其词的欺君之罪!如果你这马路尚不如青石路面坚固,那又为何鼓动圣上,好巨资修建?”

    此时声浪阵阵,重臣几乎全都异口同声的声讨张彦瑾,这些人平时都是沉默寡言,但一有墙倒,便全都跳出来合力猛推。

    张彦瑾冷笑一声:“瑞国公说的有理,不过有一点大家全不知道,我早在给皇上的走这种就说明这点,这水泥马路在坚实,也扛不住风吹日蚀,所以我便在修筑的时候采取了另外一种工艺,分层浇筑!大家且看!”

    张彦瑾这一句话说话,就再次来到褚持恭重锤砸过的那块路面上,用脚在碎石前面随意一拨,一块平整无暇的路面顿时出现在群臣眼前!

    看到这一幕的群臣和瑞国公顿时钱都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张彦瑾此时抱拳向皇上说道:“启奏陛下,这马路公分三层,第一层是水泥砂浆所浇筑,平整细腻,虽强度略有欠缺,但这一层很薄,即使出现碎裂磨碎也不会影响第二层,第二层采用花岗岩水泥砂浆混合,坚固无比,即使风吹雨淋,也可堪一用。第三层采用软沙铺垫,可以在承受极强的重压时分散压力!”

    张彦瑾这一番话说完,皇上眼中赞赏之色,海底捞月,绝对的海底捞月,为帝王最看重的便是吉庆,如今在马路剪彩的时候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虽然他压根没有想治罪于张彦瑾的想法,但是也难免扫兴,谁知道现在张彦瑾竟然早有准备,一举化解了危局,这让他如何能不惊喜!

    “好!很好!你们可曾看到,像张彦瑾这般计划,才可保万载无忧!如果都像你们一样,文书交给你们你们全都看也不看,然后在这里贻笑大方,我大魏朝还如何能万载盛世??今天凡是弹劾过张彦瑾的大臣,全部罚奉一年,闭门思过三日,不得外出,如有抗旨,定斩不饶!”

    皇上龙颜大怒,群臣全都战战兢兢的,每一个敢说话的。

    “圣上,我老褚可是看过驿道司的文书的,不然我哪里敢来这么一出?我这是想着给大家一个惊喜,谁成想……”

    皇上对褚持恭这假惺惺的一番作态有些腻味,他道:“赵国公此次为朕见证了这水泥马路的坚固,理应嘉奖,传旨赐赵国公……嗯,就赐赵国公一对乌金镇山锤套,让他好好保存锤子,没事不要随便拿出来砸东西!”

    褚持恭听了皇上的话,连忙尴尬的说道:“谢皇上!”

    经过这一出闹剧,瑞国公被罚三日不得出门,颜面尽失,赵国公也是被皇上暗暗点了一句,剩下的朝臣更是全都不敢吭声,只盼着这件事赶紧揭过去。

    然而这时候,皇上身后的一群皇子们,心里却都是对张彦瑾的能力,有了计较。

    剪彩仪式在辰时准时举行,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不远处本来在围观天一楼的老百姓也都被吸引了过来,不过碍于侍卫的层层守卫,压根不得近前。

    皇上很给面子的伸手拿过徐公公递过来的裁刀,一下剪断了红菱。

    “吾皇圣明!”

    百官整齐的纳头,山呼海啸般的呐喊者。

    “诸位请起!”皇上此时心情不错的说道:“刚才朕看到前面这个酒楼很是热闹,瑞国公,赵国公,张彦瑾你们陪朕和几个皇儿一起去看下,其他的爱卿,各自回去,不过提醒今天受罚的诸位,回去之后全部将驿道司传阅的文书给朕读熟了!”

    就这样,皇上一声令下,庞大的随行队伍开始很有秩序的散去,皇上身边只剩下徐公公瑞国公赵国公张彦瑾以及几个皇子。

    皇上很有兴致的看了看远处的天一楼,笑道:“这酒楼远远看起来,到颇有异域风情,难道东家竟是个番邦人?瑞国公,你可曾去过这家酒楼?”

    周勤听到换上的问话,连忙回到:“回陛下,臣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竟然新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