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升官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诸位大臣怎么看?”皇上扫了一眼始终没有说话的张彦瑾, 将问题推了出来。

    皇上很清楚刘岩时性格刚正不阿, 却也认死理, 自尊心甚高,当初张彦瑾在朝堂上和他针锋相对, 把他辩驳得无话可说, 他心中过意不去,自然会针对张彦瑾,皇上也猜测到了七七八八, 故而对于刘岩时今日说这番话,他并不觉得奇怪。

    当然, 他也没有想过要偏袒谁,对他而言, 朝堂上本来就是各种势力相互交错, 他作为帝王,要的是解决问题,平衡各方势力,让大臣们为朝廷办事,发展大魏朝, 同时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这便是他奉行的君王之道。

    张彦瑾酿酒所得的收入也着实是一大笔收入, 若是真的能用来充实国库,于他而言何乐而不为?

    “臣附议。”中书侍郎高世杰突然站出来道:“启禀皇上,臣调查过,张彦瑾的酿酒厂从开业以来, 酿酒所花费粮食已经达到了三万石以上,如今还在紧急调粮,据说,三十万石都满足不了张彦瑾的酒厂,这么多粮食足够一郡的产粮了。”

    “臣认为张员外郎的酿酒厂着实是用了太多的粮食,而且还轻轻松松就从中获取了暴利,着实应该多缴纳赋税。”

    中书侍郎高世杰一出声,其他人也都纷纷跟着附议。毕竟中书侍郎这话说得是有理有据,也着实让人信服。

    再加上他们看到张彦瑾没有第一时间反驳,以为张彦瑾这是无话可说,就默认了张彦瑾这是辨无可辩,纷纷站到了统一战线。

    反正张彦瑾缴纳赋税又不是他们缴纳赋税,更重要的是,张彦瑾这一段时间赚了太多的钱,而他们却只有眼巴巴看着的份,这确实让他们觉得不爽。

    观看满朝文武百官,唯有和张仲谦关系极好的几个大臣和国公没有说话。

    就在大家以为这事情就要成定论的时候,张彦瑾眨了眨眼睛,从队伍中走出来道:“启禀皇上,臣有话要说。”

    张仲谦见状,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他作为一代老臣,自然是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也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更知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

    这也是当初他为何不顾张彦瑾的想法直接提出把水泥厂交给皇上,这也是替张彦瑾铺路,怕他以后被人弹劾。

    却不想,张彦瑾的酿酒厂还是遭到了弹劾。此时看到张彦瑾主动站出来,他便以为张彦瑾这是开窍了,准备主动交出酿酒厂利益。

    “臣有一事不明,还请侍郎大人解答。”在得到皇上准许后,张彦瑾慢条斯理地反驳道。

    中书侍郎高世杰出言弹劾于他,他一点都不惊讶。毕竟在他了解的历史知识当中,高世杰可是周勤一党当中的重要成员。

    高世杰看了一眼张彦瑾,虽然心生蔑视,可他外表的基本礼仪却做的滴水不漏,他侧身道:“请提。”

    “不知道侍郎大人说得是哪一郡的粮食产量?”张彦瑾依旧不紧不慢道。

    他这一提问确实出乎众人意料。不过张彦瑾每一次都不按牌理出牌,大家也都习惯了。

    刚刚附议中书侍郎的朝臣们则在心中捏了一把汗,毕竟张彦瑾的前几次的辩论给他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了张彦瑾并不是一个只会吃喝玩乐,其他什么都不懂的纨绔子弟。

    高世杰一时间有些哑然,只有户部官员才知道每年朝廷所收粮食数量,而户部尚书乃是陈德让,和宁国公张仲谦关系甚好,他虽是中书侍郎,却是无权擅自查看的。

    他想要查看,必须经过陈德让的同意,若不得同意,那就是图摸不轨。如此,张仲谦和陈德让两个心思缜密的老狐狸可就要说话了。

    为了给张彦瑾出其不意一击,他们才联合刘岩时来了这么一出,事先没有让张仲谦得到一点风声。

    不过他手下官员凭着印象估计一郡粮食产量,也着实让他没有办法回答张彦瑾提出的问题。

    其实刚刚高世杰说出那一番话之后,他便在脑海中粗略计算了起来,发现中书侍郎所说的话并不假。他的酿酒厂已经慢慢在大魏朝各地都开了分厂,每日买酒的客人络绎不绝。

    不过中书侍郎所说的一个一郡的粮食他却心存疑惑。大魏朝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大约是六千万,不过农民们自古精耕细作,每一个粮农除过自身需要之外,所缴纳的粮食数量大约在四百斤左右,绝不至于像高世杰所说的三万石粮食就用光了一个一郡粮农缴纳的粮食。

    这些都是他在开酿酒厂之前让张伍一和张伍二他们调查所得,毕竟酿酒数量要根据人口数量来衡量,而购买粮食的数量决定了酿酒的斤两,他清楚这些并不奇怪。

    户部尚书陈德让听到提到了户部所管辖范围内的问题,便站出来道:“回禀皇上,根据各地缴纳粮食的数量记载册,我朝每个粮农除过自身消耗粮食,剩下的粮食在四百斤左右,缴纳的赋税粮食大约在一百五十斤左右,我朝人口数量则在六千万左右。三万石粮食数量和总量相比,确实是杯水车薪。”

    陈德让怎么会不知道这是高世杰这一行人在故意挤兑张彦瑾?虽然他事先不清楚,可是经历过宦海无数波浪的他,只需细细一想便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禁对高世杰等人有些反感。

    高士杰真兀自懊悔,却听见陈德让又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加重酿酒厂赋税此法不妥,一来不符合我朝商法法典,二来会引起百姓恐慌,有失朝廷公信,有失陛下威仪!”

    刚刚没有附议的几人也都站出来反驳,与高士杰等人站在一边的朝臣此时都默默不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