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乾坤启,鬼门开 (32)(第1/11页)
木抬脚往里面走,他对这里的这些小房子不感兴趣,不过他对这屋子里以前住的人感兴趣。
因为这门上写着三个字。
巨子居。
这是墨家当家人住的地方,自打他看到瀑布下面的那些密密麻麻的齿轮之后,他就已经知道了,这百家祭坛,和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楚国旧部项氏一族的人在秦朝的时候和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关系非常的密切,他们在霸王殿碰到的那些机关就是很好的诠释。
诸子百家,是以儒法道墨四大家为主的百家争鸣。除了法家之外,项氏一族和另外三大家都有交好,其中最为交好的,就是这墨家。
因为墨家的机关术对推翻秦朝暴政有很大的作用,对抗公输家的机关也不逞多让,九设九距在多年前更是出了名,在楚国对抗秦国的时候,墨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子木之所以进来这里,不是对巨子感兴趣,也不是对里头有什么宝贝感兴趣,他只不过是想找找看有没有这百家祭坛和伏羲界的地图而已,包括出去的通道又或者是哪些地方有机关的分布等等。
抬脚走进院子里,李子木跨过院子往正堂方向走,这巨子叫什么名字,李子木不知道,因为墨家当家人都叫做巨子,打从一开始墨子的时候就开始了。
后代知道的巨子名字不过也就墨霍一人而已,这个门派神秘得很,除了核心的几个人之外,门派里头其他人都不知道巨子的名字,更别说外头的人了。
正堂里头的东西相对于其他人的屋子来说要多一些,多出来的不是什么生活用品,而是一些木头或者是金属做的小玩意儿。
“诶,这小东西有意思……”
诸葛应龙拿起桌上的一个金属制品饶有兴趣的摆弄着。
三条十来厘米的金属条拼接在一起,还可以分开成一个T形的东西,下面的金属块中间有个小小的凹槽。
凹槽里已经有一根金属箭了,诸葛应龙对准门外,轻轻的一按,细箭飞快的射出去产生的一股小小的破风声,最后射在外面的墙壁上弹了回来。
“乖乖,这威力这么大的吗……”
诸葛应龙看着这一幕诧异的说道,这在以前古代,这么小的箭应该属于暗器的范畴,就凭刚刚这一箭撞在石头围墙上产生的声音和这小小的破风声,诸葛应龙毫不怀疑他的危机。
这要是悄悄藏在哪儿阴人又或许是打斗的时候一个出其不意,结果就已经不用再猜测了,几厘米的金属箭绝对会一下子射进敌人的身体里,要是正好在要害部位,估计当场就玩完了……
墨家虽然号称非攻,并不是说他们在制作攻击机关上不擅长,相反的同样是非常的厉害,只不过他们把重心放在其他的方面上了而已,比如防御。
“这里头的动力是啥?弹簧么……”诸葛应龙拿着手电筒仔细的观察着这小型折叠弩弓好奇的说道,因为没有绳子,而且弹射机关在里头,让他有些好奇。
秦朝的时候就有弹簧了么?据他所知好像并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关于弹簧的记载。
“簧片而已”李子木瞟了一眼他手中的小玩意儿轻描淡写的说道,这种东西他也会做,自然知道它的结构。
弹簧是在秦朝之后才出现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这种弹力装置,不过有簧片这种东西,最简单的应用就是挂锁。
钥匙往里头一插一转触动簧片装置弹开,就算现在家家户户家里头大多都有这种挂锁,早在鲁班之前就有了,自鲁班之后变成了以金属制品为主,在战国后期,就已经开始家家户户普及了。
所以墨家和公输家的许多机关里头的动力装置,都是簧片,诸葛应龙手中的弩弓也不例外。
正堂里头没有看到有竹简之类的东西,李子木随便看了看就往里面走去。
和百家里一样的构造,这房子整体来说并不算大,大堂后面就是寝卧,没有其他的屋子了。
寝卧的面积很小,里面的摆放显得稍微有些拥挤,除了床踏之外,还有一个衣箱,一个书架。
李子木把注意力放在了靠墙边的书架上,大多都是竹简制品,还有几个用丝绸做成的卷轴。
“《墨经》诶!好东西”诸葛应龙看着李子木手上的丝绸卷轴上面的两个字说道。
☆、461. 千机阁
() 大篆字体所著,这是《墨经》的经下卷,讲的都是一些力学的东西,例如杠杆轮滑等等,文字居多,中间画了一些简单的图。
这是很久以前的东西了,久到在丝绸上面写东西的那个年代,李子木也有《墨经》全六卷,不过是纸质版的,他大致浏览了一下,内容相差无几,便放弃了拿走当作收藏的意思。
不过并不代表别人就没有兴趣了……
见李子木不要,诸葛应龙便开开心心的将这几卷卷轴全部一锅带走了,竹简太大太重他带不走,卷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番举动毫无意外又被两个女孩子递过来一阵白眼。
李子木又看了看书架上的其他卷轴,没有一个是关于这伏羲界的,倒也没有太过于失望,意料之中的事情。
眼睛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床上的丝绸看上去还像是新的一样,上面放置了一个木质的小桌子,这在以前的时候并不奇怪。
李子木的注意力在那桌子上的一个东西上。
那是一个金属块,宽五六厘米,厚度也有几厘米,长度大概有二十厘米,一端有一个圆球状的东西。
这个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