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取经路上,我和情敌搞了个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章 木瓜(十)(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观音站在破庙外。

    她已经看见庙里废墟上端坐着的灵感大王, 和他身边飘着的“人”, 以及, 他身后的那尊神像。

    她一掐指, 便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缘由。

    她脸上显出一片慈悲,神色是祈越从没见过的肃穆。

    观音千手千面, 明明还是一样的模样, 在这一刻, 她如同换了个人似的, 终于显出真正的菩萨的那面。

    她庄重地抬起手,对着灵感大王合十:“阿弥陀佛!”

    灵感大王看也不看她一眼。

    她身后的五人,不由自主地也跟着她合十,朝灵感大王念道:“阿弥陀佛。”

    观音叹了口气, 身上气势再变。她敛去了菩萨的那面, 整个人又恢复如初。

    “菩萨,这妖怪是什么来头?怎么这么强大?”孙悟空走到观音身边。

    “它是我普陀山莲花池里的一只金鱼。”观音说。

    “怎么可能!”孙悟空惊讶道, “菩萨, 你普陀山中那几只阿猫阿狗, 哪来这么强的本事?”

    观音笑了一下,反问他们:“你们可知道,我在哪里,能发挥出最强的实力?”

    “当然是普陀。”孙悟空想也不想地说。

    “佛界里,那儿有众佛的加持。”猪八戒说。

    祈越想了会, 也说是“普陀”。

    崇九望了祈越一眼:“我觉得小白说得对。”

    祈越满意地点点头。

    沙僧照例说:“我觉得大师兄说的很对, 二师兄也说的对, 小白呢,说的应该对,而小九,说的也可能对。”

    “但你们都错了。”观音轻摇着头,“我在凡间的观音庙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强的实力。”

    观音看着他们纳闷的神色,知道他们不解,便笑道:“你们法力不够,还不能受香火。若受了,便会像我的鱼一样,失去情绪和部分记忆。所以你们不明白,信仰的力量是极强大的。若我在观音殿里,则我背靠众生香火,自然能有最强的实力。”

    难怪佛界这么热衷于传播教义,还搞出什么取经,原来就是想获得信仰之力啊!祈越想。

    “这破庙,就是这妖怪的庙?”孙悟空明白了。

    “正是。”观音说,“他已然成了一个受香火而成的神。所以在这庙中,你们自然敌不过他。”

    “那是谁在信仰他?”孙悟空问。

    观音伸手,朝上头一指:“就是上面那个村子,以及其他沿岸的村落。”

    “可他们为什么要信一个杀小孩的妖怪?”孙悟空继续问。

    “因为他庇护了通天河沿岸。”观音说。

    “那菩萨你能收服他吗?”

    “若是其他的,那我真收服不了,你们只能去找佛祖了。”观音淡淡一笑,“但他毕竟是我的鱼,我还是有些办法的。”

    说完,观音拿出玉净瓶中的杨柳枝,开始编织。

    “但是,菩萨。”孙悟空问出最重要的问题,“你养的金鱼,怎么会这么残暴,要童男童女来当祭品呢?”

    “那是自愿的,也是必须的。”观音一边编,一边说。

    其他五人面面相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观音缓缓地说,“但反过来,也可以这样理解,若你想要得到琼琚,那就必须先献上木瓜。若想要得到庇护,那就必须先献上祭品。”

    祈越低下头来,思考着观音的话。

    观音继续给他们解释:“因为世间从来没有白得恩惠的道理,就算是神佛也不能无尽施舍。你们几个也记住,有舍方有得,如果连一个木瓜都不愿付出,又怎么可能得到琼琚?凭白施舍,或凭白得恩,就是亏欠了因果,必将导致更多的后患。”

    “这些童男童女,就是木瓜?”祈越顿悟。

    “正是。”观音颔首。

    ……

    金鱼游着。

    他不在水里游,而在云中。

    观音带了龙女去开女仙平权会,无人管束,他便从普陀的莲池中游了出来。

    他听观音念了多年佛经,也想要出来,为凡间做些善事。

    所以,他就游下了界,四处寻找做好事的机会。

    云下面,有一条很宽阔的河。这条河极为凶猛,每年都肆虐沿岸的村庄。

    今年,河水尤其汹涌,沿岸的陈家庄,被淹没了七成的收成,以及五十余人。

    金鱼从云端低下头去看时,听见了一声声的祷告。

    “祈求神保佑,祈求神保佑,只愿此河波浪平静,再不泛滥。若得保佑,愿每年以庄中童男童女各一名,做为献祭。”

    沿岸的村庄,已经祷告了很多年。这些信仰的力量,形成了一丝无灵智的神灵。但想要这个神灵,产生灵智,能听见祷告并回应,还需要很久很久。

    金鱼便想帮助这些人,帮助他们达成心愿。尽管他知道这样一来,他自己会失去很多,但他是一条慈悲的鱼,甘愿做出这些牺牲。

    于是,他游到河中,融合了通天河中那个无灵智的神灵。从此,他便是神灵,神灵便是他。

    神灵者,感应祈祷,收获祭品,并给予回馈,因此,他把自己称为“灵感”。

    村民们遵从祷言,每年如约献上祭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保佑。

    灵感不想杀死童男童女,但他没有办法。他也不能要求更换成牲畜财物等其他祭品,因为那些祭品价值太轻太轻,完全抵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