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看到这道题, 杜清圆的神情却是十分古怪,像是有些不敢置信,还有一些淡淡的喜悦, 而最可能出现的担心忧虑却丝毫没有看到。
她此刻心中的想法是, 自己要不要去庙里上柱香,好感谢老天爷如此照顾她,定安这题考得明显超出她的能力范围,而且, 即便是天级学子,能答出的也在少数。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这句话和四书中的《春秋》有莫大的关联,但它却并不出自《春秋》,而是出自为《春秋》注解的《左传》,一般的学子, 能读通《春秋》已然是不错, 哪里还能花费时间在《左传》上呢!
故而,当这道题被公布的时候, 看台下的人竟然有大半都露出了迷茫的眼神,就连台上的径庭夫子都侧目看了一眼自己身旁的胖子,胖夫子捻着胡子,目光中露出一丝得意,怎么的, 就允许你们径庭出偏题怪题,我们定安出题可就正常多了,不过是难度稍微高了一点而已。
径庭夫子心中微沉,不是他对杜清圆没信心,上一道题她的回答已经足够令人惊艳,只是这题着实已经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
场中没有人认为杜清圆能回答出来,除了江陵。
与前一轮他还为杜清圆担心不同,这一轮,他刚听到题目时,心就放下了大半。
不为别的,只为,这句话,他曾经给杜清圆讲解过。
他当然不是要给杜清圆讲《左传》这样完全不符合她学习程度的书籍,只是无意中她问起,他便给她讲解了。
那是一个旬假,杜清圆照例在江陵的书房中看书,就坐在江陵的旁边,走神的时候,看到江陵手里拿着一本《左传》,天级学子一般会学四书,陵哥哥为何看《左传》而不看四书呢?
于是她便问了出来,江陵笑笑,“《左传》乃是《春秋》的注解,既然学习《春秋》便不能浅尝辄止,如要读通这本书,必要追根溯源,方知能知其真意!”
杜清圆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陵哥哥,你便是不通读,径庭中的其他人考试也不会有人能考过你的!”她无比坚信的这样认为,并且这种观念从未被打破。
江陵听此,便笑着问她:“圆儿可曾听过《左传》中的一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杜清圆懵懂地摇了摇头。
江陵并没有责怪她,而是详细的跟她说了这句话的典故来源。
“春秋时期,宋、齐、晋等十二国攻打郑国,郑国国君为保住郑国,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并送去了大量的礼物。而晋国的国君收到这些礼物,十分高兴,将礼物分给臣下,并在宫中设宴取乐,晋国的功臣魏绛却用‘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规劝国君,意思是君主在享受安乐的时候,也应该要考虑到国家存在的危机!”
杜清圆听了若有所思,她忽然目光一亮,十分兴奋地跟江陵说,“陵哥哥,是不是跟我在家中偷着作画的时候,明知道爹娘不在,却还要小染在门外看着,自己也时时警惕,就担心爹娘不知什么时候过来是一样的道理呢?”她这样小心,可是避过了爹娘的好几次查岗,虽然也有被抓到的时候,但那几率可是大大的降低。
江陵听了罕见地一愣,显然,他很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讲了这个具有深刻含义的典故,杜清圆却能想到她作画上面去。
但这意思,勉强说的通。
思及此,江陵便也任由她去了。
现在,江陵敢肯定杜清圆肯定还记得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但凡涉及到她作画的,杜清圆的记性比他都好。
台上的二人俱是拿起了纸笔在纸上写着,底下的人都注视着他们,这样难度的题,难道她二人还能答出来?
杜清圆下笔如有神,心中却是在暗自庆幸,还好她保持着读书写作时与陵哥哥一起的习惯,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偶尔一些超纲的内容,她也能提前了解一些。
经此,杜清圆更加坚定了赖在江陵书房不走的想法。
赵诗曼比杜清圆先写完,这是她第一次答题的时候这么轻松,其实这样难的题,按理她也是不会的,事实也正是如此,但是,昨天言礼私下叫住了自己,言语中不停暗示自己多翻翻《左传》,她当时心有所感,果然今日抽到的题就有关于《左传》的内容。
虽然因为时间问题,她只能知道出处而不了解典故,当她相信,就凭这点,她打败杜清圆还是搓搓有余!
思及此,她十分得意的看了杜清圆一眼,见杜清圆脸上并不惊慌,心中冷笑一声,装,看你还能装到什么时候。
待二人将写好的答案递交给夫子,夫子扫了一眼,眸中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震惊,又见到旁边的胖子一副早已知道结果的样子,戏谑心起,夫子先将赵诗曼的答案递给胖夫子。
胖夫子飞快地看了一眼答案,嗯,回答了出处,对于赵诗曼现在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没还等胖夫子露出一丝笑来,他的手中又被塞了另一份答案,自然是杜清圆的。
他刚想说胜负已分,还有什么好看的,结果目光突然顿住了!
他惊呼出声:“不可能!这题她怎么可能答得出来!”
径庭夫子面无表情,“可事实就是这样,全场的人都在看着,答得还是你们定安的题,难道你还想说这其中会有什么问题?”
问题?不,全场那么多爽眼睛都在盯着,杜清圆哪怕有一点点的小动作都无所遁形,所以,这题真是她自己答出来的?
看着胖夫子不敢置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