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开国风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4章 (11)(第4/11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家了。林靖冷笑,“是啊,怕就是皇帝陛下,也盼着抓我回京替他亲爹报仇血恨吧!”

    林靖道,“我的建议,现在立刻整兵,不惜一切代价,出城!”

    徐当家到底只是个做生意的出身,他犹豫,“林公子,是不是再想一想。”

    林靖道,“不必!关外军打头,如果你们要一起走,尽快整兵!若你们不走,我言尽于此。”

    徐当家看向徒小三,“徒当家?”

    徒小三道,“立刻整兵!”

    徐当家看向穆容,穆容微微颌首,“与其叫人瓮中被捉,不如拼死一搏。”

    好吧,徐当家能做几家豪族的大当家,也并非没决断之人。这一年多的时间,倘不是穆容主持战事,怕江南也撑不住这许久。徐当家表现出了一个造反当家人的决断,徐当家道,“好!你们千里迢迢过来相援,今咱们同进共退!”

    林靖道,“南城十三座城门,分头撤退。北上断然不妥,如果东去,能遇到张姐姐的大船,就看各人运道。我的意思,不往西,便往南。西去云贵,这里朝廷早便力有不逮。南下两广,我与那里的土人有交情。关外更是咱们的根本!但,北上路遥,大家各自珍重!”

    大家匆匆商议好撤退路线,就是徒小三这里,五万兵马也要分开来的,别人的网已经兜头落下,分兵逃逸,或者能保存更多实力。

    林靖迅速的反应为自己的造反事业赢得了时间,也保存下了更大的实力。

    其实,便是关庭宇也没想到,林靖能这么快的有所察觉。好在,关庭宇已在十三座城门外埋好了大批炸药,一察觉城门有动静,先将头一拨出来的叛军炸了个人仰马翻。

    那动静大的,自江宁赶往金陵的林翊都不禁微微皱眉,想着难不成这么快就开打了。于是,林翊行军加速。

    这一次,是真正的生死相搏,关庭宇的大军把金陵城的十三座城门围的如铁桶,再加上刚刚那一炸,林靖等人更是拼死都要杀出去的。好在,十三座城门,不可能处处都有悍将驻守。

    这个时候,端看各自的运道吧。

    而林靖与徒小三的运道,显然不是很好。

    他们,遇到了林翊。

    林翊直追了三天三夜,林翊还追得动,徒小三也跑得动,但是,林靖不成了。林靖自幼身体不好,这样的体力消耗,林靖险些一头自马上跌下来。徒小三抱他上自己马,二人同乘,可原本马已极是疲惫,俩人同乘,马跑的更慢了。

    林靖奄奄,轻声说,“三哥,放我下来。”

    “不成。”徒小三不愧是少年时便能手刃继兄的牛人,此人别看平日里对林靖言听计从,但,不得不说,徒小三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哪怕听到身后追兵的马蹄声,徒小三不是不知道放下林靖,马能跑的更快。尤其,现下不论是逃跑的徒小三一方,还是追兵林翊一方,都已是强弩之末,谁能坚持的更久,谁就是这场追逃战役的胜者。

    就是贾源也喘着粗气,悄悄同徒小三说了句,“三哥,阿靖毕竟是林国公的弟弟。”在贾源看来,就是把林靖放下,林国公也不一定舍得杀他。倒是他们,万一被朝廷的兵马逮住,那定是有死无生。

    徒小三劈手给了贾源一鞭子,“我就是自己死,也不会让阿靖出事!”

    贾源虽然出了个馊主意,但,他当真很忠心徒小三。有林靖这么个大拖累,完全拖住了逃命的脚程,而且,他们竟被追到了一处江岸,往前是滔滔江水,往后是林翊的至少五千精兵。贾源四下一看,见一石碑,上书两字:乌江。

    贾源心说,这他娘的真不吉利,不会是楚霸王自刎之地吧。

    徒小三倒没注意什么碑不碑的,他抱着林靖下马,双目直视林翊,冷硬的面颊没有丝毫惧色。

    林翊道,“投降,可以留你们一条性命。”

    贾源都想着要不要降了,结果,他家大哥只是冷声一笑,抱着林靖转身就跳江里去了。贾源当下面色大变,他一急,也扑通掉了下去。这一入水,江水湍急,贾源没挣扎几下便失去了意识。

    贾源真得庆幸他跳的及时,因为那些个没及时跳江的,转而便被千万支箭矢射成了刺猬。

    作者有话要说: ps:虽然一更,但完全是二更的量啊~~

    ☆、战事之八

    徒小三与贾源能在乌江里逃得性命, 已是命大。

    而林靖这个, 都不能用命大解释,简直是奇迹。

    这是救林靖的薛药商说的, 当然, 这话不是对林靖说, 而是对徒小三说的。薛药商道, “哎,也是巧,把你们从水里捞起来,你家那位兄弟,我原以为都不行了, 还是同行的一位老大夫说人还有口气。如今总算是活了,只是,什么时候醒还不晓得。”

    徒小三对薛药商感激一礼,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

    “我也是做药材生意,虽说不是大夫,可救人也是积德的事。”薛药商摆摆手, 见左右无人,在徒小三耳际道, “将军的那些个铠甲军服,能烧的我都烧的, 烧不了的,就埋院里的大樟树下了。”

    徒小三面现惊愕,也低了声音, “先生认得我?”

    薛药商叹道,“那年咱们金陵城被倭匪围城好几个月,大家都以为这回定是要遭了倭匪的祸害。将军带兵进城时,我远远见过一眼。”

    徒小三心下一松,轻声道,“薛大哥不拿我当叛军,我已是感激至极。”

    薛药商道,“什么叛不叛的,我记得将军当年抗倭义举。哎,这总是打来打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