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开国风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5章(第2/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昭德帝逆鳞方好呢。

    谢国公夫人已是急不可待的收拾了些吃食补品,叫谢国公带了去。谢太妃是亲妹妹,若弄些补品玩器,贵重够贵重,就显得太见外了。谢国公夫人多年当家主母,这些分寸还是有的。

    谢太妃依旧住在以往襄阳王府在帝都的宅子里,如今这座宅子已由昭德帝赏赐予谢太妃居住,一应供奉皆来自内务府。其他襄阳王府在襄阳的资产,昭德帝已着户部尚书亲自带人前去清算,俱收归朝廷。

    昭德帝对谢太妃颇为优容,谢太妃有自己多年的体己、嫁妆,日子过的悠然富贵,再顺心不过。

    一见谢国公满面愁容,谢太妃笑,“哥哥即使有事拖我,直接吩咐就是,倒不必装模作样。”

    谢国公笑,“你这张嘴。”又问,“这些日子可好?”

    “一切都好。”谢太妃命侍女上了茶点,方问,“如今还有令兄长为难之事?”

    谢国公叹,“我着实后悔当初未听你言,贪慕国丈荣耀,送了大姐儿进宫。”这话,谢国公也只有对着妹妹才说的出口,道,“她实在担不起一国之后的位子。”

    谢太妃听是谢皇后的事,道,“陛下已经册立太子,皇后纵使偶有过错,看着太子殿下的面子,陛下定会宽厚处置的。可是,皇后娘娘有何不妥当?”谢太妃安享尊荣,并不知宫中之事。

    谢国公便将皇后养病,荣妃降位,德、贤二妃代掌宫务的事与妹妹说了。

    谢太妃想了想,道,“阿兄莫担心,陛下既然降了荣妃之位,就是警告荣家。如今宫中再无贵妃,皇后娘娘位份最高,太子殿下安危无虞,算不得什么危机。”

    “我也是这样想的。”谢国公叹,“只是不知皇后究竟哪里失察,惹得陛下不悦。”说着,谢国公又是一叹,“原本下个月就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这是册立太子以来,皇后娘娘的第一个千秋节,如今怕要不了了之了。”

    谢太妃亦是无奈,“若阿兄不放心,我正好有事进宫陛见,如果方便,我代为打听一二。”

    谢国公忙道,“看太后娘娘与陛下的态度吧,若是两宫不悦,妹妹切勿冒险。”

    谢太妃笑,其实如果按她的意思,太子已经册封了,谢皇后却是屡出昏招,为家族惹祸。若真舍得,直接让皇后殡天,掐断这祸根,再将太子交予慈恩宫林太后跟前抚育,才算大善。

    只是……望向兄长眉间忧色,谢太妃转而说起自己新得的好茶来。

    作者有话要说:还未修~~先发~~

    ☆、36晋江原创发表

    谢太妃实在是个很有本事的女人。

    襄阳王府沉沉浮浮,完全不影响这个女人在林太后与昭德帝面前的地位。

    谢太妃向昭德帝递了密折,第二日,昭德帝在御书房召见谢太妃。

    谢太妃的神色有些莫名的感叹,道,“臣妇存了私心,一直思量着要不要将清单奉上。后来,臣妇思量再三,想着臣妇多年坎坷,皆是托陛下之恩,臣妇方有今日。臣妇万不能辜负陛下厚待。”

    昭德帝温声道,“太妃之心,朕明白。”

    谢太妃叹口气,“得遇明君,臣妇方有晚年安度的福气。”

    昭德帝又安慰了谢太妃几句,谢太妃笑,“陛下若无吩咐,臣妇再去向太后娘娘请安。”

    谢太妃是昭德帝最愿意见到的姓谢的人,知道谢太妃与林太后关系不错,昭德帝笑,“前几天母后还说太妃几日不曾进宫,少了说话的人。”同样姓谢,姑侄至亲,谢太妃这样懂得拿捏分寸、表白忠心的女人,昭德帝只恨不能给谢皇后换个脑袋才好。

    谢太妃是个聪明人,在宫里转了一圈儿回家,便将事情的原由猜了个j□j不离十,回府便跟兄长说了。

    对于谢皇后意图用毒辣的命格克死四皇子之事,谢国公眼前一黑,险些厥过去。幸而谢太妃早命人备了老参,直接往兄长嘴里一塞。有参片吊着,谢国公立刻还魂。

    谢太妃叹,“阿兄还是备些礼,往林家走一趟。”

    谢国公精神萎靡,“什么时候我死了,才能安生呢。”

    谢太妃道,“那也得看什么情况,若死后立刻投胎重作人,安生不难。若是变成孤魂野鬼,也不容易安生。”

    谢国公立刻抚额j□j,“干脆气死我吧。”

    谢太妃完全不理会谢国公了,问丫环得知楚妙言回来了,便道,“去看看妙言,若没什么事,叫她出来吃饭。”

    楚妙言很快就到了,给谢国公见了礼,笑道,“我看母亲从宫里带了新鲜的鲥鱼回来,让厨下清蒸了添菜。”

    谢太妃笑,“现在吃这个正是时候。”

    楚妙言笑,“今天我去城外狩猎,见郊外的桃花要开了。我想着,这几日天气晴好,不如我陪母亲到效外庄园住上些时日,赏一赏春光。”

    谢太妃大悦,“这便令他们把庄园收拾出来,咱们过几日便去。”又问谢国公,“兄长要不要一同去散心?”

    听着人家母女两个欢快的讨论春游的事,谢国公已经给自己闺女愁的一个头两个大了,摆摆手,道,“罢了,我哪里有这个福气。”

    谢太妃笑,“儿孙自有儿孙福,若任着个个操心,什么时候是个头儿,我劝阿兄自己放开些吧。”

    谢国公唉声叹气的回了家,楚妙言送了送谢国公,晚饭时方道,“我看舅舅疲惫的很。”

    谢太妃素来心宽,道,“阿兄就是这操心的脾气,不必理他。”人生永远是这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便是谢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