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南告别卫简踏出紫荆关那日,天高云淡, 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卫简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目送沈舒南和五名铁骑军的队伍渐行渐远, 最终消失在视线之内。
“这小子,还真是好胆色啊!”林骁的视线还没从远处收回来, 不禁感叹道。白牢关已经失守,城外的三十里亭现在可以说是在漠北铁骑的势力范围之内, 沈舒南竟然只带了五个人,着实让他意外。
二百变五个,卫简起初听沈舒南这么说也是不同意的,奈何他坚持, 又口才了得,卫简最终败下阵来, 只能接受他的决定。
“希望一切顺利吧。”卫简叹了口气,心里却已经做好了营救的准备。
林骁的神色也并不轻松,“沈大人这一行,阵仗虽不大,但恐怕已经落入有心人的眼睛了, 同州城那边的行踪瞒不了多久。”
卫简并不担心, “沈舒南有钦差的身份在, 就算让他们知道了也无妨。”
林骁:“我只是担心,如果同州城那边真的和速达部暗通, 速达部会在和谈中暗下杀手搞破坏。”
“这一点沈舒南已经想到了。”卫简最大的担心也在于此, “他说,现在的局势看似大虞更迫切希望通过和谈达成停战, 可实际上阿拉海汗面临的困境远大于咱们。他有信心,阿拉海汗既然同意了和谈,就一定不会让他发生意外。”
“你信?”林骁心里没底。
卫简坦白道:“我信他就足够了。”
哎,有了对象的人呐,就是容易脑子发热!
林骁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两声气转身去巡岗,坚决不承认心里有种莫名的羡慕嫉妒。
沈舒南身着官服,前后左右跟着五名全副武装的贲云铁骑,一刻不停歇地快马赶往白牢关,两日后的下晌终于赶到了三十里亭。
三十里亭旁边就是白牢关驿站,奉命等候迎接的小吏将卫简几人迎进了驿馆。
五名贲云铁骑以百户关绍为首,打起十二分精神对暂时居住的偏院仔细熟悉了一遍。
“看来他们是想给大人您一个下马威啊!”这处说是偏院,其实是个一眼就能看个遍的一进小院,三间正房,两侧各两间厢房,除了必备的桌椅木床,多余的摆设基本没有,再联系到刚刚那个迎客小吏的的态度,关绍不难猜出对方的用意。
沈舒南不甚在意地笑了笑,“无妨,左右咱们也逗留不了多久,再者,院子小一些对咱们也有好处。”
看得出来,沈舒南是真的沉得住气,关绍心里默默松了口气,不禁对他有些另眼相看。
大虞这边一行六人在驿馆的偏院安顿下来,没想到被人一晾就晾了三天,直到第四日一早,早先负责迎接的小吏亲自带人送了早膳过来,见沈舒南依然一副安之若素的模样,目光闪了闪,出门后疾步向东院奔去。
“看来今日是能见着面了!”关绍从外面走进来,向沈舒南形容那小吏的异样。
沈舒南也不意外,一如既往不慌不忙地用着早膳,甚至还有闲心招呼关绍一起用些。
几日相处下来,关绍对他的性情也有了些了解,也不客气见外,索性坐了下来,问道:“大人你似乎并不意外,那可能猜出来对方来得是什么人?”
“被晾了这三日,大抵心中有数了。”
关绍来了兴致,好奇问道:“哦,是谁?”
沈舒南从面前的碗碟中抬起头,看向他,语气波澜不惊地吐出个名字:“阿拉海汗。”
关绍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沈舒南如此笃定地说出这种可能情形,不由得追问:“为何如此肯定?”
“漠北骑兵虽攻下白牢关多时,可惜那已是一座空城,带不走的物资早被守城将士一把火烧尽。前有紫荆关阻断,后有速达部这样的隐忧,漠北汗廷的处境比咱们更严峻。这场仗,他们更拖不起。”沈舒南双眸微敛,威严之气融合于儒雅之中,无形生出让人陡然一惊的沉敛锐利,“这种局面之下,能晾着咱们三天的,除了阿拉海汗本人,恐怕没有哪个汗廷臣子敢做这样的决定。”
关绍不言不语地看着坐在近处的沈舒南,对于他对战事和双方局面的判断有片刻的愣神,继而由衷佩服地抱了抱拳:“大人明察秋毫,咱们此行定能不虚而归!”
沈舒南浅浅一笑,身上的锐利尽敛,“承你吉言,咱们能不虚此行。”
诚如关绍所说,那小吏很快再次登门,带来了汗王会见的消息。
关绍听得仔细,传话的小吏用的是“会见”,而非“召见”,态度也比之前明显客气了几分,再看沈舒南忽的端肃正气的脸色,心里啧啧称赞佩服。难怪啊,明知道有人偷听,这位竟纵容着不让他们阻拦。
阿拉海汗在此时现身,无形中就已经使得漠北汗廷在这场和谈中落了下风,更别提沈舒南手里还有班布克这颗棋子。只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斯文儒善,谈起条件来却丝毫不是善茬,别说惯例的粮草丝茶在数量上打了个对半,就连吃进来的白牢关也要无条件吐出来归还,阿拉海汗着实没想到这个白面小子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沈大人,不知这是你个人的意思,还是贵国皇帝陛下的授意?”阿拉海汗正了正脸色,言下之意,别想立功就狮子大开口!
沈舒南丝毫不怵阿拉海汗的冷脸,从容自若地啜了口茶,语气诚恳地说道:“不瞒汗王,吾皇这次安排了两人来与和谈,除了我这个钦差,另一位正是此时守在紫荆关的卫简卫监军。相较之下,我自认给出的条件还是很符合咱们双方现下的切身利益。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