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郡主,发快递!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九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时饭好了, 众人围坐用膳。

    因白菁大病初愈, 不宜饮酒,众人便以水代酒敬了一轮。

    略动了几筷子菜之后,牧归崖就问:“二哥可在这里停留多久?”

    白菁就说:“圣人准了三个月假。”

    如今他身上虽已无要职, 可到底是个候爷, 身份贵重,按律无诏不得离开开封辖区之内,此番前来也废了不少周折。

    一听是三个月,白菁和牧归崖就都不说话了,气氛不免有点沉闷。

    如果单纯拿出三个月来说事,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已经足够漫长, 但是不要忘了, 开封远在千里之外,即便走官道, 与西望府往返之间少说也得一月有余。

    再加上白菁身体不大好,无法加紧赶路, 恐怕这三个月里就少说得有两个月耗在路上。

    见大家都不说话了,牧归栾眼珠一转, 开始插科打浑, “这有何妨?日子还长着呢,以后再来也就是了!大不了我先替你们留下, 只怕这对小夫妻不出三日就要厌弃了我呢!”

    众人闻言不禁大笑, 气氛这才重新和缓起来。

    白菁看着牧归崖亲自给白芷夹菜, 且加的都是她最爱吃的, 动作十分熟练,毫不在意旁人的眼光,显然是平日里做惯了的,不由十二分的满意。

    看来这个妹夫没找错,错有错招,圣人好歹也算做了件正经事。

    吃过半饱以后,众人放慢速度,都说着闲话,其中多是牧家、杜家众人身体如何。

    这个数牧归栾最拿手。

    因他性子活泛,又长年往来各地做生意,与众人相熟,谁家什么时候添了丁,又有了何种喜事他都一清二楚,当即叽叽呱呱说了起来,中间不免手舞足蹈、连比带划,穿插大量各地奇闻异事,十分起兴,白菁和庞媛跟大家一起听着,时不时增减一二,白芷和牧归崖偶有发问,不停地跟着捧腹大笑,一个多时辰才停了下来。

    等到了后面,难免又涉及朝堂局势,牧归栾正说的口干舌燥,眼冒金星,这些也不是他所长,就顺势退了下来。

    白菁虽然不上朝,平时也为了避免圣人猜忌而少与外界往来,但依旧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对京城内外动向十分敏锐。

    “旁的倒罢了,只是这几年方阁老的年纪越发大了,朝堂内外纷纷猜测,这12年间必要退位让贤的。”

    白芷和牧归崖对视一眼,心里隐约有了谱。

    要退位就要让贤,上面有人下来,下面也得有人上去,关键就看上去的是谁。

    白菁又道:“如无意外,人选自然是从六部尚书之中挑选,杜大人已在尚书的位置上做了四年之久,论资历、论才干、论家世背景都无可挑剔,只是”

    “只是圣人也老了,”牧归崖接道,“太子野心日益膨胀,单看这俩人的角逐了。”

    白菁点点头,“正是如此。”

    当今圣人对杜家还是很有感情的,这也是杜家几十年来几代人在朝堂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他到底年纪大了,便如同步入暮年的老虎,虽余威犹在,可下面已经羽翼渐丰的幼虎,却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同他对抗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圣人如今仍不肯服老认输,可还能撑几年呢?杜笙正值壮年,只比太子大十岁,政治生涯少说还能再有二三十年,太子真的会容忍他在将来的时光中对自己指手画脚吗?

    对双方人马而言,方阁老退下来的时间都太不赶巧了。

    他要是早几年退下来,太子羽翼未丰,圣人依旧大权在握,想让谁入阁就让谁入阁,便是太子再有意见也无可奈何。

    他要是再晚几年退下来,太子正式上位,到时改朝换代谁也说不了什么。

    可恰恰就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朝堂之上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轩然大波,进而可能血流成河!

    牧归崖沉吟片刻,缓缓道:“如今看来,太子必然会联合各方,尽全力阻挠杜大人上位。”

    白菁点头,“不错。”

    哪怕已经早有心理准备,可此刻再次听到这个结果,白芷依旧难掩失落。

    她倒不是怕因为杜笙无法入阁,进而导致盘根错节紧密相连的几家荣光不在,她只是担心这只是一个开始。

    遏制住了杜笙之后,太子未必不会对其他人下手。

    等太子登基势必要将要紧部门换上他的心腹,可如今并没有空闲的职务,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之前老圣人安排的人弄下去!

    而至于具体怎么弄下来,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是自己激流勇退还是迎难而上,撞个头破血流?第一种选择未免叫人窝火,十分不甘心;可第二种不成仁便成义,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浮游撼树……

    白菁又说:“不过妹夫你的位置他应该不会轻易挪动,一来你有军功,名声在外,镇守此地非你莫属。二来你颇有民心,全国上下各处禁军与咱们几家几乎都有瓜葛,若贸然调你去别处,只怕反而弄巧成拙,养出新的心腹。”

    牧归崖嗤笑一声,自斟自饮一杯,“可笑我牧家满门忠义,或商或政,几代人兢兢业业,如今竟也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喝了两杯酒之后,他把玩着手中酒杯道:“我早已想过自己的下场,不外乎两种结局。其一,我们夫妻二人终生在此,不得回中原,不得见亲人。其二,便是待大业初成,顺势交了兵权,主动上书请辞,叫太子的人过来捡这现成的果子,我携家眷返京。虽说能回故土,可到那时,谁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